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武夷记》的作者是曹学佺。此文选自《皇明十六名家小品集》。作者所游览的是福建崇安县境内的
武夷山,是著名的
道教胜地。作者的游踪从万年宫起,又返回万年宫,记述了沿
九曲溪所见的山水名胜,特别是根据《武夷祀曲志》的记载,考察了有关道教传说的遗迹。
作品原文
以七夕前一日发建溪[1],百里,抵万年宫[2],谒玉皇太姥十三仙之列[3],履汉祀坛[4],即汉武帝时所谓“乾鱼荐武夷”者也[5]。泛舟溪上,可以望群峰,巍然首出,为大王[6];次而稍广,为幔亭[7]。按魏志[8]:“魏子骞为十三仙地主[9],筑升真观于峰顶,有天鉴池、摹鹤岩诸胜。以始皇二年[10],架虹桥而宴曾孙,奏‘人间可哀’之曲。”今大王梯绝不可登,幔亭亦惟秋蝉咽衰草矣。玉女兜鍪之下[11],数里,为一线天[12]。道经友定故城[13],虎为政,游人不敢深入。两崖相阖者里许,中露天光仅一线。有风洞,白玉蟾斩蛇于此[14],今祠之,而肃杀之气犹存云。
移舟过大藏峰[15],踵御茶园,万磴而上,其山如鸟巢,盖魏王易裸服以登天柱者[16],为更衣台。渡隔岸,谒朱子所读书[17],拜其遗像,徘徊久之。以一径入云窝,陈丹枢修炼之所[18],存其石灶。出大隐屏以西[19],登接笋木梯铁缆之路[20],视上则恐错趾,视下则恐眩目;千盘而度龙脊,乃有仙弈亭可憩。修竹鸣蝉之外,黄冠启闭于丹房而已[21]。天游虽称崔嵬过之[22],然迢梯可肩舆入[23]。登一览台[24],于是三十六峰之胜,可屈指数矣。复命舟里许,过隘岭,为陷石堂。小桥流水之中,度石门而桑麻布野,鸡犬声闻,依稀武陵之境乎[25]?于是望鼓子峰相近[26],穿修篁五里,木石栈道,相为钩连。叩岩石,逢然作鼓声[27]。岩下为吴公洞,洞旁为道院。
是游凡以次达九曲矣[28],乃归万年宫。从山麓走二十里,游水帘[29],乱崖飞瀑而下,衣裾入翠微尽湿。以别涧出崇安溪之西楚道上。
曹学佺曰:“余考《武夷祀典志》,详哉其言之,则知人主之媚于神仙所从来矣。始皇遣方士
徐巿求仙海上[30],而武夷不少概见[31],何以故?又按魏子骞遇张湛十三仙,及宴曾孙,俱始皇二年事,何其盛也?而后无闻焉。夫山灵之不以此易彼[32],明矣。语云:‘遗荣可以修真’[33],是之谓夫?”
作品注释
[2]万年宫:又名万年观,唐朝建筑。欲称武夷宫。
[3]玉皇:玉皇大帝,
道教尊神。太姥(mǔ):道教尊神。十三仙:传说战国末魏王子骞访道,入武夷山,随后张湛、孙绰、赵元、彭令昭、刘景、顾思远、白石先生、马鸣主、胡氏、季氏、二鱼氏等十二人也到武夷山修炼,共推王子骞为主。后遂称十三仙。
[4]履:登上。汉祀坛:汉武帝所立祭祀武夷君的坛。
[5]“乾鱼荐武夷”:汉武帝时,有人奏请祭祀各方神灵以拟出规格,其中有“武夷君用乾鱼”说。
[6]大王:大王峰。又称纱帽岩,海拔530米。
[7]幔亭:峰名,在大王峰北侧,崇阳溪畔。
[9]魏子骞:魏国人王子骞。
[10]始皇二年:相传公元前245年(秦始皇二年)八月十五,武夷君在幔亭峰大会乡人。呼乡人为曾孙。
[11]玉女:峰名。兜鍪(móu):峰名。
[12]一线天:又叫灵岩。岩顶断裂张开,长约200米。宽约1米,下与三个岩洞相连。从洞底仰视,岩顶呈现天光一线。
[13]友定:陈友定,元末统领福建八郡的平章。
[14]白玉蟾:道士。曾居武夷山中。南宋嘉定年间奉诏入朝,封紫清明道真人。
[15]大藏峰:峰名。
[16]魏王:魏国人王子骞。易裸服:改穿袒露身体的衣服。天柱:即天柱峰。
[17]朱子:南宋学者朱熹。
[18]陈丹枢:陈省,曾任兵部侍郎,1583年(万历十一年)隐居在云窝。
[19]大隐屏:峰名。
[20]接笋:峰名。
[21]黄冠:道士的别称。
[22]天游:峰名。
[23]肩舆:轿子。此处指乘轿。
[24]一览台:在天游峰顶。
[25]武陵之境:代指桃源洞。风景近似陶渊明《
桃花源记》所写武陵桃花源。
[26]鼓子峰:在武夷八曲。
[27]逢(péng):鼓声。
[28]九曲:九曲溪。共有九个大的弯曲,依次称一曲……至九曲。
[29]水帘:水帘洞。武夷山最大的岩洞。
[30]徐巿:齐人,一名
徐福。
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219年),曾派徐巿入海求仙。
[31]不少概见:不见梗概。此指《武夷祀典志》对徐巿求仙事不见一点儿记载。
[32]山灵:山神。易:改变。
[33]修真:此指存养本性。
作者简介
曹学佺(1574—1647),字能始,号石仓,侯官(今福建闽侯)人。1595年(万历二十三年)进士。任四川右参政、按察使。天启间官广西参议,因著《野史纪略》被劾削职。明亡后,曾任南明唐王礼部尚书。清兵入闽,自缢山中。著有《石仓集》、《蜀中广记》,又选辑上古至明代诗歌,编为《石仓十二代诗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