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江闸,又称清江大闸,位于中国运河之都——江苏省
淮安市,始建于明朝初年。清江闸用于控制里运河的流量和调节水位,以缓解湍急的河水,使
漕运船只顺利通过。清江闸是漕粮所必经之咽喉要道,每当运粮季节,万艘漕船和12万漕军帆樯衔尾,绵亘数里,蔚为壮观,有“南北襟喉”之称。清江闸是大运河上仅存的维护得最好的一座古闸,是
世界文化遗产——
中国大运河的一处重要遗产点。
清江闸由正闸和越闸两部分组成。正闸用黑麻石(
玄武岩)长方条石和煮熟的糯米浆拌石灰做粘合剂砌成,宽7米许。越闸的建造时间比正闸晚,且闸身矮、闸门略窄。正闸桥面原是可启闭拉动的木桥,越闸是固定的木桥,现在均是钢筋水泥桥。正闸的前后均有闸塘,迎水的上水闸塘小,出水的下水闸塘大。
清江闸名称的最早记载见于明初
杨士奇的《北京纪行录》:永乐十二年(1414)九月“初七日,晴,早至淮安,午过清江闸,度淮,夜宿清河县”。《明太宗实录》:永乐二年十一月,“镇守淮安都指挥施文言:‘淮安诸坝,舟航往来,每遇天旱,坝下淤浅,重劳人力。近城旧有清江浦二闸,比年坍坏,乞命有司修砌,以便往来。’从之。”该记载只称“
清江浦二闸”,未列出具体闸名,但推测其中有清江闸的可能性很高。
永乐十三年(1415年)五月,平江伯
陈瑄修疏清江浦河,掀开了清江浦的辉煌历史。陈瑄在河上设有移风、清江、福兴、新庄四闸,“以时启闭,人甚便之”。启闭之法为启一闭二,即清江、福兴、新庄三闸协同,每开一闸则关闭其余二闸,如此“河水常平,船行自易”。
万历七年(1579),
河道总督潘季驯于清江闸旁开月(越)河,以减缓清江闸的急流,方便漕挽。万历十七年,又于越河上建越闸。
到清代后,朝廷继续重视对清江闸的修缮。经清代康、雍、乾、嘉、道各朝重新加固,最后将闸口放宽至7米许。闸下溜塘深广,但却是漕粮所必经之咽喉要道。每当运粮季节,万艘漕船和12万漕军“帆樯衔尾,绵亘数里”,蔚为壮观。
清江闸下溜塘深广,水险流急,这里是千里运河漕粮运输所必经之襟喉要道。漕船北进,越过黄河,异常艰难,据《
淮安府志》记述:“伏秋水溜,漕舟上闸,难若登天,每舟用
纤夫三四百人,犹不能过,用力则断缆沉舟。”这里是舟船难过的险关。
过闸之艰险,淮阴籍剧作家
陈白尘也曾有一段生动的描述:“大闸原来半里宽的河面,除了越闸分去不足三分之一的河水,其余的都奔向这狭窄的闸门而来……你冲我撞……于是互相激荡,形成汹涌澎湃之势,而两岸石壁,回声相应,发出震天的怒吼。当这些怒流在约莫五丈长的狭窄的闸堂中被两岸巨石束缚得互相撞击、左右翻腾之后,终于挤出大闸的后门……在大闸塘里形成无数的漩涡。在几十丈宽广的闸塘中回旋之后,它才以一泻千里之势直奔长江而去。”
新中国成立后,在淮安市区以南重新开掘大运河新道,
淮扬运河淮安段(即里运河)已变得水流平静,不复对往来船只形成威胁。
民国
张展南《淮阴风土记》:“(清江)闸下溜塘深广,望之使人眼花。五月闹龙船,七月放河灯,一种繁盛之状,亦他处所未有。闸塘渔舟成市,皆子孙专利,其珍品曰爬闸蟹、曰鮊鱼,举网有得,庖肆争买。”
历史上,清江闸是
京杭大运河南北的咽喉地带。2009年9月26日,
国家邮政局发行一套《京杭大运河》特种邮票6枚,当中第4枚是位于江苏淮安的清江闸。该枚邮票上还印有清江闸旁的
总督漕运部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