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田山,方圆百余里,海拔一千三。
自然景观
湖田山顶峰弧线优美,山势峻峭,形同山民用来烘焙茶叶、燕笋的竹器焙兜,所以给她取名叫焙兜顶。从山庄遗址正中攀登峰顶,需要半个小时。在密林穿行,你会被高大、笔直、粗壮的松树所震撼!在黄山、在歙县,我们从未目睹过如此笔直的松树!除去树冠,整个树干几乎没有侧枝存在,仿佛由人工精心塑造一般。向导汪灶伙说,当地老百姓叫它黑松。树下,像毛毯一样又厚又软的松叶层,会让时光把它还原为泥土,再送到树梢,完成一个轮回。
到达山顶,山体的本来面貌显露出来,正在风化的黄褐色岩石边,屈辱着饱受雷电风雪摧残的老松,白砂坡上,随处是触目惊心的松树残骸,而那些孤单的、出生不久的幼松则在已风化的、粗大的白砂粒间,无忧无虑地生长。在无所依傍的危峰绝顶,这无所顾忌的死亡、腐朽和新生,让你的内心为之深思,为之颤栗。峰峦起伏的湖田群山,将数十个小村揽在怀中。放眼望去,在她的东面,是与她等高的天子墓山,更远处是海拔1787米的清凉峰;湖田山西北面,是胡锦涛同志的家乡绩溪龙川,西南向,清晰可见曾任上海市委书记的柯庆施故里竹溪。
湖田山山脉往东南方向延展,生发出白鹤池、啸天锣和神农大溪峡谷等气势恢宏的自然风光,犹如黄山一般壮丽的美景,在燕窠聚集。距湖田山庄五华里,有个小村叫徐家坞,徐家坞四面高山环抱,无数的山涧在村中交汇,形成湖田山东麓第一条大的溪流,在流过地势平缓的西家坑后,汇入十多里长的三阳“神龙大峡谷”,峡谷流经燕窠、黄坛、郑家溪,峡谷两岸群峰叠翠,沟壑纵横。
西家坑下行五里就是全市百佳摄影点燕窠,在燕窠一带,领略白鹤池、啸天锣风光,有着动人心魄的审美享受。啸天锣是湖田山系一座独立的山体,阳刚俊秀,从东面仰望,它是一面浑圆的天锣,从南面高山平视,他有令人心惊胆战的万丈绝壁。拔地而起的啸天锣被左右两侧高峰挟持,形成两条深邃的峡谷,在燕窠村后汇合。峡谷落差巨大,无数飞流在乱石中奔涌而下,使得啸天锣一带威风凛凛,涛声震天,昼夜不息。这也是啸天锣得名的原因。燕窠村后是白鹤池峰,当地群众依据山形,把它叫做大象山,大象山与村前的披着绿装的另一座象山天生为双,一刚一柔,一雄一雌,奇妙成趣。深入峡谷中,头顶绝壁,脚临激流,仰天一条缝,俯水一巨龙,蜿蜒的涧流像一条白色的巨龙时而盘旋飞溅,时而委婉多情。千潭碧水,万种磐石,是休闲探险者的天堂。
郑家溪村在湖田山山脚,它是徽杭古道上的一个节点,也是峡谷的尾部。踏上古桥,你会发现溪流有了河的姿态,她平静流淌二十华里,途经高升、民主两大行政村,在杞梓里与昌源河另一条支流交汇,婉转流向齐武、石潭、昌溪,汇入新安江。
人文特产
每年春节过后,深山旮旯里绝大多数18到48岁的中青年,背井离乡外出务工,春夏之时,采茶卖茶、拔笋煮笋等农事,全都落在了“留守中老年”身上。
湖田山焙兜顶东侧这块大平地,水美土肥,最早有庙宇僧侣存在,民国时期,有了人家,徐家坞村民组组长吕观果的外祖父潘顺茂,从浙江淳安迁居到此。直到改革开放,山上仍有6户人家居住。
人民公社时期,徐家坞的社员在这片海拔1200米的高山上反复尝试,成功种植了40亩水稻,汪灶伙家中至今还保存有一百多斤,他把这种耐高寒的稻谷叫红花稻,米色深红。 包产到户后,湖田山上的田地分给大家,村民们先是种玉米。封山育林,野猪猖獗,大家又改种燕竹。
海拔一千米的徐家坞村,与大峡谷沿线的西家坑、燕窠、黄坛、郑家溪一样,出产茶叶、燕笋、山核桃。气候寒冷,山上的茶叶姗姗来迟,每逢茶季,山外名优茶生产接近尾声,徐家坞才进入盛产期,茶农延续着数百年的古朴民风,身怀绝技,徒手炒制被称作扁茶鼻祖的大方茶。因为气候寒冷,加上白砂型土质,山民无法种植油菜,食用油全靠购买。近十年间,乡村公路陆续打通,大峡谷沿途这几个小村,人口都在200上下,学校都已撤并,家长只有下山租房陪读。风光旖旎的燕窠村,民风淳厚。
湖田山盛产燕笋,村民煮笋的方式很古老,耗时很长,铁锅里的水要浸没燕笋,用硬柴煮3个小时,直到水完全收干,才进行烘焙或晒干,运出山外出售。燕窠往下三华里来到黄坛,黄坛下行,便是规整幽深的徽杭古道。
郑家溪距徽杭省道有20华里,村民们介绍,作为徽杭古道上的重要驿站,郑家溪曾有过数百年的繁华。在郑家溪与杞梓里之间的民主行政村,一幢幢乡村别墅,依山傍水,是理想中的新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