渴乌是指中国古代吸水用的曲管,是利用虹吸管原理制作的水利
装置。古,犹金乌,太阳的意思。
杜佑《通典》中记载,渴乌可以“隔山取水”。方法是以大竹筒套接成弯管,以麻漆封裹,密不透气,跨过山峦。将临水一端入水5尺,然后在出口一端放入松桦枝叶和干草等易燃物。点燃后,稍冷,筒内形成相对真空,即可吸水而上。明清人又称过山龙。小型的褐乌,古代也有用作刻漏的注水部件。
1、《后汉书·宦者传·张让》:“又作翻车渴乌,施於桥西,用洒南北郊路,以省百姓洒道之费。” 李贤 注:“翻车,设机车以引水;渴乌,为曲筒,以气引水上也。” 唐 李白 《天马歌》:“尾如流星首渴乌,口喷红光汗沟珠。”《通典·兵十》:“渴乌隔山取水,以大竹筩去节,雄雌相接,勿令漏洩,以麻漆封裹,推过山外,就水置筒,入水五尺。即於筩尾取松桦乾草,当筩放火,火气潜通水所,即应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