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斗,又名奓斗、
唾壶,是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工艺品,起源于晋代,用于盛装唾吐物。如置于餐桌,专用于盛载肉骨
鱼刺等食物渣滓,小型者亦用于盛载茶渣,故也列于
茶具之中。
该器一般是
喇叭口,宽沿,深腹,形如尊。有的口较小,或称该制专用于唾吐,大口者方是渣斗。
有吃剩下的
肉骨头或
鱼刺的用具,叫渣斗。渣斗的口大、沿宽,便于放
骨刺,形状上与痰盂稍有区别。
宋钧窑烧造的渣斗和花盆,中外驰名,从来都是民间罕见的珍宝,民国初年在琉璃厂古玩铺也见不到宋钧窑渣斗,必须要到
古物陈列所才见得到。
民国十三年以前,皇宫外朝的
文华殿、
武英殿内陈列古玩字画,东华门、西华门挂有“古物陈列所”的牌匾,是书法家周仰庵所书。开始时门票很贵,二元钱一张票,这是买一袋四十四斤洋白面的钱;后来降到跟逛
中山公园一样的票价,普通老百姓也能进去看古玩了。 武英殿正面右方、高台大玻璃柜的上面,陈列着四个宋钧碗,四碗中间有一个渣斗。这件宋
钧窑渣斗,约15厘米高,口径约25厘米,蓝色
乳光釉,荧光似的优雅光泽,蓝中带红,几朵彤云般的
海棠红,好像飘荡在蓝天中的晚霞,色调之美,非语言、文字所能表达。 图为
故宫博物院藏“
清乾隆画珐琅花卉渣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