深海潜水器可以分为带缆水下机器人、自主型水下机器人和
载人潜水器等。深海潜水器、特别是深海载人潜水器,是海洋开发的前沿与制高点之一,其水平可以体现出一个国家材料、控制、海洋学等领域的综合科技实力。
深海潜水器与潜艇的主要技术区别是深海潜水器不是完全自主运行的,必须依靠母船补充能量和空气。比如“蛟龙”号的母船是“向阳红09”。每次海试结束后,“蛟龙”号都会被回收到母船上,而不是在海中独立行驶。深海潜水器体积较小,航程短,也没有潜艇那样的艇员生活设施。
深海潜水器和潜艇的下潜方法相同,都是向空气舱中注入海水,但上浮的方法则不同。潜艇上浮时,会使用压缩空气把空气舱中的海水逼出去。而深海潜水器由于下潜深、环境压力大,压缩空气不足以逼出空气舱中的海水。水下5000米的压力相当于500个大气压,也就是相当于在1平方米的面积压上5000吨重量。
深海潜水器采用抛弃压载铁的办法实现上浮。深海潜水器一般是通过电磁铁控制压载铁,所以万一深海潜水器失去动力,电磁铁失效,压载铁会在重力的作用下自动脱离潜水器,使潜水器上浮。
“蛟龙”号在安全方面的设计不仅包括扔掉所携带的压载铁,还包括抛弃蓄电池箱和采样篮等重物,如被海草缠住就可以“壮士断腕”抛弃机械手,报警系统还可以发射浮标到海面,寻求母船救援。
人类一直怀着“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的梦想。深海
载人潜水器正是人类探索深海奥秘的重要工具。它可以完成多种复杂任务,包括通过摄像、照相对海底资源进行勘查、执行水下设备定点布放、海底电缆和管道检测等。
2011年7月26日,中国研制的深海载人潜水器
蛟龙号成功潜至海面以下5057米,这标志着中国已经进入载人深潜技术的全球先进国家之列。“蛟龙”号本次海试共进行了5次下潜,下潜深度分别为:4027米、5057米、5188米、5184米和5180米。期间获得了大量的视像资料和近底微地形地貌测量数据,检验了潜水器在大深度环境下的各项功能指标与作业性能。
在中国之前,世界上只有日本、法国、俄罗斯、美国拥有深海
载人潜水器。但是日本、法国、俄罗斯这3个国家的载人潜水器最大工作深度均未超过6500米,经常下潜深度在5000米以内。 唯有美国“的里雅斯特”号在1960年1月23日下潜深度达10916米(近11公里)
2012年6月24日,中国研制的深海载人潜水器 蛟龙号 成功下潜至7020米,这也意味着我国的深海载人潜水器 再次打破纪录成为世界上第2个下潜到7000米以下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