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亭望水》是唐代诗人
白居易创作的一首
五言律诗。这首诗描写了南湖的傍晚景色,表现了诗人独游的遗憾之情。首联交待作者自己游湖的情境;中间四句即描写湖景,均极恰切,写景如画;尾联抒写了诗人一人独游的感叹。
⑴南湖:在今江西省,指
鄱阳湖南部。鄱阳湖自星子县、瓮子口以南为南湖,以北为北湖。
雨下了很久,南湖的水长的满满的;雨过天晴之后我来到南湖。太阳慢慢下山了,在湖面上投下了又红又大的影子,晚风停息绿水泛不起半点涟漪。湖水淹没了部分堤岸,远处有疏疏落落的民舍;水漫了湖岸,有许多船舶停在那里。在欣赏风景的时候,我如何对付因孤独而引起的悲凉?这样美好的景色也不能使我快乐,真是可惜啊!
据《白居易诗集校注》,这首诗作于唐宪宗
元和十一年(816年),当时作者任江州司马。一日在鄱阳湖边的亭子里赏雨后湖水有感而作。
首先交待作者自己游湖的情境,久雨初晴,湖水大涨,北客南来,自然倍感新奇。中间四句即描写湖景。时值傍晚,夕阳西坠,似乎沉入湖中,但却留下了满天红色的光影,这时湖风停息了下来,澄碧的湖面一片平滑,浩阔而晶莹。放眼望去,由于久雨导致湖水大涨,淹没了原先的湖岸,所以人家稀少,而湖边沙滩,广袤而平整,聚集着许多船舫,人家少而船舫多,正见水乡特色,也是湖水大涨后的独特景况。这四句写景,在夕阳与湖水之间,红光留影,碧水映照,色彩明丽,从岸没到平滩的范围,人家虽少,而船舫却多,又充满生机活力。尤其是颔联,对仗工整,前句形容日落后的红霞,后句形容湖上风平浪静,形象逼真,色彩明丽,描写细致,均极恰切,写景如画,可谓写景的佳句。
清华大学教授
谢思炜:这首诗的前六句对仗工整,用来写景,诗的最后两句则改用散句,转为抒情。通过句式的变化造成不同的情味。艺术形式服务于思想内容的表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其先太原(今属山西)人,后迁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贞元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及左赞善大夫。后因上表请求严缉刺死宰相
武元衡的凶手,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长庆初年任杭州刺史,宝历初年任苏州刺史,后官至刑部尚书。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含为事而作”,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其诗语言通俗。和
元稹并称“元白”,和
刘禹锡并称“刘白”。有《
白氏长庆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