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儒学术拾零
2002年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清儒学术拾零》是2002年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陈祖武。
内容简介
《清儒学术拾零》是作者研究清代学术史20年来的一个总结性文集。作者注意选取清代学术发展史上关键人物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研讨,重在梳理清代学术发展的脉络、从而揭示学术演进的趋势。由于作者在学术史方面长期浸润和潜心研究,能够将宏观把握与微观考证较好地结合起来,得出游刃有余的结论。如《双鹤瑞舞赋》表现了作者考史证事的功力,结论言之成理,确乎可靠。《榕村语录》发微是作者在标点李光地《榕村语录》及《榕村续语录》的基础上作出的研究,认为李光地是康熙一朝大臣中最深通《易》学者,但他为了与康熙的学术好尚全然吻合,经过十余年苦心经营,在晚年完成了学术宗尚的根本改变,以恪守朱子学的面貌出现在朝野,这是一种以帝王好尚、政治得失为转移的学术投机,他从因“冒名道学”被逐出翰林院到以“才学俱优”荣登相位的演变,不仅典型地反映是清廷最高统治者的理学观,也折射出理学僵化、日暮途穷的深刻本质,这些结论均非泛泛而谈,是在潜心研究基础上的心得之言。书中类似之处,不一而足,晚清以前学术史的端倪已现,只是尚未连成一气,题名“拾零”概即为此。
中国儒学是一个历史范畴, 它如同奔腾入海的黄河、长江一样,伴随着中国历史的演进,也在不断地丰富、充实和发展自己。在中国学术史上,儒学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儒学,指的就是先秦时代, 由孔子经子思到孟子的儒家学派及其学说。而广义的儒学,则不仅指先秦的儒家及其学说,而且更包括在其后两千多年的中国历史上,接受儒家学说影响而争奇斗妍的众多学说和学术流派。我们今天所讨论的儒学,恐怕就是从广义上来着眼的。事实上,倘若儒学仅仅是就先秦的儒家而言,而不是一个随着历史的演进而发展的、具有顽强生命力的学说,那么或许它早已成为历史的陈迹,未必能引起今人如此浓厚的研究兴趣了。因此,从广义上说,不惟两汉经学、宋明理学和清代朴学属于儒学, 而且早在儒学形成时期百家争鸣的诸子学说和其后中国化的佛学以及道家学说,乃至晚近风起云涌的学术潮流,亦皆与儒学相互渗透,相互补充,从而共同推进儒学的发展。
作者简介
陈祖武,男,1943年10月生于贵州省贵阳市。1965年7月毕业于贵州大学历史系,1981年7月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历史系。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副主任、副所长、所长。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史哲学部委员,历史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所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主任、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历史系教授、博士生指导教师。2009年11月被陈祖武聘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图书目录
明清史学术文库
再版前言/1
初版前言/6
蕺山南学与夏峰北学/13
一孙夏峰笔下的刘蕺山/13
二蕺山学北传的重要途径/19
三从《理学宗传》到《明儒学案》/25
《明儒学案》杂识/30
一学案解题/30
二 《明儒学案》内容举要/34
三编纂体例及其评价/39
四 《明儒学案》与《皇明道统录》/43
从《日知录》到《日知录集释》/47
一为学与为人相统一的一生/47
二 《日知录》述要/51
三 《日知录》的历史价值/54
四黄汝成与《日知录集释》/57
五李兆洛非《日知录集释》纂辑者/59
《双鹤瑞舞赋》考证/64
一赋文试析/64
二赋赠尚善说释误/71
三历史的真相/79
明清更迭与华南知识界/82
一袁崇焕与晚明政治/82
二抗清斗争中的华南知识界诸英烈/87
三屈大均的坎坷生涯/93
四余论/99
从关中、漳南二书院看清初的关学与北学/101
一李二曲与颜习斋/101
二关中、漳南书院之比较/103
三清初的关学与北学/110
四清初书院的演进趋势/113
姚际恒与《仪礼通论》/117
一姚际恒生平学行述略/117
二 《仪礼通论》管窥/121
三顾颉刚与《仪礼通论》/127
清初江南三奇儒/132
一费密与《弘道书》/132
二从《衡书》到《潜书》/140
三阎若璩与经史考据/146
《榕村语录》发微/154
一 《榕村语录》及其续编的成书/154
二由《语录》看李光地为学大要/157
三李光地学术宗尚的转变过程/161
四知人论世的文献依据/166
关于乾嘉学派的几点思考/170
一乾嘉学派的形成/170
二吴皖分派之商榷/172
三从惠学到戴学是一个历史过程/175
四地域学术与学派分野/178
五汉宋学之争与乾嘉学派的衰微/180
扬州诸儒与乾嘉学派/186
一汪中的先秦诸子研究/186
二焦循的易学特质/190
三高邮王氏父子对乾嘉学术的总结/194
四阮元与《皇清经解》/198
赵翼与《陔馀丛考》/206
一赵翼生平学行梗概/206
二 《陔馀丛考》抄袭说辨析/210
三 《陔馀丛考》的历史价值/214
康雍乾时期的儒林与文苑/218
一孔尚任与《桃花扇》/218
二桐城初祖方苞/227
三 《儒林外史》的作者吴敬梓/235
乾嘉时期的思想界/244
一戴震与《孟子字义疏证》/244
二章学诚“六经皆史”说发微/250
三焦循的经学思想/255
孔子仁学与阮元的《论语论仁论》/259
一 《论语论仁论》杂识/259
二阮元的仁学观/263
(一)“仁”字本训/263
(二)对孔子仁学的把握/264
(三)求仁的途径/266
三余论/267
读《清学案小识》札记/271
一著者生平学行述略/271
二全书内容举要/274
三编纂体例及其评价/277
四余论/281
清中叶今文经学的复兴/283
一庄存与和《春秋正辞》/283
二几个承先启后的经学家/287
(一)孔广森/287
(二)张惠言/290
(三)庄述祖/292
……
三刘逢禄的《春秋》公羊学/293
梁启超对清代学术史研究的贡献/308
钱宾四先生对清代学术史研究的贡献/333
《清儒学案》杂识/348
参考资料
清儒学术拾零.豆瓣读书.
清儒学术拾零.上海图书馆.
最新修订时间:2023-01-08 03:37
目录
概述
内容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