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气候
气候学术语
温室内的大气状况,其特征是由于玻璃遮盖对入射的短波辐射的透明度比对温室内的长波辐射的透明度要大,因而导致温室白天温度较高。
描述
温室气候是人们利用塑料大棚、日光温室、连栋温室等农业设施创造的气候环境下的一种气候。在早稻育秧、蔬菜、花卉栽培及水产养殖上已经有广泛的应用。
影响因素
温室气候是一种小气候,主要受辐射、温度、湿度和二氧化碳等因素影响。
(1)辐射。受到温室内覆盖材料等的影响,一般温室内的光照比温室外低。常用的覆盖材料为聚氯乙烯、聚乙烯、玻璃,三者对可见光的透过率相当,但前两者对紫外线有一定的透过率,但紫外线却几乎不能透过玻璃。此外,玻璃对红外线的透过率也很低,而聚乙烯和聚氯乙烯对红外线的透过率很高。玻璃温室、聚氯乙烯温室、聚乙烯温室在夜间的保温性依次降低,这是因为夜间玻璃截留大气长波辐射的能力较强。温室的方位和结构也可影响透光率。如,冬、春季节东西长的温室比南长的温室的透光率平均提高约10%。
(2)温度。温室内的温度受很多因素影响,如覆盖材料、温室外部天气、温室通风状况、温室比面积(物体单位体积的表面积)等等。一般大温室的保温性较小温室要优。晴天温室内气温日变化比较明显,阴天日变化不明显。
(3)湿度。土壤蒸发与植株蒸腾是温室内水汽的主要来源。植物生长柔弱,容易染病害,这是由于温室内空气不流通,水汽又被阻隔,造成温室内湿度较室外大,处于接近饱和或饱和状态而抑制植物的蒸腾作用。
(4)二氧化碳(CO2)。覆盖物的封闭作用,影响了室内外CO2的交换,使室内CO2浓度变化幅度增大。入夜到日出前,由于植物呼吸作用和土壤有机质的分解作用,使CO2浓度不断增加;日出后CO2浓度随着植物的光合作用而下降,下降到一定程度,将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影响作物的产量。
人工控制
人工控制温室气候主要在辐射、温度、湿度、CO2和风速等方面调控。辐射控制方面,选择合适的覆盖材料,人工补光等等。温度控制方面,冬季可以采用适当的措施进行保温。夏季可以通过通风、遮阳等措施进行降温。湿度控制方面,人工增加湿度。CO2控制方面,可以人工施用CO2。风速控制方面,可以人工通风换气。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8-25 11:02
目录
概述
描述
影响因素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