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里区
福建省厦门市辖区
湖里区,福建省厦门市辖区,是厦门市的中心城区,位于厦门岛北部,三面海域环抱,与金门岛隔海相望,南与思明区交界,陆地面积72.26平方千米,海岸线长达30千米。截至2023年6月,湖里区辖5个街道,另设有1个开发区、1个保税区。截至2023年末,湖里区常住人口100.1万人。
历史沿革
太康三年(282年),置同安县(今同安区),属晋安郡(郡治福州),不久裁撤,并入南安县(今南安市),直到600多年后才再次设县建制。
贞元十九年(803年),析南安县西南部置大同场。
光启二年(886年),王潮克泉州为刺史。
五代十国
南唐保大五年(947年),南唐灭闽国,同安地为王潮和闽国治地,历时61年。王潮、王审知兄弟先后为威武军节度使,同安为其治地。
闽国开平元年(909年),王审知为闽王,立闽国,都福州,大同场为其辖地。
闽国龙启元年(933年)时升为同安县,再次设县,属泉州。
南唐保大七年(949年),南唐升泉州为清源军(辖今泉州、莆田、漳州)。
北宋
乾德元年(963年),宋改清源军为平海军,以陈洪进为节度使,同安县属平海军。
太平兴国三年(978年),陈洪进纳土于宋,同安县始随平海军纳人宋土。同年,宋复平海军为泉州。
南宋
属平海军、泉州。
属泉州路。
泉州府
洪武二十年(1387年),始筑“厦门城”——意寓国家大厦之门,“厦门”之名自此列入史册。
中华民国
禾山区建制始自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的禾山特种区。抗日战争胜利后设禾山区,为当年厦门市5个行政区之一。
民国三十五至三十七年间(1946—1948年),禾山区曾溪保的曾厝垵、西边、上李、港口、前厝、后厝、仓里、前田、溪边、下边、东宅并入厦港区(厦港区撤销后改归思明区);吴豪保的塔厝、塔尾、将军祠、西边、尾头、豆仔尾并入开元区。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五月至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九月,禾山俗称“山场”,有19个保178个社(自然村),其中14个社在厦门沦陷期间被日军强占辟为飞机场;21个社因天灾人祸废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
新中国成立后,多次调整行政区。
1950年3月,曾厝垵、黄厝等农业区又归禾山区。
1958年,禾山区成为厦门市郊区的一部分,名为前线公社。
随着市区逐渐往东发展,20世纪60年代初,文灶、梧村先后划归开元区。
1979年11月,中央决定在厦门设置社会主义经济特区。
1980年7月,经福建省、厦门市协商研究,划定厦门岛上西北部禾山乡湖里大队2.5平方千米为特区范围,由福建省厦门经济特区管理委员会下属的特区工程建设指挥部负责征地,进行“五通一平”、营建厂房、道路,管委会也同时开始了对外宣传和招商引资。
1984年3月,中央决定把厦门经济特区扩大到全岛(包括鼓浪屿)。
1985年8月,又赋予厦门经济特区逐步实行自由港的某些政策,并酝酿设置特区管理线。这样就有必要将原属郊区(区政府在岛外集美镇)管辖的禾山乡划归市区管理。
1987年7月,国务院(87)104号文批复撤销厦门市郊区和湖里工业管理局,在厦门岛北部增设湖里区。
湖里区成立于1987年11月,是厦门特区的发祥地。1980年,国务院批准在湖里2.5平方千米范围设立厦门经济特区;1984年,邓小平同志在湖里亲笔写下“把经济特区办得更快些更好些”的题词,随后经济特区范围扩到厦门岛,2010年扩至厦门全市。
1987年11月,湖里区正式成立,隶属厦门管辖。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95年,湖里区面积58.21平方千米,辖有1个街道、1个镇、18个社区、11个行政村。
1997年,湖里区面积58.2平方千米,人口7.3万人,辖1街道1镇:湖里街道、禾山镇。区政府驻湖里街道。
2000年,湖里区辖2个街道、1个镇:湖里街道、殿前街道、禾山镇。
2002年12月26日,民政部批准:厦门市湖里区人民政府驻地由兴隆路23号迁至禾山镇。
2003年,湖里区辖2个街道、1个镇:湖里街道、殿前街道、禾山镇。区政府驻禾山镇。
2004年06月18日,福建省人民政府(闽政文[2004]229号)批复;7月8日厦门市人民政府(厦府[2004]137号)批复:湖里区撤销禾山镇,设立江头、禾山和金山3个街道。江头街道辖吕厝、园山、江头、江村、吕岭、后埔、金尚、蔡塘8个社区,街道驻吕厝。禾山街道辖坂尚、枋湖、岭下、围里、钟宅5个社区,街道驻坂尚。金山街道辖高林、金山、后坑、五通4个社区,街道驻高林。7月新街道筹建,2004年09月23日,三个新街道正式挂牌运作。
2004年,辖湖里、殿前、江头、禾山、金山街道,共37个社区。
2008年,湖里区共辖5个街道,分别是:湖里街道、殿前街道、禾山街道、江头街道、金山街道、火炬高技术开发区、象屿保税区。
区划现状
截至2023年6月,湖里区辖5个街道,另设有1个开发区、1个保税区。湖里区人民政府驻禾山街道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湖里区南面与思明区接壤,东面与同安区、翔安区港湾相连,西面通过海沧跨海大桥与海沧区相连,北面借助高(崎)集(美)海堤和厦门跨海大桥与集美区相通。介于北纬24°29′—24°34′,东经118°04′—118°02′之间,陆地东西向最宽处13.8千米,南北向最宽处8.7千米,陆地总面积72.26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湖里区南部多丘陵,最高峰仙岳山海拔212米,东、西、北为海蚀阶地,主要以红土台地为主,地势较低平。厦门岛属于基岩岛,地质结构属于火成岩。岛内有变质岩和花岗岩两类岩石。厦门地区的地壳大部分以上升运动为总趋势,以断裂、断块差异运动和间歇性运动为主要形式,海岸地貌基本分为海蚀和海积地。
气候特征
湖里区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最热月与最冷月均温差不足16℃,盛夏海陆风明显。东部和北部沿海11月至翌年3月东北风,气温较岛西南部低2℃左。春季易雷暴、大风、冰雹、龙卷风等。3、4月易生雾。2月均温较低,雨量增多。3月气温始增高。4月气温升幅最大,东南风增强,温湿度大,易生冰雹、雷暴、大风、暴雨、龙卷风。年降水量1411毫米,年均温20.5℃。
自然资源
植物资源
湖里区野生植物主要分布在灌丛和草丛中,灌丛和草丛主要分布在山丘或撂荒地。次生林主要植物群落有马尾松林、相思树林、木麻黄林。野生植物群落红树林已绝迹。
动物资源
湖里区历史上出现过的陆地野生动物涵盖两栖、爬行、鸟、哺乳四大纲数十种,部分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水生动物较之陆生动物丰富,有无脊椎动物,含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脊椎动物,包括鱼等,总计数百种之多。
矿产资源
湖里区金属矿藏较贫乏。有锰矿矿化点、钼矿矿化点。非金属矿藏有燕山期细粒花岗岩、花岗闪长岩、黑云母花岗岩、二长花岗岩、石英闪长岩等花岗岩石材。分布于石湖、湖里、塘边、马厝、湖边一带。耐火黏土有塘边、湖里、枋湖等矿点。砖瓦黏土储量大、分布广。
湖里区有钟宅湾汤坂温泉,属小型中温热水矿(地热)资源,水温59℃,日出水量1382吨左右。
湖里区东部历史上曾辟盐场;西部海域平均盐度28.57‰。
湖里区主要矿产为花岗岩,有部分锰矿出现于花岗岩中,分布在湖里矿点,钼矿分布在园山矿点,耐火黏土分布在辖区北部和东北部。
人口
截至2023年末,湖里区常住人口100.1万人,人口出生率7.21‰,人口死亡率3.51‰,人口自然增长率3.70‰。全区户籍人口426852人,其中,男性人口和女性人口分别为208000人和218852人。
政治
经济
综述
2022年,湖里区地区生产总值(GDP)1681.9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3.3%。三次产业比重为0:40.7:59.3,其中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为683.74亿元、998.20亿元,分别增长2.8%和3.6%,拉动GDP增长1.1个和2.2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依次为33.6%和66.4%。其中增长较快的行业是房地产业、住宿和餐饮业、批发和零售业,比上年分别增长11.0%、6.7%、6.0%。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达166446元,比上年增长11.6%。
2023年,湖里区地区生产总值(GDP)1724.18亿元,比上年增长1.5%。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609.94亿元,下降4.9%;第三产业增加值1114.24亿元,增长5.6%。三次产业结构为0:35.4:64.6。增长较快的行业是住宿和餐饮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以及房地产业,分别增长14.2%、13.2%和12.5%。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达172677元,比上年增长3.7%。
固定资产投资
2023年,湖里区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29.4%。分产业看,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7.7%,第三产业投资增长29.4%。分行业看,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下降7.4%,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下降75.5%,教育行业下降76.3%,住宿和餐饮业增长165.9%;制造业投资增长3.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长85.7%。
财税收支
2022年,湖里区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288.12亿元,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9.46亿元。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44.35亿元,其中,个人所得税4.51亿元、企业所得税9.34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94.33亿元,其中,教育支出18.26亿元,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支出17.48亿元,城乡社区事务支出17.08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2.53亿元,一般公共服务支出9.10亿元。
人民生活
2023年,湖里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1514元,比上年增长3.2%。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44805元,比上年增长4.8%。
第一产业
湖里区为厦门市中心城区,故无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工业
2023年,湖里区模以上工业企业258家,全年实现增加值457.66亿元,比上年下降4.3%。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1791.01亿元,下降11.2%。产值超亿元企业84家,完成工业总产值1730.61亿元,下降11.0%。其中,产值超十亿元企业21家,完成产值1552.41亿元,下降12.1%,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86.7%。前三大行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完成产值1289.97亿元,下降17.3%;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完成产值120.32亿元,增长6.0%;航空航天器修理业完成产值116.10亿元,增长48.6%。
2023年,湖里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销售产值1665.17亿元,比上年下降11.2%,产销率为92.97%。出口交货值1033.54亿元,比上年下降2.8%,出口交货值率62.1%。
2023年,湖里区高技术制造业实现增加值351.48亿元,比上年下降8.4%。
建筑业
2023年,湖里区建筑业增加值225.43亿元,比上年下降3.0%。2023年全区具有资质等级的351家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003.65亿元,增长10.5%。其中,建筑工程产值911.40亿元,增长9.2%;安装工程产值80.59亿元,增长15.5%。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4166.79万平方米,下降6.1%。建筑企业当年新签合同价款814.76亿元,增长11.7%。
第三产业
服务业
截至2023年末,湖里区重点服务业企业364家,共实现营业收入1046.82亿元,比上年增长14.5%。其中,亿元以上企业102家,比上年减少15家,共实现营业收入936.82亿元。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188家,实现营业收入682.28亿元,占服务业总营业收入65.2%。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企业130家,实现营业收入310.57亿元,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50家)、租赁和商务服务业(41家)、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23家)、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9家)、文化体育和娱乐业(7家),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48.93亿元、129.42亿元、15.55亿元、5.90亿元和10.77亿元。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95.17亿元,比上年增长13.2%;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259.06亿元,增长16.2%。
国内贸易
2023年,湖里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48.16亿元,比上年增长3.1%。限额以上企业零售额327.75亿元,下降1.2%,占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59.8%;限额以下单位实现零售额220.41亿元,增长10.2%。全年零售额超亿元的批发零售贸易企业56家,合计零售额260.63亿元,增长4.4%;零售额超千万元的住宿餐饮企业56家,合计零售额20.59亿元,增长17.5%。限额以上企业中,批发业零售额31.48亿元,比上年下降23.0%;零售业零售额273.29亿元,增长1.5%;住宿业零售额5.32亿元,增长23.1%;餐饮业零售额17.66亿元,增长7.5%。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商品零售额中,汽车零售行业实现98.57亿元,比上年下降13.4%,其中新能源汽车实现16.47亿元,增长30.6%;网络零售行业实现139.03亿元,增长17.4%;百货超市综合零售行业实现38.87亿元,增长22.0%。按商品类值分:十大商品类值中服装鞋帽制品类、粮油食品类、烟酒类、家用电器音像器材类和中西药品类增长较快,分别增长26.5%、22.5%、15.8%、12.6%和11.1%;通信器材类和日用品类实现个位数增长,分别增长5.0%和3.9%,汽车类、石油及制品类和文化办公用品类分别下降13.4%、13.4%和15.5%。
对外经济
2023年,湖里区新增外资项目504个,增资项目33个,减资项目13个。合同利用外资2.86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0.75亿美元。
金融保险
2023年,湖里区金融保险业实现增加值142.87亿元,比上年增长5.7%。
交通运输
交通
陆路
厦门是一个岛,本岛与内陆连接的四座大桥(厦门大桥、海沧大桥、集美大桥、杏林大桥)、一座海堤、一个隧道(翔安隧道)以及厦门唯一的铁路货运站都在湖里辖区内。辖区内形成了一环(环岛路)、四横(吕岭路、仙岳路、南山路、湖里大道)、六纵(嘉禾路、金尚路、成功大道、云顶路、长岸路、环岛干道)的市区主干道。
海港
厦门的主要港口国际旅游码头、海天码头、象屿码头以及五通海空联运码头都在湖里辖区内。厦门港为中国第七大港口,名列世界前20大集装箱港,可靠泊第六代大型集装箱船舶,世界前20位船公司都已在厦门开展业务。厦金“小三通”突破500万人次。
空港
厦门空港为全国第四大口岸机场,在华东地区为仅次于上海的重要航空枢纽,也是连接东南亚和日韩的重要航空枢纽。已开通国内外城市航线172条,在厦门机场通航的外国(地区)航空公司43家,已开通41个国际城市以及香港、澳门、台北、高雄四个地区城市的航线。
运输
湖里区辖内起点、终点、过境公交线路185条,公交中途站583个,公交首末站29个。通同安、厦门北站快速公交(BRT)线境内长3400米,设金山、市行政服务中心、双十中学、县后、T4候机楼等BRT站点。枋湖客运中心经营线路120条,进站经营客运班车约400辆,日发班车约347班,2019年度平均日发送旅客约2032人,覆盖全国16个省、直辖市,辐射江西、湖南、湖北、浙江、江苏、安徽、山西、河南、陕西、四川、贵州、云南、广东、广西、重庆等省市。
社会事业
科技事业
2023年,湖里区国内专利授权量累计5099件,其中发明936件、实用新型2799件、外观设计1364件。截至12月31日,全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5225件。全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数达621家。
教育事业
截至2023年末,湖里区拥有各级学校194所,其中公办中小学36所,民办中小学15所,公办(含集体办)幼儿园56所,民办幼儿园87所。学年初招生26804人,在校学生共107229人。其中,完全中学1所,学年初招生1244人,在校学生3805人;普通初中4所,学年初招生2642人,在校学生8139人;九年一贯制学校14所,学年初招生7107人,在校学生25711人;小学31所,学年初招生7086人,在校学生39226人;幼儿园143所,学年初招生8681人,在园30216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学年初招生44人,在校学生132人。公办中小学幼儿园专任教师5120人,其中研究生373人,本科学历3796人,专科学历938人,高中阶段及以下学历13人;民办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总数2314,其中研究生学历71人,本科人数957人,大专学历1220人,高中及以下66人。
文化事业
截至2023年末,湖里区共有文化馆1个,图书馆1个,街道文化站5个,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55个。湖里区图书馆全年无休免费开放,周开放时长72小时,开展书刊借阅、数字图书馆阅读、公益性培训、讲座展览、亲子阅读活动等服务,馆藏文献资源总量75万册,2023年共借阅图书76万册次,接待读者62万人次,开展各类读者活动172场,参加读者6.3万人次。
2023年,湖里区共开展全区性文化活动584场,全区基层文体活动839场次。
体育事业
截至2023年末,湖里区体育场地面积260万平方米。体育场地2025个,其中室外运动场地1269个,室内运动场地756个,包含田径场地70个,游泳场地107个,足球场地77个,篮球场地327个,排球场地35个,乒乓球场地247个,羽毛球场地96个,滑雪场地1个,全民健身路径346个,健身房351个,健身步道114个,射击馆3个,射箭场(馆)5个,击剑馆9个,其他场地237个。对外开放学校24所。
2023年,湖里区组队参加厦门市第二十一届运动会,获得青少年部总分榜第二名,金牌榜第二名。持续培育中国俱乐部杯帆船挑战赛、全国尾波(冲浪)锦标赛、国际名校大学生篮球争霸赛、“禾山杯”海峡两岸社区足球赛、“体彩杯”两岸青少年篮球友谊赛、“海洋之星”青少年帆船赛、中国射箭协会认证达级赛(福建厦门站)暨华东南射箭邀请赛等品牌赛事。全年共举办257场体育赛事活动,参与人数约3.29万人次。
卫生事业
截至2023年末,湖里区各类医疗卫生机构471家,其中医院2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家、门诊部123家、诊所225家、其他(医务室、卫生站、护理站、村卫生所等)91家。专业卫生技术人员11114人,其中执业医师(含执业助理医师)4669人、注册护士6445人。医疗机构开放床位5972张。
社会保障
截至2023年末,湖里区共有城镇低保家庭734户,全年累计为12402人次发放低保金1383.60万元。累计实施特困人员救助供养1592人次,发放供养金386.35万元。发放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379.58万元,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1286.60万元。2023年区慈善、老年福利协会共接收捐赠款789.50万元,开展各类帮扶助困活动支出善款864.70万元。
2023年,湖里区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14615人,促进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2075人。开展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1738人,其中失业人员培训808人、就业困难人员865人、退役军人65人。基本养老、失业和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76.26万人、77.76万人和77.93万人。
2023年,湖里区共有63119人次参加职工医疗互助保障,参保金额为378.72万元,由区总工会经费支出补助参保金额263.56万元,惠及43927人。全年共有1663名患病参保职工申请职工医疗互助保障补助救济,金额共计362.84万元。
环境保护
2023年,湖里区地表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和声环境功能区达标率实现“三个100%”。空气质量综合指数2.41,全市排名并列第三,是近五年来的最好成绩;空气质量优良率99.7%。湖边水库水质为Ⅲ类,新丰湖水质为Ⅱ类、埭辽湖水质为Ⅳ类,均达到或优于水环境功能区要求。近岸海域水质2个国控点位水质分别为一、二类。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安全处置率保持100%。地下水省控点位水质均达标。
历史文化
方言俚语
湖里区位于厦门岛的西部至北部。原属厦门岛上“禾山区”的一部分,民间旧称“山场”,或叫“顶禾山”(禾山的上半部)。湖里区本地人所讲的方言属闽南方言的厦门话,它跟市区的厦门话有一些极小的差异,但跟厦门市区的厦门话能互通无阻。有人将它称之为厦门话的“禾山腔”。这种“禾山腔”语法与闽南话的厦门话相同,语音与词语略有区别。
语音方面有两个很明显的特点:一是厦门市区读“i”韵母的一些字,湖里区多数读“u”韵母。二是厦门市区读“in”韵母的一些字,湖里区读“ai”韵母。词语方面的小差异,也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有一些词语的读音跟市区不同。最明显是相当一部分人将“母亲”叫作[au3a3],这可能是“阿母仔”[a1bu3a3]的合音。二是有一小部分事物的叫法跟市区不同。湖里区内部的差异更小,大概可分为4片:一是以区政府所在地的枋湖为中心,包括原后埔、江头地区;二是五通、高林等地区;三是高殿、寨上等地区;四是钟宅地区。除了钟宅地区外,其他3个地区之间的差异几乎不容易看出来。钟宅的百姓多是畲族,但他们却不说畲语,而是说闽南方言。钟宅百姓所说的闽南方言跟湖里区的闽南方言是比较一致的。其差异也不明显,给人们留下比较深刻印象的是钟宅百姓的口音里常带有一个话尾词“搭[tah]”,相当于普通话的“啦”。另外,个别词语的读音或叫法也有一点不同。
民俗民风
婚嫁习俗
结婚时吃喜饼、喜糖,本地俗称“糖仔饼”。出嫁时携带象征吉利的春谷、大麦、芋子、火炭、生铁等“12项”。结婚当天,新郎、新娘都要进行“上头”。新娘出嫁是用彩带花束装饰的花车。结婚时新房要摆汤圆、米糕,要让小男孩先在新床上“翻床”。喜筵之后,众宾客闹洞房,本地俗称“哗新娘”。婚礼之后新娘向长辈敬茶,长辈回之以礼品,叫“压茶盘”。
生育习俗
妇女怀孕叫“有身”,产前的一个月称“顺月”。婴儿诞生满月,雅称“弥月”,要修剪婴儿的胎发,所以满月俗称“剃头”。婴儿周岁俗称“度晬”,周岁开始,小孩要穿鞋了,所以周岁又叫着“穿鞋”。
丧葬习俗
丧葬习俗实行火葬,习俗由繁及简,但基本延续了旧时的初丧、小殓、大殓、出殡、下葬、孝祀,既烦且费。逝世本地称“过身”,净身后给死者换衣服俗称“张穿”,古称“小殓”。丧眷围在逝者旁过夜,称“守丧”;封棺之后丧眷守灵柩而眠,叫着“守灵”。出殡本地称“出山”,灵柩移到公众场所,接受送葬亲友的祭奠,称为“谢拜”。来年的正月初三,逝者的家中“烧新床”,祭亡灵。之后逝世周年都要祭拜称“做祭”。
岁令节俗
时序节俗中,民谚称春节“初一早,初二早(早早就去拜年),初三困到饱(不宜出门,可以在家睡懒觉),初四接神,初九天公生,十五上元瞑。”大年初一不吃稀饭,不洗衣、不扫地,不汲水。初二女儿携女婿回娘家拜年,俗称“查某囝日”。初四摆果品和“三牲”,上香“接神”。
初九为“天公生日”,敬拜相当隆重。元宵节本地叫作“上元”,观灯而不吃元宵。本地有的在清明节,有的在三月初三“三日节”扫墓、“压墓纸”。钟宅钟姓扫墓之后在祖墓前架灶煮供品供大家分食,叫“吃祖墓”。端午节用粽子祭祖先,在门户上挂艾草、榕叶辟邪。在旧观念中,七月是“鬼月”,忌办喜事、搬新居。七月十五俗称“七月半”,要祭祖,在此前后数日村社轮流“做普度”祭拜鬼神。中秋俗称“八月半”,在家中用红米龟祭拜祖先,近年来本区在仙岳山土地庙举办土地公信仰文化节。立冬和霜降吃药膳补身。冬节隆重地祭祖,主要祭品是汤圆。十二月二十四俗为送神之日。本地称除夕为“廿九暝”。用丰盛的饭菜和发糕、咸粿祭拜祖宗和神灵。吃年饭叫围炉,年饭中要有鱼和血蛤。除夕夜在供桌上摆红柑、春饭、发糕迎春祈福,上面都插红色的“春枝”。
高殿湖山宋江阵
湖山宋江阵表演形式是由民间武术爱好者扮演成梁山好汉表演各种武打阵式和武术套路,民间俗称“套宋江”。表演时搭一布城或彩楼为城门。开场时,锣鼓齐鸣、龙狮列阵,分别由两人执丈大旗和丈二大槌带领众好汉分两路出城布阵,其阵法有“黄蜂出巢阵”、“内外环阵”、“面线拗阵”、“刀马阵”、“连环阵”、“长蛇阵”等。在“长蛇阵”后,开始表演单打、双打、多人对打等武术套路,最后胜利凯旋,入城收场。
钟宅畲族送王船活动
钟宅送王船一般四年举行一次,通过掷筊确定在固定的农历月份中的某一天举行。送王船仪式依序有澜海宫中选“头家”、头家“跋杯”定吉日、八月“安龙骨”、开造王船、请“大厅爷”、神明走镜、王船巡游、送王船等。
饮食习俗
茶俗
湖里流行闽南茶俗。当地人称用大茶杯浸泡茶叶的喝法为“大肚茶”,多数人的喝法是将“茶心”,即茶叶放入稍大的茶壶,冲泡后倒在瓷杯中喝。20世纪90年代之后盛行“功夫茶”,家家户户有茶桌(茶几)和一整套茶盘、小茶壶、茶缸、茶盅、茶杯、茶漏、茶铲。“吃茶”的说法已经被“泡茶”所取代。泡“功夫茶”讲究程序和功夫,大多是用紫砂茶壶、白瓷茶杯,程序有孟臣沐浴、水淹七军、乌龙入宫、高山流水、春风拂面、关公巡城、韩信点兵之讲究。
农耕经济时期农忙时除了饮用茶枝泡的整桶的茶水之外,还饮用夏枯草、板蓝根、甘草、“蚕仔叶(桑叶)”、“五根草(车前草)”、“牛顿草”、“查某刺”等草药煮的凉茶;也有用绿豆、绿竹心煮茶,用以解渴、消暑。驱寒去湿则有“姜母茶”,用红糖和老姜烧成。
待客的最高礼节是白糖水煮2粒鸡蛋的“鸡蛋茶”。新娘“捧茶”待客时,一般用冬瓜糖、桂圆、枸杞泡的“冬瓜茶”。
茶俗还表现于各种祭拜的礼仪当中。年节或神明纪念日,拜神拜佛要敬献3杯“清茶”。平常则在佛龛面前摆放茶叶,以代替日常“敬茶(水)”。
酒俗
当地没有自酿酒的习俗,但过年过节和各种礼仪必以酒为礼。订婚要办酒席,待嫁要吃缘酒,结婚要办喜酒;生儿育女要办满月酒、四个月酒、“度晬酒”;送行有“顺风酒”,迎归喝“下马酒”、“接风酒”;祭祖敬神的祭祀凡是有牲礼的就要有酒,合称“牲醴”;丧事祭拜都要祭酒,最后还喝“丧酒”。待人接客,凡席必有酒。酒席上每上一道菜要先喝酒,但饮酒不强求,即使是劝酒,也不过是三杯,叫做头杯敬酒,二杯“好事成双”,三杯“无三不成礼”,而且有“敬者先干”之例。辖区内未流行划酒拳。
饮酒以米酒、高粱酒为主。20世纪50年代后期有番薯酒、甘蔗酒,品味低劣。80年代后时兴喝啤酒,90年代起时兴葡萄酒。
药酒为大多数人所欢迎,“固本药酒”、“万全堂药酒”久盛不衰。不少人用当归、党参、枸杞、桂圆等中药泡制药酒,“吃补”时和着鸡、鸭等食物食用。在霜降、立冬、冬至和妇女坐月子时,所吃的滋补食物一定要掺药酒。
待客时,斟酒者右手握酒瓶,左手护着酒瓶或右手,以示敬意。“七分茶、八分酒”,酒太多太少都是失礼。客人则还以“叩指礼”,用拇指、中指和食指三指聚拢在桌上轻叩,以示谢意。更普遍的是主人斟酒时,客人右手掌心向上,手指指向酒杯,表示感谢。
家常食俗
本地人把“谋生”说成“赚吃”,还有“吃饭皇帝大”,“歹命做也要好命吃”之说。除非有特别的急事,不然是不能打扰正在吃饭的人,家长也不打骂正在吃饭的小孩。
有的上了年纪的妇女每逢初一、十五不吃早餐,谓“减大顿”,节食,留与子孙享用。
农耕经济时期,日常三餐以大米、番薯为主食,一般是中午吃干饭,早晚吃稀饭。煮大锅稀饭时,捞出一小部分当成干饭,叫做“捞饭”,敬神或是给干重活的人吃。用小咸草袋或纱布做成的小米袋子装上米放入大锅稀饭中煮,捞出来叫做“袋仔饭”,让小孩子吃。
吃饭有不少规矩。碗底留饭叫“讨债”;小孩子留碗底会被说将来“娶猫某(麻脸妻子)”;鸡爪俗称“鸡脚爬”,小孩子吃鸡爪写字时手会抖;吃饭忌用筷子指人;忌把筷子插在饭上,因为祭奠死人时才把筷子插在饭上;忌用筷子敲碗敲碟,据说那是讨吃、吵吃;忌用手掌托着碗底,据说乞丐才那样端碗;不能手抓筷子同时又拿烫勺打汤,不能在进食时发出“啧啧”声,否则会被视为“没教示”(没教养)、“饿鬼”;招待客人时,客人不能先动筷,客人未离席主人不能收拾碗筷,先离席的人要道一声“你们慢用”才能起身离开。
除了家常便饭之外,还有许多约定俗成的规矩,比如待客一般是炒米粉或冬粉,忌用面,因为面与“骂”同音;还有做月子吃面线,丧事吃咸饭、红糟肉,小孩满月吃油饭,做寿吃面,吃红米龟,婚嫁吃圆仔,作客蒸甜米糕等等。
年节的主要食俗有:清明吃薄饼、米糕仔;五日节、七月半吃粽子;元宵、六月半、冬至吃汤圆;八月半红米龟;重阳节、尾牙、除夕吃兜面;年兜咸稞、发糕;正月初九甜稞等等。
蒸发糕是一家主妇最重视的,忌生人和孕妇、产妇、服丧等“不清气相”的人靠近,忌小孩来灶间乱窜,忌别人问“发了吗”、“熟了吗”。开蒸笼时要高声喊“发了!发了!”发糕蒸熟后,还要用剖成十字状筷子头粘上“红花”,在发糕面上印上红色“::”图案,表示吉利、喜庆。
民间工艺
惠和影雕
惠和影雕继承惠安清代石雕大师李周“黑白针”技法,将绘画艺术运用于石雕。影雕采用新疆的黑胆石、内蒙古的里胆石、闽南的青斗石等上等石材为材料,经切割、水磨抛光、图案打底等工序,再用特制的约1公斤重的合金钢针点击敲打,通过疏密、粗细、深浅等手法,将绘画艺术永久移植到石板上。
柒宝斋漆艺
柒宝斋漆艺包括优必德漆线雕、脱胎漆线雕、雕漆漆线雕、玉石漆线雕、金漆雕、漆画漆塑、锦漆云雕、锦花漆画、锦漆镶嵌、锦丽堆漆等系列。采用纯天然的植物大漆作为原材料,运用独特工艺进行艺术创作,其中的五朵锦花工艺(堆花、隐花、描花、台花、显花)最具特色。漆线雕擅长以各种线雕技法表现热闹繁复、五彩杂陈、金银交错的图案与造型,表现富丽精致。不仅可用于泥塑、木雕、夹苎雕、脱胎漆器、瓷雕等其他材质的原雕上进行文饰,还可以独立的艺术形式进行创作,并逐渐形成以漆线雕技艺为中心的漆艺全面开发,实现漆艺运用于室内装饰装潢的突破。
珠绣工艺
珠绣具有独特的装饰手法和艺术风格,有百年的历史。清末民初,厦门民间制鞋艺人从海外传入的绣花拖鞋中受到启发,开始尝试在鞋面上用彩色玻璃珠子绣出各种花鸟图案,受到顾客青睐,厦门珠绣便开始流行。珠绣主要原材料为玻璃珠、电光胶片和丝绒。其工艺是运用凸绣、平绣、串绣、粒绣、乱针绣、竖直绣、叠片绣等传统的工艺手法,绣制出浅浮雕式图案。全珠图案构图严谨,密不容针;半珠图案优雅秀美。厦门珠绣以新颖别致、富丽堂皇、光彩夺目见称。图案大多取材于传统民间吉祥题材,如龙飞凤舞、双龙戏珠、狮子滚绣球、牡丹引凤、荷花鸳鸯、孔雀开屏等。艺人们巧妙地利用彩色珠子和亮片闪烁发光的特点,熟练地运用各种绣法,把珠拖鞋装饰得色彩斑斓、绚丽多姿、高雅华贵。
风景名胜
地方特产
薄饼
是春饼的别称,用面粉烙制的薄饼皮,裹着高丽菜、红萝卜、大头菜、荷仁豆、冬笋、蒜、芹菜、香菇、豆腐、三层肉等切成的丝,加上虾仁、海蚵炒透的薄饼菜,添上辣酱、花生酥、浒苔酥、芫荽等佐料,卷成筒状,称“卷薄饼”。
糕仔
是用炒熟的米粉掺和白糖、炒花生末,在木制的糕印中印出各种图案再炊熟的。
红米龟
用糯米浆团染红作皮,包的馅有豆沙、甜豌豆泥、花生糖,还有用碎花生、虾皮、韭菜炒成的咸馅。制作红米龟一般使用木制的“龟印”作为模具。“龟印”一面为“龟”,一面为“桃”,两侧是狭长的“鱼”和“牵”(成串的铜钱)。做“龟”的同时也要做一些“桃”、“鱼”和“牵”,“龟”、“桃”寓意长寿,“鱼”、“牵”寓意富余和进财。
蒸咸稞
米浆中加入炒过的虾米,虾皮、香菇、肉和搅成泥的萝卜(菜头)、芋头、南瓜(金瓜),蒸成菜头稞、芋稞、金瓜稞。
发糕
又叫发稞、糕。发是“发财”,糕是“高升”。
著名人物
薛令之(683—756年)
字珍君,号明月先生。福建长溪廉村(今福安市溪塘镇廉村)人。唐神龙二年(706年)进士。开元间累迁左补阙兼太子侍读,与贺知章并侍东宫。后因李林甫冷落东宫,赋诗讽谏唐玄宗,引起玄宗不满,遂托病辞官归里。后迁居厦门岛,所居处因而得名薛岭。他以诗文名,为闽人以诗赋登第第一人。有《明月先生集》、《补阙集》行世。与同时期的陈僖同为厦门岛早期开拓者的代表人物。宋人有“桃李薛公园”之赞誉,可作为他在辖区境域从事教育事业的佐证。在厦门期间,曾倡修同安东岳庙。厦门岛下张社(今禾山街道岭下社区)旧有薛令之墓,墓碑碑文为“唐侍御薛公墓”。
字钦父,薛岭人。南宋绍熙元年(1190年)进士,被授予南剑州(今南平市)教授(学官)。尚未赴任,朝廷重臣又交相推荐他任江西省漕司干官。尚书省核时改派往吏部,任掌管帐籍文案的架阁库官,但因遭人非议而作罢。后又起用任江东常平干官,与其长官李道传致力于赈荒,拯救不少灾民。改任金华(今浙江金华)知县后,了解到州里的守督长官以严刑峻法追索赋税,就与之据理力争,得以宽延期限,示信于民,民众也都乐于纳税。任期届满后,归老于乡。他学问贯通,议论磊落,当官时负才使气,不怕得罪人;回乡后设堂讲学,弟子中多有显达者。著有《钦父文集》及《易抄》、《诗书指》共300多卷。
荣誉称号
湖里区先后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
全国科普示范区
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区
全国和谐社区建设自主创新先进城区
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第44强
2017年12月14日,获评中国工业百强区
2018年9月,《2018年中国百强区发展白皮书》在京发布,当选2018年中国百强区
2019年11月13日,入选2019年工业百强区。同年12月3日,被中共福建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办公室、福建省司法厅评为“福建省‘七五’普法中期先进区”。
2020中国健康产业百佳县市。
2020年9月10日,入选赛迪顾问城市经济研究中心编制的“2020年中国城区高质量发展水平百强榜”排名第65位。
2020年11月,入选“2020年中国工业百强区”。
2018年—2020年度入选福建省级文明示范城区。
2021年8月17日,入选赛迪顾问城市经济研究中心发布的“2021年赛迪百强区”名单。
2021年9月,入选第五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拟命名名单。
2022年4月,入选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县(市、区、旗)名单。
2022年7月,入选2022赛迪百强区,排名第57。
2022年12月,中国信通院“2022年中国工业百强区”排名第66。
2023年8月,入选2023赛迪百强区,排名第56。
2024年8月,入选2024赛迪百强区,排名第54。
参考资料
湖里概况.厦门市湖里区人民政府.
厦门年鉴2015.中共厦门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历史沿革.厦门市湖里区人民政府.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8 20:41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