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疗法是把
心理治疗的研究推向了非语言的王国。该治疗主要适用于4-13岁儿童的攻击行为、焦虑、抑郁、注意力难以集中、违纪行为、社会适应障碍、思维障碍、应激综合征等。
发展历程
以游戏作为交流媒介,形成的一种特殊的心理治疗方法,最初萌芽于1920年~1930年。它是从对儿童进行精神分析的研究中得到启发的。儿童精神分析学家克莱因(M.Klein)这样指出:“儿童的内心深处更具有原始的东西,必须要用特殊的分析技术进行发现,这就是‘游戏分析’(play analysis)的心理学方法。通过游戏分析法,我们能够发现孩子内心深处压抑着的体验和感受,而且我们可能给予儿童的成长发展以根本影响。”
到了20世纪50年代,一些著名的心理学家认为,游戏疗法也非常符合罗杰斯(C.R.Rogers)创立的“来谈者中心疗法”的精神。尊重孩子的感受,让孩子自由地表现自我的心灵,治疗者与孩子之间建立一种温暖的、信赖的关系,这对于解决孩子的心理成长问题是非常有效的。
20世纪60年代,心理学家考虑的是要不要对儿童的游戏疗法设置一些“规定”,使游戏疗法变得更有效果,因为没有规定的“自由”,只会使儿童的游戏活动变得散漫或者放任。
分类
著名心理学家比拉曾将儿童的游戏分为四类。第一类机能性游戏,着重于身体机能的发展,其中包括手足运动,例如跳舞、捉迷藏、跳绳等,口耳运动,例如唱儿歌、讲故事等。第二类体验性游戏,形式是虚拟现实生活中不能实现的事,一般通过儿童的想象和操作来进行,例如玩娃娃、过家家、玩电脑游戏等,它们属于虚构游戏或想象性游戏。第三类获得性游戏,是一种艺术性游戏,可使儿童的艺术能力得到发展,例如听故事、看书、看动画、演戏、演木偶剧等。第四类创造性游戏,指在大人的指导下,由儿童自己动手进行创造,例如进行工艺品制作、剪纸、搭积木等,可体现儿童的创造性。
此外,心理学家巴塔思也对游戏进行过如下分类:其一是单独游戏,指儿童独自进行的游戏;其二是旁观游,指儿童在一旁观看游戏;其三是并行游戏,指儿童在别的儿童游戏时做自己的游戏,各做各的,但同步进行;其四是协调联合游戏,指许多儿童一起相互协助做同一游戏。
必要性
根据游戏的心理特点和规律设计的一种行为矫正方法。是精神分析学派幼儿游戏理论在临床方面的应用。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埃里克森从积极方面发展了弗洛伊德关于掌握的思想, 他不仅强调游戏可以降低焦虑和愿望的补偿满足,而且把游戏的这种作用与人格发展联系起来,突出了游戏在自我发展中的作用。他认为游戏可以帮助孩子获得胜任和成功感, 因为游戏是一种克服困难的经验,获得掌握的感觉的孩子气的思维方法,它能与成人在处理对于成人来说过多的经验时所用的方法相比拟。游戏治疗的对象是在生活中因不能为所欲为或不顺心等而形成的有各种障碍的儿童。如情绪障碍、运动机能障碍、孤僻倾向、
人际关系障碍、思维迟钝等。
心理学意义
心理学家赫茨格(D.Huizinga)对“游戏”作了这样的描述:“游戏比文化的产生更古老。动物的玩耍并不是从人类那里学来的,游戏并不受人类文明概念的说明或束缚,动物和人类同样需要游戏。游戏的所有特征已经在动物的玩耍中充分体现出来。例如,小狗之间的玩耍,它们喜悦而又勇敢地相互轻咬着,舔着对方的耳朵,挤成一团,翻滚在地上,充满了欢欣、喜悦和感激之情。小狗之间的游戏不过是动物游戏中最单纯的一种,还有更高级、更发达的游戏内容,即在无数观众面前的马戏表演等。”
赫茨格还指出:“不管游戏是自发的行为还是规定的活动,它们都有一定的时间和场所限制,有自我的投入和接受,并且带有某种义务,遵守某种规则,充满了紧张和欢喜的情感,而且具有与现实生活不同的意义。”此外,赫茨格分析了希腊语、汉语、印第安语、日语、拉丁语、日耳曼语、梵语等语言中“游戏”一词的含义,将“游戏”分为“竞争的游戏”和“创造的游戏”两大类。
治疗方法
治疗的具体做法是:为儿童创造游戏条件,他们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任何事情,没有人和他争夺玩具,不需要遵守规则,以此来发泄儿童内心的各种抑郁,满足他们的各种欲望。成人则在另一屋中观察儿童游戏中的行为表现、运用玩具的情况,有时成人也出现 在儿童面前,引导他们运用某种玩具, 从中考查儿童所表现的潜在的体验,并给他们解释。通过这个过程,儿童潜意识经验就变成有意识的,从而能自我控制或抛弃它,而达到治疗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