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农科院果茶蚕桑研究所是湖北省果茶蚕桑研究最高学术机构,其前身为湖北省农科院果茶研究所、湖北省农科院蚕业研究所。是我国南方果树科研尤其是果树新品种培育和新技术推广的主要单位之一,梨树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一直是该所科研重点和优势,国内乃至世界上最大的砂梨种质资源圃“国家果树种质武汉砂梨圃”即建在该所,收集保存有国内外砂梨种质500多份。自50年代起便开始了以梨为主的多种果树新品种选育研究工作,自“六五”以来一直承担国家和省(部)级科技攻关项目,共做杂交组合150多个。
组织开展果树、茶树、桑树新品种选育、杂种优势利用以及高产稳产栽培技术研究,选育家蚕新品种,承担国家、省有关果树、茶叶、蚕桑重大科研任务,研究解决全省果茶蚕桑生产中的关键性技术问题;开展以果树、茶树、桑树、种苗为主的科技开发,以及果茶蚕桑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和技术咨询服务。
全所职工总数507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98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者42人,高级职称人员中有国家级专家10人,省级专家3人,省级学科带头人1人,院级学科带头人4人。二十年来,陆续建立了国家果树种质武汉砂梨圃、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果树生理实验室、茶叶生化实验室、昆虫生理生化实验室以及桑树资源圃。拥有各类仪器设备230台(套),各类图书50余万册,单位占地面积2.9平方公里,有试验果园540亩、茶园375亩、桑园75亩。
“六·五”以来,先后取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64项,其中43项成果广泛应用于生产,取得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湖北省农科院果茶蚕桑研究所一直重视开展果茶蚕桑优良品种的引进与新品种的选育研究工作,并选育出了“金水梨”系列、鄂猕桃一号(金魁)、
鄂苹一号、
鄂柑一号、
鄂茶一号、鄂蚕一号、鄂桑一号等优良果茶蚕桑新品种,依托国家砂梨种质资源圃以及湖北省猕猴桃、茶树、柑桔种质资源圃,以速生、早熟为特征的果茶育种已具全国优势,并推出了一批优良新品种。
先后培育出“金水1号”和“金水2号”(1974年)、“金水3号”(1976年)、“金水酥”(1985年)、“金水秋”和“97-1-33”(1996年)、“
鄂梨1号”和“鄂梨2号”(2002年)等多个优良品种。其中“金水1号”和“金水2号”曾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和“湖北省科学大会奖”,并一直是湖北省及我国南方梨树业发展的主要品种,“
鄂梨2号”被农业部评为“优质早熟梨”(2001年)。“鄂梨1号”因其果个大,早果性好,成熟期又特早(7月初成熟)比现有早熟品种早15天上市,售价高于普通品种20%至40%,深受广大生产者的欢迎。“鄂梨2号”成熟早,丰产性好,果心特小,而风味又特佳,品质特优,深受消费者青睐。该二品种已引起湖北、广西、云南、四川、重庆、江西、福建、上海、江苏等省(市)的浓厚兴趣,并正在成为结构调整和梨品种更新换代的首选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