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
湖北省社会团体
湖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培育振奋民族精神,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积极开展炎黄文化学术研究活动,促进湖北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1990年8月3日经中共湖北省委同意(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厅函[1990]44号),1990年10月24日省民政厅登记注册([1990]鄂民社批字第1号)
组织机构
由在汉中顾委委员韩宁夫、赵辛初、张才干、严政和省顾委副主任李尔重、刘惠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石川,省顾委常委陈扶生,武汉市顾委主任王杰,以及省、原武汉军区老领导孔庆德、黎韦、刘志等同志发起,于1990年11月3日在武昌洪山礼堂召开湖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成立大会,即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217名代表参加了会议。成立至今名称为湖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
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通过了章程,选举了理事、常务理事,产生了执行机构理事会和常务理事会,选举中顾委委员张才千、赵辛初和李尔重、刘惠农为名誉会长,孔庆德、黎韦等18人为顾问,中顾委委员韩宁夫为会长,石川、陈扶生、刘志、王杰、王重农、李春监为副会长,王峻峰为秘书长。之后,于1994年4月、1999年8月、2005年4月召开第二、三、四届会员代表大会。1990年至1991年在全省社团清理整顿中经省民政厅登记取得社团主体资格,1999年5月经省民政厅登记取得社团法人资格。2001年5月被省人事厅、省民政厅评为“湖北省先进社团”,并荣获“湖北省先进社团”奖牌。
业务主管单位和挂靠单位均为省文化厅。
会员
成立时有个人会员127个。1996年底有单位会员13个,个人会员209个;2000年底有单位会员13个,个人会员215个;2005年底有单位会员7个,个人会员214个。
内设机构
内设机构、分支机构
1990年底设立内设机构办公室。1996年底设立内设机构5个,即办公室、学术研究部、宣传联络部、咨询开发部、《炎黄》杂志社;设立分支机构(专业委员会)5个,即“孔学”(后改为“儒学”)、“李自成”、“京剧票友”、“毛泽东诗词研究”、“旅游”等专业委员会。2000年底设立内设机构6个,即办公室、学术研究部、组织策划部、宣传联络部、编辑出版部、《炎黄》杂志社;设立分支机构(专业委员会)8个,即“儒学”、“李自成”、“京剧票友”、“毛泽东诗词研究”、“旅游”、“茶文化”、“作文”、“影视文化”等专业委员会。2005年底设立内设机构5个,即办公室、学术研究委员会、组织策划部、宣传联络部、《炎黄》杂志社;设立分支机构(专业委员会)10个,即“儒学”、“李自成”、“京剧票友”、“毛泽东诗词研究”、“旅游”、“茶文化”、“作文”、“影视文化”、“绿色文化”、“养生保健”等专业委员会。
工作人员
1990年办公室有专职工作人员2人,兼职人员1人;1996年办公室有专职工作人员4人;2000年办公室有专职工作人员4人;2005年办公室有专职工作人员3人。
主要会议
1、换届会议
1994年4月5日湖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在武昌召开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出席代表141人。会议修改章程,产生理事141人;选举关广富、张才干、李尔重、刘惠农为名誉会长;孔庆德、黎伟、黎智等12人为顾问;韩宁夫为会长,石川、王杰、王峻峰为常务副会长,王重农、陈扶生、刘志、丁凤英(女)、李春鉴、石泉、张正明、冯天瑜、周祖元为副会长,王峻峰兼秘书长。韩宁夫1995年1月病故,1995年3月31日会长会议推选王重农为会长,增补张忠民为副会长;1998年6月6日增补丁凤英为会长。
1999年8月2日在武昌召开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出席代表165人。会议修改章程,产生理事228人;选举关广富、李尔重、孔庆德为名誉会长,邓垦、黎智、昌明等29人为顾问,王重农、丁凤英(女)、石川为会长,王杰、王峻峰为常务副会长,陈扶生、刘志、李春鉴、石泉、张正明、冯天瑜、章开源、夏振坤、周祖元、张忠民、李玉秀、明照千、周年丰、陈春林、夏雨田、蒋昌忠为副会长,王峻峰兼秘书长。2000年12月增补胡清兰为副会长。
2005年4月24日在武昌召开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出席代表144人,会议修改章程,产生理事221人(后增补2人,实为223人),常务理事56人(后增补3人,实为59人);选举李尔重、孔庆德为名誉会长,马国昌等25人为顾问,石川、丁凤英(女)为会长,王杰、王峻峰、高顺岭为常务副会长,王为熊、冯天瑜、李泉、李玉秀、李厚义、刘玉堂、张正明、陈乐铸、陈春林、罗福惠、周冶陶、胡久明、徐士杰、章开源、黄剑、蒋昌忠、谭徽在、蔡大康为副会长,王峻峰兼秘书长。2005年12月王峻峰辞去兼秘书长;增补王正强为理事、常务理事、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张叶青为理事、常务理事、副会长兼副秘书长,田少国为常务理事、副秘书长。
2、业务会议
(1)坚持每半月左右召开一次办公会。会议由秘书长主持,有关副秘书长和部门负责人参加,主要交流工作情况,研究处理日常业务工作问题。建会以来共召开了310余次办公会议。
(2)坚持召开常务会议。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前《章程》规定未设常务理事会,而由会长主持,副会长、正副秘书长和各部门、各专业委员会负责人参加的常务会议行使常务理事会的职权,主要听取汇报,检查会员代表大会决议和章程执行情况,讨论决定内设部门及专业委员会;任免副秘书长和各部门、各专业委员会的负责人;总结、安排年度工作,以及需要研究决定的其他重要工作事项。建会以来共开了31次常务会议,平均每年召开两次。
业务活动
研究会成立以来,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把握本会宗旨,联系湖北实际,主要从以下几年方面开展业务活动:
1、坚持开展学术研究
1990年研究会成立至2005年底,16年来,共主办和联办各类学术研讨会18次,出席会议的有关领导、专家学者1500余人次,发言或宣读论文370余人次;编辑出版论文集18本,收入论文850篇,539.3万余字,撰文作者1111人次,印刷34200册。
(1)1992年5月26日至6月3日,我会与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武昌联合举办《炎黄文化与现代文明学术研讨会》,就炎黄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关系、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促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等问题进行探讨(5月26日在武昌开幕,27日至6月2日在随州、神农架继续开会,3日在神农架闭幕)。中顾委常委、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执行会长肖克出席开幕式并讲话,常务副会长冯征及我会会长韩宁夫,副会长石川、王杰等出席会议并讲话,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重农代表省委、省政府到会祝贺。北京、福建、湖南、天津、湖北等省市著名学者戴逸、金中及、李侃、冯天瑜、张正明等80余人参加研讨会,20余人在会上发言。与会代表还参加了随州市“炎帝神农生辰祭典”活动。会后出版了《炎黄文化与现代文明》论文集,收入论文32篇,20万字。
(2)1993年12月11日,我会与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光明日报社在武汉东湖碧波宾馆联合举办《毛泽东与中国传统文化学术研讨会》,就毛泽东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毛泽东批判地继承、改造和弘扬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所作出的重要贡献,传统文化的消极部分对毛泽东的若干影响等问题进行探讨。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李宝光、姜思毅、冯征,光明日报社副总编辑李景瑞,我会会长韩宁夫,副会长石川、陈扶生、王杰、李春鉴、冯天瑜、石泉、张正明和河南、河北、广东、福建、青海、贵州、天津等省、市炎黄文化研究会负责人,以及省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温济泽、廖盖隆、李锐、李尔重、汪树柏等,共120余人出席了研讨会。姜恩毅主持开幕式,并转达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会长周谷城对大会的祝贺,宣读了中顾委常委、执行会长肖克的书面发言;韩宁夫致开幕辞;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丁凤英代表省委、省政府出席开幕式并讲话;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之卓,省政协副主席翦天聪出席开幕式。省委书记关广富,副书记钟书樵,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重农和省政协副主席张怀念、袁照巨等专程到会看望全体代表。李宝光主持闭幕式,冯征致闭幕词。会议收到论文100余篇, 30余人在会上发言。会后,编辑出版了《毛泽东与中国传统文化》论文集,收入论文56篇,46万余字。光明日报、湖北日报、湖北电视台、长江日报等多家新闻媒体对会议作了报导。
(3)1994年6月4日,我会与省土木建筑学会、随州市炎黄文化研究会在随州市联合举办了《炎黄文化与名城随州建设学术研讨会》。省内外专家学者5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20余人在上会发言,就名城建设提出了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程思远为会议题词:“弘扬炎帝精神,建设名城随州;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杜导正,我会副会长王杰、王峻峰、张正明等出席会议并讲话。会后,编辑出版了《炎黄文化与名城随州》论文集,收论文33篇,16万余字。肖克同志为本书题词:“历史名城,文化灿烂”,杜导正同志作序。
(4)1994年7月12日至14日,我会与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宜昌市社科联在宜昌市联合举办了《中华嫘祖文化学术研讨会》。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冯征,我会常务副会长王峻峰,以及北京、湖南、四川、湖北等省、市代表和专家学者7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30余人在会上发言。研讨会围绕嫘祖文化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等主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冯征、王峻峰同志还讲了话。会议收到论文、专著25篇(部)。会后,编辑出版了《中华民族之母――嫘祖》论文集,收入论文21篇,21万余字。
(5)1994年11月3日至5日,为了配合当前开展的反腐败斗争,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我会与省纪委、省监察厅、省监察学会在武昌联合举办《反腐倡廉学术研讨会》,就当前反腐败形势、腐败现象产生的基础和条件、反腐倡廉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参加会议的有石泉、张正明、冯天瑜等著名专家学者、理论研究工作者和全省地、市、县从事纪检监察工作的干部90余人,提供论文60余篇,其中30余篇在会上宣读。会长韩宁夫致开幕词,副省长苏晓云到会并讲话,中纪委委员、中科院纪检组长汪文凤参加了大会并宣讲论文,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丁凤英作了总结讲话。联办单位的负责人李尔重、石川、刘志、王杰、陈扶生、李春鉴、王峻峰、郝国道、王宗儒、柳亚东等出席了会议。会后,编辑出版了《反腐倡廉论古今》论文集,收入论文52篇,32万余字。
(6)1995年12月12至14日,我会与省教委在武昌联合举办了《炎黄文化与爱国主义学术研讨会》,围绕“炎黄文化与爱国主义”这一命题,从历史学、哲学、文化学、社会学等不同方面进行探讨。来自30所大专院校,省和武汉市社会科学院、以及有关单位的专家、学者60余人参加了会议。研讨会由常务副会长王峻峰主持,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会长王重农到会并讲话,常务副会长石川作总结发言;收到论文74篇,20余人在会上宣读论文。会后,编辑出版了《炎黄文化与爱国主义》论文集,收入论文47篇,28万余字。
(7)1996年12月27日,我会在武昌举办了《炎黄文化与道德建设学术研讨会》。会议以炎黄文化与道德建设为主题,联系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探讨新时期思想道德方面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新问题,以及加强道德建设的对策。研讨会由常务副会长王峻峰主持;常务副会长石川、王杰,副会长刘志、李春鉴、冯天瑜、张正明出席会议,并讲话,30余人在会上发言。会议召开之前,收到学术论文50余篇,经评审,从中选出了37篇、约24万字,编辑出版了《炎黄文化与道德建设》论文集,会上举行了论文集首发式。
(8)1997年10月15至17日,我会与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省企业管理协会、省企业家协会在武汉联合举办了《传统道德与企业文化学术研讨会》。研讨会重点围绕弘扬中华民族优秀道德对于加强社会主义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探讨加强现代企业文化建设的方法和途径。省委常委、秘书长赵文源,我会名誉会长李尔重,副会长石川、王杰、李春鉴、王峻峰、冯天瑜,著名学者丁守和、潘承烈、赵德馨,以及武汉钢铁公司等企业代表近百人参加了研讨会。会议收到论文80余篇,30多位代表作了大会发言。李力安同志代表主办单位致开幕词,赵文源同志代表省委、省政府讲话。会议期间,省委书记贾志杰、省长蒋祝平、省委副书记杨永良专程看望了与会代表。会后,编辑出版了《传统道德与企业文化》论文集,收入论文58篇,32.5万余字。湖北日报、湖北电视台等多家新闻单位对会议作了报道。
(9)1999年1月25日,我会与《知音》、《爱情婚姻家庭》、武汉现代家政进修学院在武汉联合举办了《修身齐家学术研讨会》,参加会议的专家、学者60余人,20余人在会上发言。研讨会紧紧围绕继承和弘扬“修身齐家”这一精神遗产、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进行认真探讨。同时,还举行了《修身齐家古今谈》论文集首发式。论文集收入专家学者论文54篇,近33万字。
(10)2000年1月30日,我会与省地方人大工作研究会在省人大会议厅联合举办了《民本思想与民主法制研讨会》。研讨会以弘扬民本――为人民服务思想,建设民主法制的理论和实践为主线,开展学术研究,探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有效途径。研讨会由我会常务副会长王杰主持,省领导及有关部门负责人,两会顾问、会长及其部门负责人,著名专家学者及论文作者丁风英、石川、尤洪涛、谢直、曾重郎、穆常生、陆天虹、万文周、石泉、张正明、王峻峰、陈春林、李玉秀、明照千、马国昌、彭岚、胡文昌等80余人出席了会议,10余人在会上发言。会后,编辑出版了《民本思想与民主法制》论文集,收入论文65篇,37万余字。
(11)2000年6月13日至15日,我会与省清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华中师范大学民间文化研究中心、宜昌市炎黄文化研究会、长阳民族文化研究会在长阳县隔河岩联合举办了《清江文化与现代文明学术研讨会》。研讨会就弘扬清江文化的优良传统,促进社会主义的两个文明建设进行了探讨。省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文化工作者90余人参加了会议,并提交论文69篇。研讨会由我会常务副会长王峻峰主持、王杰致开幕词,清江水电开发公司总经理柳太康、长阳县委书记谭徽在等20余人在会上发言、宣读论文,华师大民间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刘守华教授作总结讲话。会后,编辑出版了《清江文化与现代文明》论文集,收入论文63篇,30余万字。
(12)2001年6月6日,我会与省政府法制研究会、省监察学会在湖北饭店联合举办了《从源头治理腐败学术研讨会》。研讨会探讨当前腐败现象产生的根源及严重性、危害性,论证从源头治理腐败的有效方法和途径。省老领导孔庆德、李尔重、石川、张学奇,省纪委副书记、省监察厅厅长王宗儒,各学会、研究会会长、部门负责人,以及著名专家学者、论文作者共7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收到论文80余篇, 10余人在会上发言、宣读论文。会后,编辑出版了《源头治理腐败》论文集,收入论文66篇,39万余字。
(13)2001年12月7日,我会在武昌东湖碧波宾馆召开了《荆楚文化与新世纪学术研讨会》。会长及各部门负责人、著名专家学者石川、王杰、王峻峰、李玉秀、胡清兰、徐士杰、唐明邦、刘守华等70余人出席会议。会议收到论文65篇。常务副会长王杰主持开幕,副秘书长、学术研究部部长徐士杰主持大会发言,20余名专家学者在会上发言。研讨会上,王杰同志就我会开展学术研究活动与工作方向问题作了讲话。会后,编辑出版了《荆楚文化与21世纪湖北》论文集,收入论文60篇,36万余字。
(14)2002年6月18至20日,我会与省文史研究馆、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神农架林区政府在林区木鱼镇联合举办了《炎帝神农与民族精神学术研讨会》。省政协常务副主席王重农,省委老领导和联办单位的领导石川、王杰、王峻峰、李玉秀、胡久明、涂楚东、李征、谢继伦、谭徽在、朱诗章,以及来自省内外的专家、学者、实际工作者、书画家、港台嘉宾共133人参加了研讨会。王重农同志作了题为《民族精神,兴国之魂》的讲话。研究会收到论文100余篇,19位专家学者在大会上发言;重点就炎帝神农的伟大功德及其精神的伟大内涵、弘扬炎帝农精神、推进双文明建设、开发建设神农架林区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和阐述。会议期间,王重农同志接见了港台嘉宾,欢迎他们参与神农架林区建设。会后,编辑出版了《炎帝神农与民族精神》论文集,收入论文53篇,28万余字。
(15)2003年10月15日,为纪念茶圣陆羽诞辰1270周年,开展海峡两岸茶文化交流,我会与省台办、天门市政府在武昌洪山宾馆联合举办了《海峡两岸陆羽茶文化与茶产业发展学术研讨会》。会议由省台办主任、我会副会长陈春林主持;副省长韩忠学,我会会长王重农,台湾天仁、天福集团总裁李瑞河分别致词讲话;我会顾问、茶文化专业委员会会长穆常生,我会常务副会长王峻峰,省台办副主任陈慧文以及来自海峡两岸的茶业界知名人士、专家学者共10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其中台湾代表50余人。研讨会收到论文60篇,17位代表在会上发言;会上还展示了20多幅以茶文化为内容的书法作品,茶道表演队演出了具有荆风楚韵的《乡村茶肆》。会后,与会部分代表和台湾来宾赴天门市参加省政府举办的《纪念陆羽诞辰1270周年暨首届湖北国际茶文化节》;编辑出版了《茶文化与茶产业发展》论文集,收入论文56篇,29万余字。
(16)2003年10月28日至29日,我会与省文化厅、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省国家安全厅培训中心联合举办了《三峡文化与三峡开发学术研讨会》。会议由常务副会长王俊峰主持,省政协常务副主席、我会会长丁风英致开幕词,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老会长李宝光、常务副会长鲁谆和史前文化研究会会长徐自强出席开幕式并讲话。我会会长石川,常务副会长王杰,副会长李玉秀、冯天瑜以及专家学者共7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收到论文76篇, 24位专家学者在会上发言。王杰同志作总结讲话。会后,部分专家学者参观考察了三峡工程和新三峡景点;编辑出版了《三峡文化与三峡开发》论文集,收入论文44篇,24.9万字。
(17)2004年10月15日,我会与武汉市花卉盆景协会在武汉奇石馆,联合举办了《奇石文化与中华文化研讨会暨“奇石风流”论文集首发式》。我会会长王重农为《奇石风流》论文集作序,常务副会长王峻峰主持了会议,会长石川致开幕词,常务副会长王杰作总结发言。此次研讨会以奇石文化和中华文化为题进行探讨,在湖北和武汉均是首次。为了开好此次研讨会,2003年11月16日我会邀请84位专家、学者参观了武汉奇石馆,王杰同志专门介绍了有关奇石的知识和建馆过程,要求大家写奇石文化论文,为召开研讨会作准备。省内外60余名学者参加了研讨会,10余位学者在会上发言。首发的《奇石风流》是一本以弘扬炎黄文化、繁荣奇石文化为主题,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的奇石文化专著,收入论文78篇,30万字。
(18)2005年9月15日至16日,我会与武汉市黄陂区委、区政府在黄陂区联合举办了《弘扬传统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研讨会由我会常务副会长高顺龄主持,会长石川致开幕词,武汉市黄陂区区长袁堃致欢迎词。我会和黄陂区的领导,以及省、武汉市有关部门负责人和武汉地区部分院校的专家学者12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20余位专家学者在会上发言。研讨会紧紧围绕“弘扬传统文化,构建和谐社会”这一主题,从构建和谐社会命题提出的时代背景、和谐社会的广义与狭义的概念、传统的和谐社会与现代的和谐社会的异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与实践等方面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形成了不少有价值的学术观点。省、市新闻单位受邀参加了会议,并对此次会议作了专门报道。研讨会召开前还编辑出版了《传统文化与和谐社会》论文集,这是我省第一部有关这一选题的专著。全书收入论文78篇,40余万字。
除此之外,各分支机构(专业委员会)主办和联办各类学术研讨会共16次,著名专家学者980余人参加了会议。
2、采用四种形式进行内外文化交流
(1)邀请海内外学者参加学术研讨会。在研究会举办的18次学述研讨会中,有9次邀请了外省或港、澳、台地区的专家学者300余人出席会议,宣读论文,有的论文还被收录论文集;每次学术研讨会出版的论文集均无偿发给作者,赠送给省内外有关单位(图书馆、档案馆等)进行交流。另外,各专业委员会举办的16次研讨会中,有3次邀请了外省、港台地区和韩国的专家学者40余人次参加,进行学术交流。旅游专业委员会还12次接待了港、澳、台地区和美国、英国、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等国的专家学者,增进了解,加强文化交流。
(2)参与组织举办《炎帝神农诞辰祭典》活动。相传炎帝神农生于随州市厉山,农历4月26日是其诞辰,当地历来就有祭祀始祖炎帝神农的习俗。研究会成立后,每年这一天,都参与随州市协办和联办“纪念炎帝神农诞辰”的活动。其中,1991年6月8日、1992年5月28日、1993年6月8日、1994年6月5日、1996年6月11日、1997年5月31日、1999年6月9日、2001年5月18日与随州市联办“炎帝神农诞辰祭典”和“中国湖北烈山炎帝神农文化节”大型活动8次,每次都有当地群众和海内外炎黄子孙数千人,甚至上万人参加。这8次大型纪念活动共邀请港澳台地区和菲律宾、日本等国的著名专家学者、友好人士及烈山宗亲代表团1900余人参加。国家前主席李先念,中共中央原顾问委员会副主任薄一波,全国人大原副委员会程思远,全国政协原副主席、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会长周谷城,中共中央原顾委常委、共和国上将、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执行会长肖克,以及国民党元老陈立夫等分别为随州炎帝神农故里纪念活动提词;肖克同志和全国政协原副主席钱伟长分别于1992年、1993年赴随州市参加炎帝神农诞辰纪念活动。
(3)组织书画展览,扩大友好交往。1993年以来,研究会遵循办会宗旨,围绕重大纪念日、重要事件,如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60周年,红军长征70周年,毛泽东诞辰100周年、110周年和周恩来、邓小平等诞辰100周年,以及“纪念炎帝神农生辰”等,主办或与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省老年书画研究会、台湾澹宁书学会等单位联办书画展览11次,每次参展作品少则100余件,多则300余件,参加者达数千人;此外,还向省内外征集书画作品近200件赠送“炎帝神农纪念馆”及“功德殿碑廊”,扩大了海内外炎黄子孙的友好交往和艺术文化交流。
(4)举办京剧演唱会,广交四海朋友。省炎黄文化研究会京剧票友联谊会(专业委员会)从1999年成立起,坚持每年主办和联办京剧票友演唱会,或票友节。至今,共举办演唱会、票友节12次,每次邀请省内外京剧名家名票50余人(有时200余人)参加演唱,有近千人观看表演;多次被省新闻媒体实况录播报导。演唱会使省内外票友相聚,广交了朋友,切磋了技艺,促进了文化交流。
京剧票友专业委会员还受省文化厅委托,四次组织全省京剧票友选拔赛,共评选50余名选手,参加“中国京剧票友邀请赛”、“全国京剧戏迷票友电视大奖赛”。其中:1996年11月参加《第三届“和平杯”中国京剧票友邀请赛》,我省选手吴杰、王才林获金奖和刘贤华获银奖;1998年10月参加《第四届“和平杯”中国京剧票友邀请赛》,武汉市选手冷永和、贾兴元获“中国京剧十佳票友”称号,鄂州市选手吴清安获“中国京剧优秀票友”称号,宜昌市付伟新等九名选手获“中国京剧票友奖”,湖北炎黄京剧票友联谊会周贤贵、王祖清、董铁良等获“优秀组织工作奖”;2003年9月参加《第二届全国京剧戏迷票友电视大赛》,我省选手路之玉、方倩获金奖和蔡治平获银奖;2004年10月,参加《第七届“和平杯”中国京剧票友邀请》,我省选手刘易红、蔡治平获“中国京剧十佳票友”称号和黄经耀、陈桂菊获“中国京剧优秀票友”称号,湖北炎黄京剧票友联谊会获“优秀组织工作奖”。2005年省京剧票友联谊会荣获国家文化部、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颁发的《全国先进票友社团》称号。
4、参与组织、促进历史文化遗产的开发建设
(1)推动随州厉山炎帝神农故里的建设。1991年1月、1991年4月和1994年6月共组织了三次,由研究会负责人带队赴随州厉山炎帝神农故里,了解有关炎帝传说,勘察炎帝历史遗迹,与省建设厅、省城市建设规划院、省文管会研究提出《炎帝同故里建设规划纲要》;与市政府领导商讨加快开发利用人文资源问题。1992年4月,会长韩宁夫、副会长石川还就办好“神农节”,加快炎帝故里建设等问题给省委书记关广富、省长郭树言写信提出建议。关广富同志批示“完全赞同宁夫、石川同志意见,炎帝问题是我省可以开发的一大文化资源,无论对改革开放经济争上新台阶,还是祖国统一大业,都是十分有益的。”他还提出“可以把动作搞大一点,需要支持的资金要关注一下。”副省长李大强,省委宣传部部长王重农也作了批示。
(2)督促省博物馆的扩建。1991年3月19日会长韩宁夫率副会长石川、王重农等20余人赴省博物馆扩建工程施工现场,实地考察,并听取了有关负责同志的汇报;4月13日,会长韩宁夫同志就省博物馆扩建问题致信省委书记关广富、省长郭树言、副书记钱运录,建议将省博物馆扩建工程作为重点列入“八五”计划,保证于“八五”期间建成。4月23日关广富同志批示:“赞成宁夫同志意见,这是一个重要项目,请大强同志协商落实”。1999年6月28日名誉会长李尔重、会长石川向省委建议《加快省博物馆珍宝馆的建设》。关广富同志批示:“赞成湖北建珍宝馆,否则那么多文物霉乱怎么办?”
(3)关注东湖楚文化游览区的建设和开发。1991年3月19日,会长韩宁夫,副会长石川、王重农、王杰等20余人视察东湖楚文化游览区的施工现场,听取了武汉市有关部门的汇报。宁夫同志强调楚文化游览区建设要和楚文化研究结合起来,和娱乐经营结合起来,做到“以园养园”。事后,武汉市有关部门认真督办落实,促进了楚文化游览区的建设和开发利用。
(4)对李自成1645年6月1日殉难通山,省炎黄文化研究会李自成专业委员会收集了大量的史料,进行了有力的论证,并编辑出版了专著《李自成在湖北通山抗清殉难史实论证集》,得到国家社会科学院李自成归宿论证组的肯定。
5、组织专项课题研究
(1)贯彻落实中共中央颁发的《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1994年10月下旬,研究会召开常务会议,传达、学习贯彻《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结合炎黄文化研究实际,制定了《关于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意见》,并将此《意见》印发给全体会员学习落实;12月,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简讯》第10期全文刊发了湖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意见》,并要求各省、市炎黄文化研究会学习借鉴。1995年9月、10月省炎黄文化研究会与省委讲师团、湖北电视台联合主办《传统文化与爱国主义》电视讲座,组织著名学者荣开明、冯天瑜、张正明、夏振坤、吴量恺先后分15次在湖北电视台播讲,收到较好效果。2001年我会编写了《公民道德五字经》,印发有关市、县。
(2)组织炎黄文化课题研究。一是1993年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主持编撰《中华文化通志》,经过招标揭晓,湖北省中标撰写五卷,即华师大教授熊铁基:《历代文化沿革典·秦汉文化志》、省社科院研究员张正明、副研究员刘玉堂:《地域文化典·荆楚文化志》、中南民族学院副教授刘美崧:《民族文化典·侗黎语诸族文化志》、湖北大学副教授葛金芳:《制度文化典·土地与赋役制度志》、武汉大学副教授郭齐勇:《学术典·诸子学志》。二是被列为炎黄文化研究选题的《楚国历史文化辞典》,于1996年12月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辞典》系副会长、武汉大学教授石泉主编,收辞目6000余条,144万字,全面系统地介绍楚国的历史、文化,在国内外尚属创举。三是常务副会长王峻峰,历时8年收集了历年出土的包括战国、秦汉、随唐、宋元、明清的简帛、碑刻和民国,现代的碑刻等,以及历代湖北籍和客居湖北书法家的遗墨千余件,从中选出700多件,于2002年11月主编出版了《湖北历代书法作品选粹》上下两卷,精装匝套,公开发行。
学会刊物
1995年5月创办《炎黄》杂志,经省新闻出版局批准为内刊,内部发行,季刊,到2005年底累计发行42000册。其中:到1996年底累计发行6期6000册,到1990年底累计发行21期21000册。1991年1月举办内部刊物《炎黄文化简讯》,不定期,每期发行300份,到2005年底共发行67期20100份。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4-02 10:18
目录
概述
组织机构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