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隼(学名:Falco peregrinus),属于隼科隼属中型猛禽,别名花梨鹰,青燕等。体长34-50厘米,体重550-1500克,翼展80-120厘米。雌鸟体型比雄鸟大15%-20%。游隼整体为深色。头部黑色,头顶及脸颊黑色或有黑色条纹,颈部黑色带蓝色光泽。上体深灰色、蓝色或黑色,有黑色点斑及横纹。末端白色,羽干纹黑色。下体污白色,带淡棕色,具黑色羽干纹,至腹部以后渐转为长三角形横斑。腿及脚黄色,爪黑色。尾青黑色,具有数条黑色宽横斑,先端淡白色。雌鸟体色较淡。
动物学史
游隼,属于隼科隼属,以其迁徙行为而闻名,别名花梨鹰、鸭虎、青燕、花梨隼等。1771年,英国鸟类学家马尔马杜克·汤托斯(Marmaduke Tunstall)描述了它,赋予其双名“Falco peregrinus”,属名Falco与拉丁语“falx”有关,意思是“镰刀”,种名peregrinus来源于拉丁语“peregrinatio”,是旅行或在外逗留的意思。
游隼最早可能出现于上新世晚期或更新世早期,是在较短的时间内快速分化演化出多个亚种的物种。游隼包括18个亚种,中国分布有三种亚种,分别是Falco peregrinus calidus、Falco peregrinus japonensis、Falco peregrinus peregrinator,具体见下表:
形态特征
游隼属于中型猛禽,体长34-50厘米,体重550-1500克,翼展80-120厘米。雌鸟体型比雄鸟大15%-20%。蜡膜黄色,虹膜黑色。嘴峰约2.5厘米,嘴灰色,颈部较长,翅尖较其它隼类圆。尾巴较短,爪黑色。大小量度如下:
游隼整体为深色,头部黑色,头顶及脸颊黑色或有黑色条纹。颈部黑色带蓝色光泽。上体深灰色、蓝色或黑色,有黑色点斑及横纹,末端白色,羽干纹黑色。下体污白色,带淡棕色,具黑色羽干纹,至腹部以后渐转为长三角形横斑。腿及脚黄色。尾青黑色,具有数条黑色宽横斑,先端淡白色。各亚种在深色部位上有差别,头盔状斑大小也不同,腹部呈白色至棕红色,例如,Falco peregrinus peregrinator自眼往下具垂直斑块而非髭纹,脸颊白色较少,下体横纹较细。
雌鸟体色较淡;雏鸟上体黑色至浅棕色,羽端棕褐色;下体有条纹,腹部淡黄褐色,胸部有淡褐色纵斑。
栖息环境
游隼的适应能力强,栖息地种类众多,能够适应干燥或潮湿、炎热或寒冷的气候条件,栖息于海拔0-3300米的森林、灌木林、稀树草原、湿地、岩石区、沙漠、海洋潮间带等,一般选择栖息于视野开阔、食物(主要是鸟类)丰富且具有良好栖息位的生境。喜欢栖息在水边和林缘开阔地,春季迁徙期间,游隼常在开阔的农田、河谷、山麓、丘陵以及草原地段活动,尤其是高压电线,其次是电杆和疏林河谷、开阔农田等。
分布范围
除南北两极之外,游隼主要分布于北美洲(加拿大、美国等)、南美洲(阿根廷、乌拉圭等)、非洲、欧洲(芬兰、波兰)、亚洲(俄罗斯、中国等)与大洋洲(澳大利亚、巴布亚新等)等地区。在中国,游隼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至广东,海南为冬候鸟,东北至华北地区为旅鸟。
生活习性
飞行行为
游隼是世界上飞行速度最快的鸟类之一,飞行速度可达320千米/小时。它们在飞行时先鼓翼几次,而后双翼展开,进行滑翔。在俯冲时,它们会逐渐改变双翼的形状,随着速度增加,双翼与身体逐渐靠近,在飞行速度最快时,双翼紧贴身体两侧,由于俯冲以及停止俯冲会使游隼前肢与尾羽受到巨大冲击力,因而其演化出了强壮而稳定的前肢骨骼,稳定性较高,肱骨的弯曲刚度高,翼上的拉力约为其身体质量的三倍。它们还能够在高速飞行的条件下保持良好的机动性,例如在飞行时从急速俯冲转为快速爬升。
觅食行为
游隼主要以鸠鸽科(Columbidae)、鸻形目(Charadriiformes)、雁形目(Anseriformes)、雉科(Phasianidae)等中小型的鸟类为食,约占其食物总量的80%,也捕食中小型哺乳动物如野兔、啮齿类动物和爬行动物。通常捕食猎物体重范围为10-2000克,雄鸟一般捕食20-300克的鸟类,雌鸟则捕获100-1000克的鸟类,在繁殖季节,雄鸟通常会捕食体重约为其五分之一的猎物。
游隼在寻找猎物时,通常飞得很高或栖息在显眼的地方,在空中飞翔巡猎时,发现猎物后会先快速升空,然后将双翅折起,急速向猎物猛扑,用锐利的嘴咬穿猎物后枕要害部位,猎物受伤失去飞翔能力下坠时,游隼会快速冲去并用利爪抓住猎物,带到较隐蔽的地方,用双脚按住,用嘴剥除羽毛后再撕成小块吞食。有时栖息在悬崖、大树等,一旦发现猎物,立即飞起捕食,也在地上捕食。
在中国,游隼在迁徒期间攫捕成功率因猎物种类而异,攫捕成功率最高为60%,猎物包括草兔(Leporidae capensis)、灰斑鸠(Streptopelia decaocto)等;攫捕成功率约50%的猎物包括红嘴山鸦(Pyrrhocorax pyrrhocorax)、赤颈鸫(Turdus ruficollis)等;攫捕成功率约30%的猎物包括石鸡(Alectoris graeca)、斑翅山鹑(Perdix dauuricae)等。
节律行为
游隼在白天较活跃。分布于低纬度地区或南半球地区的游隼为留鸟;分布于温带和北极地区的游隼为候鸟,通常于8-11月离开繁殖栖息地,于次年3-5月返回繁殖栖息地,迁徙路线包括从北美洲迁徙至南美洲、欧洲迁徙至非洲、亚洲北部迁徙至南亚和印度尼西亚等。例如亚种Falco peregrinus anatum与Falco peregrinus fundrius的北美种群迁徙至智利与阿根廷中部;亚种Falco peregrinus racescalidus、Falco peregrinus japonensis以及Falco peregrinus peregrinus的欧亚种群迁徙至中非、南亚和印度尼西亚。
在中国,游隼繁殖于新疆西部,迁徙及越冬时遍布各地。其中Falco peregrinus calidus迁徙途经中国东北及华北,至包括海南及台湾等南方地区越冬。Falco peregrinus japonensis在东南地区越冬。亚种Falco peregrinus peregrinator多数为留鸟。
社群行为
游隼多单独活动,有领域性,领域面积随食物丰度而变化,在北方密度最高的游隼种群中,不同区域的游隼巢间距平均约3.3千米-5.6千米。家域面积约180平方千米-1500平方千米。
鸣唱行为
在飞行过程中,有时也会鸣叫。
生长繁殖
求偶交配
游隼通常为“一夫一妻”制,这种配对关系可维持多个繁殖季。雌鸟繁殖年龄为1岁-5岁,雄鸟繁殖年龄为2岁-8岁。雄鸟在巢穴附近求偶吸引雌鸟,并向其他雄鸟宣示主权。如求偶成功,雄性鸟和雌鸟先栖息在彼此附近,之后它们一起坐在巢壁上,可能会互相偷看、梳理毛发、轻啄对方的脚趾或喙,或以巢穴为中心进行炫耀展示。在产卵之前,它们会进行强力俯冲、高空翱翔以及边俯冲边旋转等空中展示。一旦配对形成,它们就开始合作觅食,雌鸟会开始向雄鸟乞食。
繁殖筑巢
游隼繁殖期通常3-6月,筑巢于林间空地、河谷悬岩、地边丛林、土丘、沼泽地、建筑物以及峭壁悬崖,有时也使用其他鸟类如乌鸦的巢,雌鸟和雄鸟对旧巢都有强烈的依恋性。鸟巢相距通常超过1-2千米,但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British Columbia),鸟巢相距仅数百米。鸟巢主要由枯枝构成,内衬有少许草茎、草叶和羽毛,或无任何内垫物。
产卵育雏
游隼通常每年产一次卵,若产卵后卵短时间内丢失,它们会在约2周后二次产卵,产每颗卵的时间间隔约为2天,北温带通常2-3月产卵,南半球8-10月产卵,赤道6-12月均有记录。窝卵数2-4枚,偶尔多至5枚或6枚,卵大小为49-58毫米×39-43毫米,重约48克,颜色为黄白色,具红褐色及黄褐色斑。雌雄亲鸟轮流孵卵,雌鸟孵卵时间较长,孵化期28-32天。孵卵期间领域性极强,常常积极地保卫巢,孵出后,由亲鸟抚养,雄鸟在雏鸟期的前半段提供大部分食物育雏期约35天-40天。
生长发育
雏鸟晚成雏,身披白色绒毛,后更换为灰色绒毛。长出羽毛几周后的雏鸟对其父母仍有依赖性,可能会依赖亲鸟2个月。随着雏鸟飞行能力增强,亲鸟会将捕捉的食物空投给雏鸟,雏鸟在空中追逐捕获已经死亡的猎物。在迁徙种群中,幼鸟在迁徙开始时就变得独立。
游隼第一年的存活率约40%,成年游隼的存活率约为70%,因此大部分游隼寿命不到1岁,但在它们健康生活的情况下,平均寿命可达13年,野生游隼最长寿命记录约为16-20岁。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2021年,游隼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评定为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2021年,游隼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等级为无危(LC)。
2023年,游隼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一(CITES Appendix I)。
物种现状
游隼的数量在20世纪中叶急剧下降,美国东部繁殖种群消失。1998年,北美地区放飞了约7千只游隼,北美种群得以恢复。2007年,东欧种群从约4千对下降至几乎灭绝。2019年,欧洲种群数目增加,北极与非洲北部种群保持稳定;2020年,美国与加拿大种群预计7.2万只,欧洲种群预计为3.2-6.2万只,欧洲约占全球范围的13%,因此全球种群数量预计为10-50万只成熟个体,其种群数量预计增加。
致危因素
游隼受到栖息地退化的威胁,例如在西非,由于伐木、焚烧等因素导致栖息地退化。滥用杀虫剂是影响游隼生存的重要因素,自二次世界大战后,杀虫剂的滥用导致游隼体内富集了大量的DDT,降低蛋壳中钙含量,蛋壳变薄,易破裂,进而导致游隼个体或胚胎的死亡,在在大不列颠群岛,杀虫剂是游隼死亡的主要原因。人类的活动与非法迫害也威胁游隼的生存,例如2014年,英国有4只游隼被非法下毒,9只被射杀或诱捕;攀岩、野外研究等活动可能破坏游隼的巢穴,在城市中生活的游隼可能被汽车碰撞。此外,自然环境影响游隼的生存,如海洋温度的升高可能导致浮游生物和海鸟的减少,减少了游隼的食物来源。
保护措施
游隼的保护措施主要包括减少农药的使用,实施圈养繁殖与引入计划。例如,加拿大与美国分别在1969年、1972年禁止使用DDT,并对游隼圈养繁殖,北美种群得以恢复。欧洲有至少21个国家制定了游隼的系统繁殖计划。在中国,游隼也获得有效的保护,例如2020年,山西省介休市林业局救助了一只翅膀受伤的游隼。2023年6月,湖北省荆门市救助站救助了一只腿部受伤的游隼,其身体恢复后被放生。
种间关系
游隼的天敌包括大角猫头鹰(Bubo virginianus)、金雕(Aquila chrysaetos)、茅隼(Falco rusticolus)等,其卵和雏鸟可能被熊属(Ursus)、猫属(Felis)、狐属(Vulpes)、貂熊属(Gulo gulo)等动物猎食。游隼易感染和携带多种病菌和寄生虫,例如鸡痘病毒(Poxvirus avium)、疱疹病毒、真菌、细菌、线虫(Strigeidae)、鸟疟原虫(Plasmodium relictum)等。
游隼的捕食行为能够调节自然环境中如鸠鸽科(Columbidae)、鸭科(Anatidae)等动物的种群大小,同时也能捕食和减少农业害兽、害虫。
其他内容
阿联酋国徽的主体就是一只金黄色的隼,象征着力量和勇敢。游隼被乌克兰、印度等国家印在邮票上。
游隼出现在大量的历史故事和文学作品中,例如,唐太宗李世民在魏徽觐见时,将正在把玩的游隼藏入衣袖的故事;中国学者向远方在其著作《淡空鹤影》——“游隼博鸽与老兔蹬鹰”中描述了游隼猎鸽的画面;美国学者威廉姆斯在其著作《心灵的慰藉一部非同寻常的地域与家族史》中使用了游隼的意象。
游隼也出现在影视作品中。1986年,电视连续剧《星际人》(Starman)中有一集名为“游隼”,讲述了一只受伤的游隼和濒危物种计划。
游隼一直受到驯鹰者的喜欢,驯鹰者训练它们捕食其他鸟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