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广东省西南部的
湛江市,沿
雷州半岛1556千米海岸线分布。地处中国大陆最南端,东经109°40′-110°35′,北纬20°14′-21°35′,由沿雷州半岛海岸线带状间断性分布的68个保护小区组成,保护总面积20278.8公顷,其中红树林面积9000多公顷,占全国的33%,广东省的78%,是中国红树林面积最大、分布最集中的自然保护区。
历史沿革
1990年1月1日,广东省人民政府于批准成立湛江红树林省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旨在保护红树林相关的鸟类资源,地点为廉江市高桥镇,面积为2000多公顷。
1992年,经广东省林业局批准,省级保护区管理站在廉江市高桥镇成立。
1995年,湛江市政府申请将保护区面积扩大,并申请升级为国家级保护区。
1997年11月7日,经国务院批准升为国家级保护区,更名为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001年,中国政府与
荷兰政府双边合作项目(实施期为5年)红树林综合管理和沿海保护项目在雷州半岛正式启动该项目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完善和加强机构能力建设,以符合保护区保护和管理的要求。
2002年,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拉姆萨公约组织列为国际重要湿地。
2021年11月,入选广东省十大最美森林旅游目的地。
2023年11月30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布《陆生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名录(第一批)》,广东湛江雷州半岛沿海滩涂湿地候鸟重要栖息地入选。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保护区范围扩展到整个雷州半岛海岸的红树林湿地,跨徐闻、雷州、遂溪、廉江四县(市)及麻章、坡头、开发区、霞山四区的39乡镇,涉及147个村委会。
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分布在东经109°40'-110°35',北纬20°14'-21°35'的湛江沿海地带,总面积20278.8公顷。分为72个保护小区,成带状分散分布于广东省雷州半岛沿海
滩涂。保护区西北以高桥片为主,地理坐标为,东经109°44′9″-109°56′10″,北纬21°9′19″-21°34′15″;东北以官渡片为主,地理坐标为东经11°21′51″-110°38′19″,北纬21°6′29″-21°27′27″;最东以湖光片为主,地理坐标为东经110°6′35″-110°30′19″,北纬20°48′5″-21°7′53″;东南以和安片为主,地理坐标为东经110°17′49″-110°27′40″,北纬20°34′11″-20°43′48″;西南片以角尾片为主,地理坐标为东经109°41′20″-110°12′15″,北纬20°14′6″-20°52′19″。
气候
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保护区位于北热带向南亚热带的过渡区域,南部为北热带季风气候区,北部为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受季风气候和海洋气候影响较大。年平均气温23℃,极端最高气温38.8℃,极端最低气温-1.4℃。年均降水量1534.6毫米,干湿季节明显,降雨集中在4-9月份,也是台风暴雨季节,多有雷暴,台风带来暴雨和海浪冲击海岸,其破坏能量巨大。
水文
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保护区红树林沼泽起源于天然海岸
沼泽湿地。河流有
鉴江、九洲河和
南渡河。各条河流每年携带大量淡水和陆地上流失的营养物质及泥沙流入大海,河流淡水与潮汐咸水交汇处的水质盐度呈梯度变化,大致在1%-3%之间,咸淡程度主要受潮汐周期性变化及降雨季节影响,河口湾处的不同盐度海滩为耐盐能力不同的红树植物提供适宜的生长立地。
雷州半岛东、西两岸的潮汐类型不同,东海岸的潮汐为不规则半日潮;西海岸的潮汐为不规则日潮。
地势
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保护区所在的雷州半岛地势比较平坦,海岸线弯曲复杂,近海岛屿众多,除半岛南端海岸较崎岖外,东西两面及邻近海岛的海岸均为坡度很小的海滩。
土壤
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保护区红树林沼泽的土壤多为浅海沉积、
潮汐及河流搬运的堆积物在红树林生长作用下逐渐发育形成的盐渍沼泽土。
保护目标
植物
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保护区有真红树和半红树植物15科24种,主要的伴生植物14科21种,是中国大陆海岸红树林种类最多的地区。其中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为白骨壤、桐花树、红海榄、秋茄和木榄,主要森林植被群落有
白骨壤、
桐花树、
秋茄、红海榄纯林群落和白骨壤+桐花树、桐花树+秋茄、桐花树+红海榄等群落,林分郁闭度在0.8以上。
海生生物
雷州半岛红树林区有贝类3纲38科76属110种,有鱼类15目58科100属127种。贝类以帘蛤科种类最多,达20种;发现中国大陆沿海为首次记录的有皱纹文蛤、绿螂、帽无序织纹螺、
鼬耳螺4种。鱼类以鲈形目居绝对优势,有27科49属65种。有重要经济价值的种类中贝类有28种、鱼类有32种。
鸟类
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保护区既是留鸟的重要栖息繁殖地,又是候鸟迁徙的主要停留觅食地。区内除了众多的鸥形目、雀形目等留鸟外,每年秋冬季,有大量的候鸟(包括鹤类、鹳类、鹭类、猛禽类等)从日本、西伯利亚或中国北方飞往澳大利亚的途中在保护区停留。据调查,保护区鸟类达194种,国家二级保护的32种,列入中日、中澳保护候鸟协定的分别为117种和39种。
管理机构
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是由
广东省林业厅直属的正处级单位,配备局长一名,副局长二名。内设办公室、科研宣教科、资源管护科、可持续利用科四个职能科室,下辖徐闻、雷州、遂溪、廉江、东海和麻章6个管理站。
开发建设
九龙山湿地公园由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联合当地政府于2009年向国家林业局申报,同年底获批试点建设,是中国首个以红树林命名的国家湿地公园。
生态价值
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保护区已成为国际重要湿地、全国示范自然保护区建设单位、中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区,是中国沿海防护林建设体系和湿地保护工程的重要区域。湛江红树林湿地是中国南方湿地资源的精华,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缓冲区和固碳区,它在净化海水、调节气候,保护海岸、防灾减灾,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国土生态安全等方面发挥十分重要作用。
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保护区作为中国现存红树林面积最大的一个自然保护区,在控制海岸
侵蚀、保持水土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抗御台风、减缓潮水流速、促淤造陆、保护堤岸、吸收转化污染物、净化海水等方面发挥着极重要的生态作用。
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湾、河口滩涂上的木本常绿植物群落,形态婀娜多姿,在潮起潮落中时隐时现,变幻莫测由于其长期生长在海潮浸淹的盐渍土壤上,所以它形成一种与环境相适应的、独一无二的生态学特性:具有胎生现象,奇形怪状的呼吸根、支柱根和板根,叶子有泌盐现象等红树林下荫凉,浮游生物丰富,栖息着大量鸟类及鱼、虾、蟹、贝类可见红树林的森林景观具有较高的观赏性、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是旅游观光的好去处。
交通线路
驾车路线:
获奖荣誉
2021年11月,广东省关注森林活动执委会公布为广东省十大最美森林旅游目的地。
2023年1月,被命名为2022年“广东省环境教育基地示范单位”(首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