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楼,又名钟楼,位于河北省
张家口市宣化区的
宣化古城内偏东一侧。始建于明成化十八年(1482年),建成于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在清乾隆九年(1744年)和1983年经历两次大修。
历史沿革
清远楼始建于明成化十八年(1482年),建成于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
清乾隆九年(1744年)重修。
“文革”期间,清远楼遭受严重破坏。
1983年,国家文物局拨专款进行维修,1985年完工。
1986年,文化部主持对清远楼进了全面修复。
建筑特色
清远楼采用抬梁式结构搭建,远观楼体似三层,但实为二层。建筑整体由砌阶条石铺砌,室内地面由方砖铺砌而成,顶檐下有四幅清代时期书写的匾额东面是“耸峙岩疆”,西面是“震靖边氛”,南面是“清远楼”,北面是“声通天籁”。清远楼多脊多角,共有24个角,73条脊、234个吻兽、228组斗栱。从清远楼的平面布局来看,其面阔5间,进深3间,整个平面呈“十字型”,首层内柱八根,包砌于墙身之中。
清远楼楼顶采用歇山式屋檐构造,整楼皆用青瓦、木材建成。楼上有开间房五间,三间进深房,四周设一环形走廊。楼檐是由堪称工艺品的梁、柱以“升”字形支撑,所以檐角那中国传统建筑式样的反翅。由于其木构技法之美,后人称清远楼为“第二个黄鹤楼”。
文物遗存
宣府镇城钟
清远楼内悬有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铸造的“宣府镇城钟”一口,高2.5米,口径1.7米,用四根通天柱架于楼体上层中央。
匾额
清远楼室内顶檐下有四幅清代时期书写的匾额,东面是“耸峙岩疆”,西面是“震靖边氛”,南面有气势恢宏的“清远楼”立于顶檐之下,北面则是“声通天籁”与钟相呼应。
历史文化
历史人文
清远楼始建于明成化十八年(1482年),建成于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历时4年最终完成。此楼除了造型别致,在不同时代发挥着不同的历史作用。在古代发挥着司报昏晓、兼预火警的作用,而近代则在民间用作敲钟祈福。楼内还悬挂着嘉靖年间所铸铜钟,因此当地百姓又称其为钟楼。
明朝
朱元璋第十九子曾在清远楼西侧建上谷王府,屯兵以御外夷。清乾隆九年(1744年),乾隆皇帝北巡路过宣化府,投白银10万两重修清远楼。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宣化,义和团首领大阿吾曾在清远楼鸣钟聚义,率众设伏于城北烟筒山处,痛击联军,杀死德军指挥官约克上校。
文物价值
清远楼具有较高的建筑艺术价值,对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史有着重要的作用。
保护措施
1988年1月13日,清远楼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清远楼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的
宣化古城内偏东一侧,清远路与钟楼大街交叉口西南50米。
交通信息
去宣化乘火车比较方便,可乘北京北站乘坐高铁、动车;或从北京西站、丰台站乘坐普通列车在宣化站下。
自驾车可走G6京藏高速或G7京新高速,在宣化口下,约1.5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