渫水
湖南省澧水的支流
渫( 音xiè )水是澧水的一条主要支流,称为”九澧”之一.发源于壶瓶山,从石门县城旁融入澧水。有三源:北源出湖北五峰县南香口坪农场北面,称白溪河;中源出湖南石门县泉坪 西面高家界,称泉坪河;南源出石门西面曾家大界,称金家河,三源汇合于龙洞西北,东南流,注入澧水。全长165千米,流域面积3201平方千米,河道坡降1.48‰。
干流情况
渫水为九澧之一,是澧水第二大支流。因上中游地处高山峡谷,河床多系岩石,漏石分沙,水流清澈,长波浃渫,故名渫水。渫水沿岸多铁矿,土家语“铁”音“渫”(谢音),可意译为铁河,故又俗名铁水河。明史亦作添平河。
渫水有南、中、北三源。北源出湖北省五峰县南香日坪农场北面的天心桥,往东南流至本县壶瓶山镇雷打岩入县境,称北溪河(又名白溪河)。北溪河又西南流纳入支流鄢家河后至江码桥入江坪河。北溪河流程38.1公里,流域面积204平方公里。全流域在壶瓶山镇江坪河管理区境内。中源出壶瓶山镇江坪河管理区泉坪村西面的高家界,称高桥河。南源分南、北两支。南支名前河,源于南北镇碑牌垭北麓,先后并若干溪流,久晴干涸,仅出口一段有较深层地下水供给,常年不断流,经穿石湾,到两河口汇入金家河,流程10公里。北支名后河,总流程21公里,发源于鹤峰牛鼻孔,于壶瓶山镇江坪河管理区泉坪村西部顶坪山南麓,曾家湾以北,往西南流入湖北境内,至钟家大坡转东南流至下洞坪西南进入落水洞,潜入地下成为阴河,从而形成断头的“盲谷”,水流在潜行约2公里,复进入湖南,石门境内从而形成“龙门出水”的奇异景观,下流8.5公里到金河村两河口与前河汇合后称金家河。金家河转向北流至石南山与卿家小河汇合后称失妻河。失妻河继续北流至梯儿岩桥附近与渫水中源高桥河汇合后,东流出龙洞峡,进入江坪河谷地。
三源中以南源后河龙门出水的水量最大,因此是渫水源头的主要河流。
渫水三源在龙洞附近的江码桥合流后称江坪河。
江坪河畔的江坪河村,四周高山耸立,中间低平,地形如缸,江坪河自西北向东南流过,旧称缸坪河,后演变为江坪河。江坪河一带产玉米、茶叶、木材,有泥(沙)大(金竹)公路过境,村西北峡谷建有装机容量250千瓦的江码电站,谷口架有横跨渫水的江坪河大桥。该村为原江坪河公社驻地,后该地并入壶瓶山镇。江坪河东流至龙池口汇合龙池河后始称渫水。
由龙门洞至石板滩、金家河及江坪河干流总长22公里,总落差750米,河流平均比降3.5%。
渫水蜿蜒东南流,沿途共纳入狮子溪、发人溪、黄虎港河、石家河、黄福溪、麻纳溪、干沟、竹溪河、商溪河、小河、黄水、仙阳河、南溪等大小支流146条(含渫水),历经壶瓶山镇、所街乡、雁池乡、磨市镇、维新镇、皂市镇,在新关镇的喻家河口(即《水经注》所谓“渫口”)注入澧水,全长163公里,流域面积3125.5平方公里。整个流域长95公里,平均宽约37公里。
渫水在县境流程153.7公里,流域面积2698.07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68%,干流坡降1.48‰,总落差1400多米。流域内地势西北高耸而东南渐低,支流也多自西北向东南呈树枝状展布,河系密度大体为0.17公里/平方公里(仅统计一级支流)。流域面积大于50平方公里的支流有12条,其流域面积约占全流域面积的50%。较大支流有黄虎港河、石家河、竹溪河、商溪河、仙阳河,其中仙阳河为渫水最大支流。
渫水河源至所街为上游。上游奇峰叠出,层峦叠翠,绝壑深涧,万山如鳞,为邑北名胜区,明清时添平所就在其南岸。山岭高度均在800~2000米间。今张家渡以上至河源龙门洞出口,河宽不及百米,峡谷幽深,途中很少丘陵地,山顶尖削,岩壁陡峻,坡度一般70~80度。
所街至袁公渡为中游。中游群山起伏,溪谷纵横,盆地相间。栋青树至磨岗隘有10余公里峡谷,河宽仅150米。磨岗隘以下地势渐低,高度在500~1000米之间。
袁公渡至喻家河口为下游。下游袁公渡至皂市20余公里的河道有3段长约3~5公里的峡谷,河宽150米左右,两岸相对山高500~800米,山岭波浪起伏,顶端圆形,峡谷多为石灰岩地貌,河流曲折多滩险,滩潭相连,人称“十里长滩”,亦有人称“十里长潭”。皂市以下则趋于平坦,海拔均在500米以内,沿途田园似锦,夹岸的橘林垂柳,醉人的山村秀色,不断地把诗情画意送到你们的眼前。
渫水河道上、下游弯曲较小,中游自泥沙至夜响庙一段迂回曲折,漫溢地段一为磨岗隘附近的三角洲,一为樟树阁的洄窝。大洪水时,漫溢宽达1公里左右。
由于渫水贯穿于高山峡谷,河道弯曲,坡降极陡,礁石纵横,滩多流急,沿途有青石滩、狮儿滩、头杯酒、二杯酒、三杯酒等险滩130余处。
流域概况
地质地貌
渫水流域地质构造复杂,地质地层从河源至河口大致由老到新分布,地貌多样,石灰岩溶地貌十分发育,河流溯源切割,产生峡谷台地,剥蚀物随水搬运于两岸山间形成盆地,呈藕节状相连。自上而下有磨香坪、雁池坪、邓家坪、仙阳坪、南溪坪等河谷平原,土质肥沃、水源充足,为主要耕作区,是石门的“膏腴”之地。
流域气候
渫水流域属滨湖副热带和湿润气候区与湘西副热带温和少雨区的过渡地带,具有气候温和、水热同季、春季多低温、夏秋多连旱、日照偏短、霜期较长、降水变率大、暴雨多、径流变化悬殊、洪涝常成灾的特点。近来,流域里的洪旱灾害,由偶发性变为多发性和常发性,破坏力强,波及面广。
自然资源
2013年7月,石门雁池乡渫水河中发现疑似桃花水母,该乡政府工作人员后来采集到两只疑似桃花水母活体样本。桃花水母为世界级濒危物种,是中国一级保护动物,有“水中大熊猫”之称,居住人工湖,池塘、湖泊和河流。对水环境的要求极高,适宜其生存的水域必须无毒无害、洁净,且多呈酸性。
上游有阳鱼、娃娃鱼、水獭等特产。
风土人情
沿岸集镇密布,商市活跃,文化底蕴深厚,有从旧石器时代以来的各时期古遗址多处,近来又在渫水张家渡附近岩壁上发现了悬棺。
渫水是石门古代交通主动脉,通木帆船,昔为石门西北林木、桐油等山货土产外输的主要渠道。上自泥沙(今壶瓶山镇)起航,经黄虎港、水南渡、所街、磨岗隘、袁公渡、皂市、新关至三江口入澧水,全航程165公里。洪水期,30吨以下木帆船上可抵泥沙,下达石门、津市、汉口。1966年,因纸房滩(止洪滩)建坝建电站,未建船闸,上游航道中断。同年,开始发展机帆船,并兴建石门磷肥厂于县城新街口。1971年组织磷矿石运输大会战,清官渡的磷矿经石(门)清(官渡)公路运到磨岗隘磷矿码头再转用渫水船运矿石到该厂,年运量平均10万吨以上,是渫水航运最兴旺时期。1985年,三江口筑坝建电站后,加上公路网络形成,枝柳铁路通车,大宗货物已弃水走陆,航道则全废。现渫水上建有新关、磨市、雁池、所街、张家渡、泥沙、龙池、江坪等公路大桥8座。对沟通西北山区交通起了重要作用。
历史文化
通过科学的考古发现,在渫水岸边的燕耳洞里,我们发现有距今十万年前的先民,他们在河里捕鱼,在山上打猎;商代时期中原的商人南下,与当地土著民族融合,创造了灿烂的古老文化,皂市就是当时一个交流和融合的中心,从皂市商代遗址出土的精美遗物中我们可初窥端倪,同时纠正了商人不过长江的历史错误。曾一度被文献误记为晋代的渫阳古城,其实早在战国时代就已经达到其辉煌,考古发现城内大量的建筑遗迹和古水井,无数的陶器和铜器无言地述说着曾经的辉煌。两岸厚厚的宋代文化堆积,一片片精美的瓷片,均来自当时的南、北名窑,看着这些无可争辩的事实,荒蛮两个字套不到渫水的头上;明代的添平所衙门,是土家族土司覃天顺的官府,渫水两岸的明清事情的古驿道,渫水上游保存完好的泰和合茶号建筑群,为我们勾画出一幅明清时期渫水上繁盛的商贸画面, 500余匹驮茶的马匹行走在700里石板铺成的山间驿道,百余艘船来往于渫水之上,“一里三道桥,对山两座庙”是当时驿道沿途繁荣景象的真实写照。泰和合生产的宜红茶远销海外。革命先烈也曾在渫水两岸进行革命活动,维新镇还保存有红军独立团驻扎地、红军列宁室、红军图画以及20余条红军标语。到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渫水河更是达到了它的鼎盛期,河中近千条船往来穿梭,将石门磷矿为首的矿山里生产的矿石和原材料运到祖国各地,渫水河变成一条沸腾的河流。
渫河战争
渫河战争主要发生在明清土司时期。早在宋元之际,渫水河旧属夏氏土司管辖,覃氏土司主要占据磨岗隘邓家坪,田土王占据泥沙地区。元朝末年封建王国正处于改朝换代时期,覃氏土酋覃添顺帮助朱元璋在常德打败了陈友谅,被口封“武德将军”,封台宜(今所街)长官司。朱元璋坐天下的第三年,覃添顺又帮助朱明王朝打败了造反的覃垕,被敕封武德将军,令建添平千户所(今所街),世袭其职,官阶五品。县令都只是七品芝麻官,渫水河上有个五品官座镇,土司之间的火拼不可避免地发生了。覃添顺首先向田土司开刀。田土司即容美土司,主要地盘在鹤峰。可他们从鹤峰经入石门占据渫水中游所街、磨岗隘小部分地盘。覃添顺当时与一品助国夫人易淑珍结婚刚生下玉孙不久,就在渫水河谷磨岗隘、罗家坪、袁公渡摆开战场。易淑珍把不满周岁的玉孙背在背上,横刀跃马,冲入敌阵与田土王展开生死激战。小孩背在背上又惊又饿,易淑珍将奶子搭在肩上让玉孙吃奶,自己举枪又战田土王,活捉了土酋唐大胜。后来覃氏土司尊称易淑珍为“搭奶夫人”。“搭奶夫人”死后葬在磨岗隘邓坪山包上。邓坪人因皂市水库全部搬迁了,但“搭奶夫人”至今还在那个山包上守望芳草凄凄的邓坪。
渫水千年流躺,有丰厚的文化遗存。在昔日陆路不通的时代,渫水是重要的航道,船工们在水上驾船的劳动中,便产生和发展了渫水号子。渫水号子主要产生于石门、慈利,因石门境内的渫水、慈利境内的溇水滩多水险,船工们需要协调动作,否则各行其是,便会船毁人亡。渫水号子很多,有高腔,有平水,有情歌,有山歌。有很多号子是触景即兴喊出来的。
清朝末至解放初期,每年的端午节和6月6日,在渫水中游的阳泉河段举行的龙舟赛,远近闻名,即使涨水也照赛不误,吸引着邻近几十个村庄的人前来观看,河两岸人山人海。至今,亲眼看过的老人,谈起来还津津乐道哩!
渫水流域系革命老区,为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湘鄂西、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一部分,贺龙、任弼时、王震、肖克、周逸群等率领红军在此转战,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
治理开发
渫水属常年性河流,年平均流量112立方米/秒,年径流量31.9亿立方米。渫水从西北高山向东南丘平地奔腾而下,落差巨大,水力资源相当丰富。正实现渫水水电梯级开发。现全流域建有小水电站24座,装机容量2441.4千瓦;中型水电站(三江口水电站)1座;提灌站和水轮泵站56处,灌田31000多亩。
湖南省渫水皂市水利枢纽工程位于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皂市镇境内的洞庭湖水系澧水流域一级支流渫水下游,以防洪为主,兼顾发电、灌溉和航运等综合利用。水库坝顶高程148米,最大坝高88米;总库容14.4亿立方米,其中防洪库容7.8亿立方米;电站装机容量120兆瓦,规划灌溉农田面积5.4万亩。
2012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石门张家渡水电有限公司的湖南省石门县渫水第三级水电项目作为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该项目的国外合作方为气候保护合作有限公司和瑞士金质碳资产管理公司,预计年减排量为42,653吨二氧化碳当量
2013年1月25日,白沙渡电站获省发改委湘发改能源[2013]110号文件批复。电站选址在渫水下游皂市镇白沙渡村,是渫水干流的最末端一个梯级电站。电站设计为低水头、大流量河床式电站枢纽,安装3台5万千瓦灯泡贯流式机组,总装机15MW,正常蓄水位为74.5米,总库容为1627万立方米,年设计发电量4550万度,工程投资达1.58亿元。
2013年,石门县渫水重要河段治理工程项目已正式进入湖南省四水干支流治理项目,该项目涉及到石门县皂市镇和壶瓶山镇的7个村(居)、18个村民小组共5个项目区,护岸总长5.875km,需拆迁10户42人。工程施工总工期为8个月,静态总投资2517.46万元。
参考资料
澧水水系.湖南省石门县人民政府.
最新修订时间:2023-07-02 23:37
目录
概述
干流情况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