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湘潭大学的学校组织机构
湘潭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是根据湘潭大学“文、理、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定位于2002年9月成立的,属校、院两级管理,是“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该实验室承担全校材料类7个本科专业的实验教学任务。
中心简介
实验教学中心依托的学科平台是:“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国家重点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材料物理与化学”和“材料学”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个材料领域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3个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在教学方面有“材料物理”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湖南省精品课程2门,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和湖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在教学队伍方面有“材料与器件”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第二届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其中1人08年答辩通过)、全国模范教师1人、教育部跨(新)世纪人才4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1人、湖南省“芙蓉学者计划”特聘教授5人;在教学效果方面,学生实验基本技能扎实、基础宽厚、能力强,如:本科学生在影响因子4.308的Appl. Phys. Lett.等国际知名刊物发表学术论文,获得全国“挑战杯”赛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考研率高、部分专业的录取率达到61%,学生毕业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
发展背景
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发展的背景
湘潭大学是毛泽东同志亲自倡办、亲笔题写校名、亲切嘱托一定要办好的一所省部共同重点支持建设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学校创办于1958年,同年9月10日,毛泽东同志为该校题写校名并嘱“一定要把湘潭大学办好”。1959年,学校因故停办。
该校的建设和发展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1974年,在邓小平、华国锋、李先念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下,国务院批准恢复湘潭大学,并确定为文、理、工综合性大学,该校进入实质性建设时期。1974年10月,毛泽东同志最后一次回湖南时,提出要把湘潭大学“恢复起来,再办起来”。1975年该校开始招收本科生。1978年,国务院批准该校为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2005年12月17日,湖南省人民政府、教育部签署协议,共同重点支持湘潭大学建设。
该校1974年恢复建校时就设置有与材料有关的学科专业。1977年开始招收金属材料及热处理、焊接、锻造、物理、化学等相关本科专业,这些专业也相应地招收硕士研究生,而且自1975年开始在比较简陋的实验条件下从事科研工作,如焊接材料的研制、电子衍射仪的研制等等。1996年获准开设了“材料物理”、“材料化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等本科专业,申请并获得了“材料物理与化学”和“材料加工工程”两个硕士点,1998年获得“凝固技术及应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2001年“材料物理”专业成为湖南省省级重点建设专业,2005年该专业通过省教育厅评估正式确认为重点专业,2007年被确认为教育部特色专业。2003年以满分的通讯评议结果获得材料学硕士点,以高分的通讯评议结果获得“材料物理与化学”博士学位授予权和“低维材料及其应用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材料领域)立项,2005年再次以高分的通讯评议结果而获得“材料学”博士学位授予权,2005年“材料的宏微观力学性能”获得国家级精品课程。2007年获得“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国家重点学科和“材料与器件”国家级教学团队、“材料设计及制备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高分子材料应用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多学科交叉融合与实验教学中心的建立材料科学与工程既包含有“科学”的意义即研究材料的组织、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探索自然规律,这属于基础研究;同时又包含有“工程”的意义即材料是面向实际、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是一门应用科学。而湘潭大学在1974年恢复建校之初就确定为文、理、工多学科的综合性大学,这样,该校材料领域的几代师生充分利用了湘潭大学“文、理、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优势,尤其是抓住了近十年来国际和国内对材料学科高度重视的机遇,使“材料科学与工程”在湘潭大学成为具有明显优势的学科。经过30余年的建设,湘潭大学的材料学科形成了以材料物理与化学学科为领头学科,以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凝聚态物理偏重理科的和偏重工科的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机械制造及自动化和机械设计及理论等学科为支撑的材料学科体系。因此,“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成为联结“理”、“工”的桥梁和纽带。
该校根据材料学科的特色和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对材料学科专业进行大幅度调整即将原金属材料热处理、焊接、锻压、复合材料、金属物理等等专业重新调整为“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下设“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二级学科)的契机,于1998年9月将“金属材料热处理”、“焊接”、“锻压”、“高分子材料”、“材料物理”、“材料化学”等专业实验室进行调整,组建了一个“材料科学与工程”联合实验室。2002年2月成立“材料与光电物理学院”,同年9月成立“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该实验教学中心于2003年获得了“低维材料及其应用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在行政上实验教学中心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一致,属校(即湘潭大学)、院(即材料与光电物理学院)两级管理。该实验教学中心于2007年被评为“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
中心定位
基于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科学”与“工程”的特征和该校“文、理、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优势与发展思路,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们就提出了湘潭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人才培养的理念是:“一个工具”、“两种语言”、“三个基础”、“两个实践”。这里“一个工具”就是数学,“两种语言”就是中文和英文,“三个基础”就是物理、化学、力学,“两个实践”就是实验室的实验和学校车间或者企业车间的实践。将实验(实践)作为该校培养创新型材料学科学生的十分重要的环节。基于此,实验教学的定位是:将实验教学视为培养学生 “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具备跨学科综合交叉知识结构的应用能力、合作精神、宏观管理与协调能力”的必要教学环节,通过这个教学环节使学生能够研究和开发出与社会及其生态和谐相处的高性能新材料、改善传统材料
中心任务
本实验教学中心的任务是:(1)在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开展深入的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包括教育理念和教学观念,实验教学体系、内容和方法,实验教学队伍建设,实验室的软硬件条件建设等;(2)建设成为该校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物理、金属材料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材料化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微电子学等7个本科专业“科学”与“工程”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3)探索和打造实验教学特色,突出“知识、能力与素质并重”、“三个一体”、“一个结合”的人才培养特色;“‘理科’与‘工科’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学科实践平台特色;“多层次、多形式、不间断”的实践教学体系特色;“注重‘大材料’的共性,形成‘功能’与‘结构’并重、两者相互融汇”的特色教学和研究方向。在国内综合性大学尤其是地方高校材料类“科学”与“工程”型创新性人才培养中起带头和示范辐射作用。
建设宗旨
依托国家重点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学科基础平台,在“材料与器件”国家级教学团队的带头与示范作用下,实验教学中心已经形成了“理论教学与实验(践)教学融为一体”、“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融为一体”、“教学和科研融为一体”的先进教学理念;实行“教学与科研相互结合,师资队伍建设与学科建设相互结合,打造实验教学队伍成长的环境和创新人才培养的平台”的实验教学队伍建设理念,促进科研教师、理论课教师与实验课教师的融通,并采取一系列的政策与措施,形成了结构合理、思想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实验教学队伍;这一教学理念和高水平的教学队伍为推进实验教学中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不仅如此,按照实验教学体系的主线即“材料制备-组织结构-性能-应用”在实验教学中心内设置有四个实验室(也称为实验教研室):材料制备(含加工)实验室、材料组织结构实验室、材料性能实验室、材料综合应用实验室。实验用房面积3600m2,仪器设备总值4000余万元,这些良好的硬件资源为实验教学中心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最新修订时间:2022-08-04 14:27
目录
概述
中心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