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藤(Sabia japonica Maxim.),是清风藤科清风藤属的落叶攀援木质
藤本植物。嫩枝绿色,被细柔毛,老枝紫褐色,具白蜡层,常留有木质化成单刺状或双刺状的叶柄基部;叶近纸质,卵状椭圆形、卵形或阔卵形,叶面深绿色;苞片倒卵形,萼片近圆形或阔卵形,具缘毛,花瓣淡黄绿色,倒卵形或长圆状倒卵形,具脉纹;分果爿近圆形或肾形,核有明显的中肋,两侧面具蜂窝状凹穴,腹部平;花期2-3月;果期4-7月。清风藤之名始见于《本草图经》。
植物学史
清风藤之名始见于《本草图经》。
形态特征
落叶攀援木质
藤本;嫩枝绿色,被细柔毛,老枝紫褐色,具白蜡层,常留有木质化成单刺状或双刺状的叶柄基部。芽鳞阔卵形,具缘毛。叶近纸质,卵状椭圆形、卵形或阔卵形,长3.5-9厘米,宽2-4.5厘米,叶面深绿色,中脉有稀疏毛,
叶背带白色,脉上被稀疏柔毛,侧脉每边3-5条;叶柄长2-5毫米,被柔毛。
花先叶开放,单生于
叶腋,基部有苞片4枚,苞片倒卵形,长2-4毫米;花梗长2-4毫米,果时增长至2-2.5厘米;萼片5,近圆形或阔卵形,长约0.5毫米,具缘毛;花瓣5片,淡黄绿色,倒卵形或长圆状倒卵形,长3-4毫米,具脉纹;雄蕊5枚,
花药狭椭圆形,外向开裂;花盘杯状,有5裂齿;子房卵形,被细毛。分果爿近圆形或肾形,直径约5毫米;核有明显的中肋,两侧面具蜂窝状凹穴,腹部平。花期2-3月,果期4-7月。
产地生境
分布于日本和中国;在中国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江西、广东、广西。生长于海拔800米以下的山谷、林缘灌木林中。喜阴凉湿润的气候。在雨量充沛、云雾多、土壤和空气湿度大的条件下,植株生长健壮。要求含腐殖质多而肥沃的砂质壤土生长为宜。喜日光充足的环境,亦耐半阴;喜温暖,不耐寒,在18-28℃的温度范围内生长较好,越冬温度不宜低于5℃。
繁殖方法
扦插或种子繁殖。清风藤的自然结果率不高,故多用扦插繁殖。硬枝扦插:春季,按行株距6厘米×6厘米斜插于土中,保持湿润。
栽培技术
地栽:宜选用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的壤土。盆养可使用由腐叶、粗砂、园土所配成的混合基质,它们的比例按体积计依次为1:1:2。清风藤种苗多在春季进行定植。应选择地势开阔、阳光充足之地,最好避开风口。通常在设立好的支架旁,按直径约为80厘米、深度约为80厘米的尺寸挖穴,并在穴底施用500克过磷酸钙作为基肥。通常每穴放入二年生苗一株,先将其扶正,然后填土踩实。在种植后浇灌透水。
盆栽:清风藤种苗多在春季进行定植。可以使用中型花盆作为容器。在操作时先填少量盆土,然后放入5-10克
马蹄片作为基肥。种苗经扶正填土后,略加按压,并留出沿口。浇透水一次即可。注意在2-3周内不要追肥。如果有可能,定植操作最好在傍晚进行。
管理:清风藤生长旺盛阶段应保证水分的供应。其对肥料的需求量较多,除在定植时施用基肥外,生长旺盛阶段可以每隔2-3周追肥一次。清风藤每天接受日光照射不宜少于4小时。在良好的管理条件下,清风藤不易患病,亦较少受到有害动物的侵袭。该种植物为多年生,其地栽者自成形后最佳观赏时段可达10年以上。盆栽者自成形后最佳观赏时段可达6年以上,如有非管理因素的长势减弱现象发生时,可以考虑更新植株。
主要价值
药用
清风藤之名首见于《本草图经》,“清风藤生天台山中,其苗蔓延木上,四时常有,彼土人采其叶入药,治风有效”。清风藤叶、根、茎均可入药,由于其祛风通络效果好,古代常用于治疗鹤膝风等风湿痹痛。《本草纲目》中记载“清风藤治风湿流注,历节鹤膝,麻痹瘙痒,损伤疮肿,入药酒中用”。现代研究者从中提取多种植物碱,发现具有明显抗炎、免疫调节、保肝、抗病毒、降血压、抗心率失常、镇咳镇静等多种功效,将其制成片剂(如正青风痛宁片)、注射液(如盐酸青藤碱注射液)等多种制剂应用于临床,在各种风湿病、炎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甚至海洛因成瘾等疾病中取得显著效果。
《安徽中草药》记载清风藤:“祛风散寒,除湿消肿”,其茎叶或根均可入药,味苦、辛,性温,归肝经,有祛风利湿,活血解毒的功效,主治风湿痹痛,水肿,脚气,跌打肿痛,骨折,深部脓肿,骨髓炎,皮肤瘙痒等症。
观赏
还常用于园林景观的藤架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