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所始建于1958年,是
湖北省人民政府直属的具有独立事业法人资格的专业科研所。
院所简介
主要工作
主要开展果茶种质资源保存利用,果茶新品种选育及安全高效配套栽培技术研究,特色时令果筛选,有机茶(果)栽培、加工工艺及区域生态规划等研究工作。
机构设置
研究所实行一级核算,二级管理,下设4个管理机构,2个研究机构、4个创新团队,2个附属机构,即办公室、科研与产业管理科、人事保卫科、计划财务科,果树研究室、茶叶研究室、果树育种团队、果树栽培团队、果树资源团队、茶叶团队,后勤服务中心、果茶试验站。
科研平台
研究所基础厚实,资源丰富,成果丰硕,人杰地灵;不仅有一定规模的科研基地,而且依据自主创新成果构建了多个科研平台。
武昌砂梨圃
“国家果树种质武昌砂梨圃”由农业部投资于1986年建成,2003年再次投资改扩建,占地面积5.4hm2, 收集保存了包括来自中国(含台湾在内的19个省市)的砂梨地方良种和主栽品种,新育成的良种和优系,具特异性状的野生、半野生资源以及部分日本梨、韩国梨和英国、美国、意大利的西洋梨品种的梨资源700余份;
砂梨观测研究站
“武汉砂梨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2007年10月获国家科技部批准并授牌。
猕猴桃资源圃
湖北省猕猴桃资源圃于1986年兴建,是国内最早从事猕猴桃野生资源收集和研究利用的单位之一,先后育成“金魁”、“金农”、“金阳”和“金硕”等新品种,其中“金魁”连续两次获全国猕猴桃评比第一名;“金农”和“金阳”两个品种在美国栽培表现非常突出,优于新西兰的猕猴桃品种,2008年5月获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权, 并与美国奥本大学达成了转让这两个猕猴桃品种繁殖权的协议;圃内收集了国内外主要猕猴桃种类和商业栽培品种共计1500份,其中用于杂交的父本资源为国内外最多。
湖北省桃资源圃
湖北省桃资源圃2007年兴建,前期投资50万元,资源圃分为桃资源保存园、桃育种园、桃新品种示范园等部分,已定植桃等各类品种资源500多份,为收集保存和利用国内外优良桃品种资源、新品种选育提供了较好的研发平台。
茶树种质资源圃
湖北省茶树种质资源圃2002年建成,2007年改扩建完成后,收集保存茶树种质资源1200份。
果茶综合实验室
果茶综合实验室2005年建成,面积1200 m2, 设有消化室、色谱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生理生化实验室、分光光度计室、设备室、显微镜室、灭菌室、接种室、培养室等15个功能室,拥有实验仪器设备近200台(套),可开展果茶品质分析、植物营养分析、土壤理化性状分析、食品农残检测及分子标记、分子生物学研究、组织培养技术研究等工作。
实现成果
2006年和2007年以此为技术依托单位,分别组建“
湖北省茶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果茶分中心”, 进一步整合了湖北果茶科技资源,为湖北果茶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提供了更高层次的技术平台。在省农科院南湖投资建设的南湖温室网室
塑料大棚已全面投入使用,果茶科研实验大楼也已立项建设。同时,研究所还沉淀了一批初具规模的柑桔、葡萄、海棠、板栗、枇杷、李、杮、枣等果树资源圃,为果茶科技创新夯实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