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州县衙门审判制度
2006年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清代州县衙门审判制度》是2006年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该书作者是那思陆,范忠信,尤陈俊
内容简介
本书由“绪论”、“州县衙门”、“刑事审判程序”、“民事审判程序”和“结论”等五章组成。其中,篇幅最大的是第三章“刑事审判程序”,占全书篇幅的2/3有余。从篇章布局来看,那先生受到陶希圣的一些影响。如第二章 “州县衙门”的内容,与陶希圣著作中的“州县衙门的组织”部分思路比较一致。但陶希圣的叙述内容较为宽泛·(一共介绍了与州县衙门有关的九类人物,分别是知县、典吏、书役、幕友、长 随、仵作、捕役、狱卒和家人)那思陆先生则只选取了四类与州县审判特别相关的人物——知县(州)、幕友、胥吏和差役——进行详述。那思陆先生用了不少的篇幅,详细介绍了这四类职业人员的历史沿革、分类及权责(或职务),尤其对此四类人员与司法审判中紧密相关之情形进行了系统梳理。此外,与陶希圣一样,那思陆先生也特别强调刑事审判程序在清代的重要性,因而把相当的笔墨用在对清代刑事审判程序的细致梳理上。在第三章“刑事审判程序”中,那思陆先生首先以总论对原被告与代告、代书、讼师等诉讼参加人作了探讨,并对管辖、回避、规费、状式、证据等等作了阐述。在其余诸节,他依次以“审前程序”、“审理程序”、“覆审程序”、“秋审程序”与“执行”为题,分别对清代地方刑事审判制度的各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探讨。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依据
第二节 清代审判制度概述
一、清代审判衙门
二、清代审判程序
第二章 州县衙门
第一节 知县(州)
一、概说
二、职掌
三、权责
四、属官
第二节 幕友
一、概说
二、分类
三、职务
第三节 胥吏
一、概说
二、分类
三、职务
第四节 差役
一、概说
二、分类
三、职务
第三章 刑事审判程序
第一节 总论
一、原告、被告与代告
二、代书
三、讼师
四、管辖
五、回避
六、规费
七、状式
八、证据
第二节 审前程序
一、放告与呈控
二、批词
三、其他受理事由
四、查验
五、检验
六、通禀与通详
七、传唤
八、拘提
九、缉捕
十、看押
十一、监禁
十二、保释
第三节 审理程序
一、调处与和息
二、审讯(一)——审讯原则
三、审讯(二)——审讯程序与方法
四、审讯(三)——刑讯
五、判决(一)——判决原则
六、判决(二)——堂断
七、定拟招解
八、承审限期
九、审判责任
第四节 覆审程序
一、概说
二、审转
三、解审
四、督抚覆审
五、刑部或三法司核拟
六、上控与京控
第五节 秋审程序
一、概说
二、各省秋审
三、中央秋审
第六节 执行
一、概说
二、笞杖刑之执行
三、徒刑之执行
四、流刑之执行(迁徙、充军、发遣附)
五、死刑之执行
六、赎刑
七、其他刑罚之执行
第四章 民事审判程序
第一节 总论
第二节 审前程序
一、放告、呈控与批词
二、勘丈
第三节 审理程序
一、调处与和息
二、审讯
三、堂断
四、承审限期
五、上控
第五章 结论
重要参考书目
附录:一、清代台湾案件的司法审判机关
二、清代台湾案件的司法审判程序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1-30 19:15
目录
概述
内容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