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狗,汉语拼音xī gǒu ,通傒狗,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称呼“傒(溪)”者往往是对江西士族豪强的一种蔑称。
词语解释
(1).通傒狗。
(2).动物名。
词语出处
魏晋南北朝时期称呼“傒(溪)”者往往是对江西士族豪强的一种蔑称。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 温劝庾见陶 , 庾犹豫未能往。 温曰:‘溪狗我所悉,卿但见之,必无忧也。’” 梁州刺史范柏年求佳马,柏年患之,谓使曰:“马非狗子,那可得为应无极之求。”接使人薄,使人致恨归,谓谐之曰:“柏年云,胡谐是何傒狗,无厌之求。”谐之切齿致忿。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虫四·溪狗》﹝集解﹞引 陈藏器 曰:“溪狗生南方溪涧中,状似蛤蟆,尾长三四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