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效应
人体代谢产生的热量与环境之间交换不平衡时引起的生理心理反应
温度效应即人体代谢产生的热量与环境之间交换不平衡时引起的生理心理反应。当人体代谢产生的热量与环境之间的交换保持平衡状态时,体内温度恒定;当人体所处环境温度剧烈变化或长期暴露于高温或低温环境,并超出人体对温度的调节功能时,热平衡受到破坏,引起体内出现热积或热债现象,致使体温过高或过低,从而导致一系列生理心理效应。
影响因素
人对环境温度的感觉不仅与环境温度有关,还与湿度、风速等因素有关。实验证明,环境温度为60℃的条件下,湿度为10%,人能够忍受;湿度为80%,人便不能忍受。皮肤表面的空气流动情况也影响人对环境温度和湿度的忍受度。此外,穿衣多少、劳动条件如何、职业、地区、年龄、性别等也都是影响温度感觉的主体因素。研究表明,人体感到舒适的环境温度夏季为18.9~23.9℃、冬季为17.2~21.7℃,但在实际生活中,这要受到诸多条件的影响。
高温的生理效应
高温通常指29℃以上的环境温度。突然的高温会引起皮肤烫感、烫痛甚至烫伤和烧伤皮肤烫痛阈值一般为皮温41~45℃;烫伤阈值为44℃左右。当皮肤温度高达50℃以上时,几秒种内即可造成烫伤。这些都属于人体对高温的急性效应。若环境温度并未高达足以使人烫痛或烫伤的程度,但人在其中停留时间较久,热平衡被破坏,也会产生不良的生理心理反应,其中最主要的是人体深部体温升高。当深部体温升高到38℃时,人便会感觉不适,而且体温调节、水盐代谢、循环、呼吸等生理功能会出现紊乱,并对缺氧和超重的忍耐力下降。严重时还会出现头晕、头痛、耳鸣、视觉障碍、恶心、胸闷、疲乏、情绪不正常、自制能力降低乃至抽搐、中暑等症状。当深部体温达到39.1~39.4℃时,汗率和皮肤热传导量不再上升。这表明人体对高温的适应能力已达到极限。如果体温再继续升高,就会引起虚脱、肢体强直、晕厥、丧失意识,直至死亡。
高温对工作的影响,表现在使人体负荷的耐力降低,操作错误增多,事故率增高,工作效率下降,在一般情况下,环境温度在27~32℃范围内,肌肉用力的工作效率下降,疲劳加剧。当环境温度高达32℃以上时, 需要高度注意的工作、警戒作业以及比较复杂的操纵活动的效率也开始受到影响,而一般智力工作(如统计)以及熟练的操作,则往往在更高的环境温度下才会受到影响。高温使大脑觉醒水平下降,注意力涣散,对动作的准确性和协调性以及反应能力与感觉的灵敏度都会产生不良影响。
低温的生理效应
低温通常指10℃以下的环境温度低温环境除冬季低温外,主要见于高空、高山、潜水、南极和北极等地区以及低温工业。极低的低温会对人体产生急性效应,造成皮肤冻痛、冻僵和冻伤。有些低温环境虽不致引起冻伤,但如果暴露时间较长,也会造成对人体的伤害。
低温环境对人体的主要影响是使人体深部体温下降,从而引起一系列保护性或代偿性的生理反应,如颤抖人体表面血管收缩、代谢率升高、心率和呼吸率加速以及血液成分变化等。若深部体温降至34°以下,人便会出现健忘、说话结巴和空间定向障碍;再下降至30℃时,则全身剧痛、意识模糊;当降至27℃以下时,随意运动丧失,瞳孔反射、深部腱反射和皮肤反射均消失,人濒临死亡。通常,引起深部体温下降的环境温度在9.3℃以下。
低温对工作效率会产生重要影响。当环境温度低于18~20℃时,长时间的低温暴露会引起触觉辨别力下降;当手部皮肤温度低于15.5℃时,手的操作灵活性就会明显降低。不过,低温对听觉反应时和时间知觉等的影响较小。
温度效应应用
在航空航天中,飞行员、航天员会遇到各种高温环境、低温环境和高低温交变环境。例如,航天器的主动段飞行和返回段飞行产生强大的气动加热;在轨道运行段地球阳面与阴面温度差异极大;登上月球,昼夜温度变化急剧;飞行员严冬跳伞在海上溅落,遭受冷水浸泡等。飞行员、航天员对这些变化的温度环境必须有良好的适应能力。人体内的含热量通常以体温形式表现。当人体代谢产生热量与环境交换达到平衡状态时,体内温度恒定。当环境条件剧烈变化超出人体机能的调节能力时,热平衡破坏,引起体内出现热积或热债现象。根据体温升高或降低的程度,产生一系列循环、呼吸、消化、神经系统等生理功能的紊乱,对缺氧和超重等的耐力下降,注意力不易集中,容易疲劳,动作不协调,错误反应增多,工作效率降低以及飞行事故增加,最终出现中暑、热衰竭、局部或全身性冻伤,直至死亡。人体耐低温的能力比耐高温强。当直肠温度降至27[2oc]℃时,经过抢救还可存活,而当直肠温度高到42[2oc]℃时,则往往引起死亡。为了防护,设有飞机环境控制系统、个体防护装备。航天器座舱设有生命保障系统,航天员穿着航天服。
温度效应除对人体本身的生理和心理产生一定影响外,还广泛应用于农业培育等方面,用以创造更大的收益。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6-24 19:26
目录
概述
影响因素
高温的生理效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