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凉寺,是一座皇家寺院,坐落在河南省商丘市
梁园区王楼乡清凉台上,清凉台古称清泠台,台下有池名清泠池。是西汉梁孝王之行宫,为昔日梁园七台八景之一。
作为梁园胜景的清凉台,历代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大量的传世佳作。唐天宝3年(公元744年)大诗人李白从长安来到梁园,留下“一朝去京都,十载客梁园”的千古名句(见李白《
书情赠蔡舍人雄》),李白还与
杜甫、
高适等著名诗人在商丘清凉台开怀畅饮,斗酒留诗“扫梁园之群英,振大雅于东洛”(见李白《鸣皋歌送岑征君》)。北宋著名词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在清凉台避暑,作《渔家傲》写到:“风兼露,梁王宫阙无寒暑。------朝与暮,故人风快凉轻度”。
随着佛教的传播和发展,北魏在台上开始建寺院,名为清凉寺。古老的建筑群庄严肃穆,历代各有兴废,相传至今。在中轴线上由南到北依次为山门、圆觉殿、大雄宝殿、藏经楼,两侧建有观音殿、地藏殿、罗汉堂、伽蓝殿及斋堂、寮房等建筑。以上殿堂多为历代遗存建筑,古朴典雅,布局严谨。大雄宝殿屋脊上刻饰有龙凤图案,黄色琉璃瓦盖顶,此为皇家寺院的显著标志。
清凉寺有一块唐代石雕,上面雕刻有凤凰图案,雕工古朴浑厚,栩栩如生。保存完好的明万历八年的石碑详细记载了清凉寺周边的地形地貌和寺院建筑的详细情况,其中载有:“台上左右有高台二座,台高如墉,缘而登之可目涉百里,盖寺中之胜也-----盖何年所建发久矣------。寺院内还有一棵近千年的皂角枝繁叶茂苍翠挺拔,它们用它们的存在见证了清凉寺千百年来的历史、沧桑和兴衰。
据《归德府志》和相关碑刻记载,宋太祖赵匡胤未龙兴之时,任归德节度使,常在清凉寺乘凉避暑。相传在一个炎热的夏天,赵匡胤来到清凉寺,浑然入睡,蚊虫嗡嗡作响向他袭来,叮咬得他辗转难眠,于是呵道:“如此扰人清静,岂有此理,不能让人清凉清凉吗。”于是蚊虫一哄而散,此后盛夏酷暑清凉寺凉风轻拂,再无蚊虫骚扰。神奇的是,至今大雄宝殿内仍无蚊虫。令人神往的传说,给清凉寺平添了几分神奇。
适逢盛世,人民安居乐业,政府早已把清凉寺列为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于2005年经市政府批准开放为佛教活动场所。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经过佛教四众弟子的共同努力,清凉寺得到了保护和扩建。随着佛法的兴盛和大家的努力,清凉寺不久将成为一个弘扬正法,利乐有情的清净祥和的道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