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图》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邮政局为了宣扬中华民族悠久的艺术成就,于2004年10月18日发行的,志号为2004-26的
特种邮票。
发行背景
《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属于国宝级文物,作者是北宋画家张择端。描绘了北宋京城开封及汴河两岸繁华的城市景象与优美的自然风光。
2004年10月18日,为了宣扬中华民族悠久的艺术成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邮政局发行了《清明上河图》的特种邮票,全套九枚。
制票参数
(参考资料:)
票面图案
《清明上河图》全套九枚图案,每枚都可独立观赏自成一景,九枚连印,连接起来是一副完整的《清明上河图》全景。
全张邮票采用放大了的画卷部分内容作底衬,右侧以古线装书脊形式标出画卷名称“清明上河图”,并印有这样一段文字:“《清明上河图》作者张择端,字正道,东武(今山东诸城)人,宋徽宗时为宫廷画家。画卷以精致的工笔描绘了北宋京城汴梁(今开封)城内和近郊汴河两岸的繁荣景象及各色人等的生活情态。该图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的方法,将繁荣的景物纳入统一而又富于变化的画面,画中人物衣着不同,神情各异,其间穿插各种活动,构图疏密有致,注重节奏感和韵律的变化,笔墨章法精妙,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参考资料:)
邮票赏析
第一枚邮票描绘了北宋汴京城外一片郊区的农村景色。静中有动,在这一幅汴京城外郊区的自然和社会生活环境里,读者可真切地感受到了百姓的勤劳和环境的宁静。
第二枚邮票图案描绘了北宋汴京城外郊区一条道路上的景象。树林老干新绿,生机盎然。同时画面上的两对行人由左上的一片建筑群中出来的,他们或去探亲访友,或去郊游,环境优美清静,人物心情舒闲,生动地展现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的景象。
第三枚邮票图案描绘了汴河岸边的繁忙景象。此处动静结合,画面呈现了汴河上繁忙的运输景象。
第四枚邮票图案描绘了汴河中繁忙的运输景象。从河面的水流可以看清河水的流向,图案右正面的一艘大船正在逆流而上,桅顶系着纤绳,顺着纤绳向左往远处看,五个纤夫正在吃力地拉着纤绳向前迈进,姿态十分感人;此处动静有序,画面呈现出了一处繁忙景象。
第五枚邮票图案描绘了汴河上运输的紧张景象。此处画中每个人的神情紧张,姿态各异,形神兼备;桥面上则是车水马龙,行人稠密。这枚邮票图案是《清明上河图》全幅画卷的最高潮处,突出呈现了作为北宋国家漕运枢纽的紧张运输气氛。
第六枚邮票图案描绘了汴河运输码头的热闹景象。此处清晰可见的是画面右下角的彩楼,其字牌上“脚店”二字亦可辨,图案中有驴车慢慢走来,又有人吆喝着牛车正在上路,展现了一处热闹非凡之景。
第七枚邮票图案描绘了汴京城区的部分街景。其中能感受到的是浓厚的商贸气氛,各种小摊子周围都有生意,大宅院门口,有人打盹,有人聊天,大路口有挑着空担子的挑夫、扶着空轿的轿夫,还有车夫把着的三头牛拉的大型运输车,似乎都在招揽生意;一把把遮阳伞下,有不少人在饮茶或就餐;生动地展现出了一个商贸城市的生活侧面。
第八枚邮票图案同样描绘了汴京城区的部分街景。河边有游人,他们或手扶栏杆,或上半身趴在栏杆上,似乎都在欣赏河中的游鱼戏水。画面中央赫然耸立着一座高大的城门楼,在商人的押运下,一支骆驼运输队正浩浩荡荡地通过城楼门洞,这是当时城市形象的代表特征,具体呈现出了汴京的商业交通和繁华城市的景象。
第九枚邮票图案主要描绘的是街景与行人。街上的行人摩肩接踵,熙熙攘攘,来来往往,络绎不绝。可以说,画中所绘人物,包括男女老幼、士工农商无所不有,各类人物的动态生动自然,富有那个时代浓郁的社会生活气息。
社会影响
《清明上河图》邮票的发行当时创下了中国邮票发行史上的四个第一:依据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原作设计,基本反映原画风貌,这在世界同类题材中是第一;雕刻版规模之大,在中外邮票印制史上位居第一;是中国引进国际先进的胶雕印刷机印出的第一套邮票;也是当时中国全套连票最多、最为精美的一套邮票。
外界评价
辽宁省邮协学术委员李宝库:用二枚或多枚邮票组合在一起,反映同一个事物,其情节相互之间是不可分割的,对全套邮票画面,观赏起来有整体感。如1995-8《虢国夫人游春图》……等邮票。尤其是2004-26《清明上河图》和2005-25《洛神赋》将近10枚邮票连成一幅长卷,无论从内容、艺术结构、人物造型、环境描绘和笔墨表现的形式来看,都不愧为中国古典绘画中的瑰宝。
荣誉表彰
2005年6月1日,在武汉举行的“第25届全国最佳邮票评选活动”中,2004-26《清明上河图》邮票荣获“优秀邮票奖”和“专家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