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甸仓
清末到民国时期于广州开办的港口码头和仓库
渣甸仓,又称“内五”、“港五码头”,是清末到民国时期,英国怡和洋行(又称为渣甸洋行)在广州开办的港口码头和仓库。
粮库简介
原占地13.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是当时广州地区规模最大的物资仓储库区,现存有六座仓房和一座临江码头。其中现编号为122、123两座仓房位于库区内的最北端,始建于1913年,其余大致建于20世纪30年代,是典型的巴洛克风格的红砖墙黑瓦面的建筑。昔日的渣甸仓历经沧桑,现在早已成为国家储备粮库的一部分。
设计工艺
上世纪90年代收到英商跟踪函件
仓库的负责人陆祖安主任说,仓库所用的钢材,是当年从英国进口的精钢,因为当时中国还没有能力生产这样高纯度的钢材,由于杂质很少不易氧化,所以经久耐用。说到这里,还有个小插曲:上世纪90年代,公司还收到上述钢材的英国制造商发来的函件,对钢材使用情况进行质量跟踪。
除了钢材,渣甸仓的砖块和批荡,是国产的,那些红砖,都是本地烧制的。记者留意到122仓库外墙底座部分,有一米多高的批荡,可能因年代久远而色泽暗淡、发黄。陆主任介绍,这些批荡是用白灰、桐油和糯米粉三种原料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不但坚固防水,还防虫,比同比的批荡质量还高。
设计巧妙
节能环保设计有借鉴意义
走进仓库内,发现空间很大:长54米,宽24米,高11.5米,墙体厚度有45厘米,而偌大个空间,没有一根柱子,有利于物资的搬运。仓外顶部安装有一长排的排气笼(类似百叶窗),长40米,高1.5米,仓内顶部为钢架结构,并镶有3厘米厚的马粪纸作隔热、防尘用。整个仓房的设计,不仅外观精致大方(欧洲巴洛克风格),而且相当实用,特别是排风口设计得很巧妙,排风口主要用来排气,阳光不会直射进来,雨水也打不进;仓内的门为东西向对开,仓内基本上不受阳光照晒,且又有一定采光能力。
记者采访的时候,在室外感到热气蒸腾,但一走进仓库就明显感到温度低很多。陆主任介绍,在地表温度高达45摄氏度的情况下,仓库内也只有35、36摄氏度,在自然的状态下,渣甸仓就是能保持冬暖夏不热的特点。
据专家评价,该仓库精致的外观设计,特别是其节能环保的设计理念和巧妙构思,对现代的建筑设计仍然很有借鉴意义。
规划超前
遭遇洪水但未被淹过
渣甸仓让人称赞的还有一条,在珠江边矗立了近百年,遭遇洪水无数,但它从未被淹过。
陆主任告诉记者,公司在仓库外墙上画有水位警戒线,这是记录曾经大水浸入路面的最高水位情况。记者现场查看时,发现两个特别之处:一是,最高水位其实也就高出地面10多厘米,证明这里的地势相对较高,在珠江边上,能找到既靠近江边而地势相对又较高的地方来建仓,实在是深谋远虑;更远虑的是,仓库的地坪,比上述警戒线还要高出七八十厘米。
此外,渣甸仓的经历,也为文物保护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就是在使用中保护,这也是文物保护的一种新思路。
期望成广州近代物流业兴衰活见证
据陆主任介绍,渣甸仓建成后,就一直作为物资仓库在使用。从上世纪30年代开始,主要用于储存大米。新中国成立后,作为华南地区的重要储粮基地,渣甸仓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作为使用单位,省粮油储运公司也对仓库进行了多次修缮。据了解,有关部门正着手对包括渣甸仓在内的广州五大百年老仓申报文物保护,期望它们成为广州近代物流业兴衰的活见证。
背景历史
广州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广州十三行研究中心副主任杨宏烈告诉记者,芳村大冲口地区历史上曾是清末民初的商业繁华区。因与贸易重地十三行隔江相望,很多商行都在大冲口设置自己的码头和仓库,将货物运到香港和越南等地,是很有价值的文物,包括仓库、厂房和油罐等都应该很好的保护起来。
据悉,在当时,大冲口最有名的是煤油生意,其中日本的日清仓库、美国的美孚仓库和英国的亚细亚花地仓、德士古油库、渣甸仓都在这一带,几乎垄断了当时整个华南地区的石油供应。
最新修订时间:2023-07-27 14:21
目录
概述
粮库简介
设计工艺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