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东南水牛因主产于
云南省滇东南地区,故称“滇东南水牛”。滇东南水牛是我国优良地方
水牛品种之一。
滇东南水牛因主产于
云南省滇东南地区,故称“滇东南水牛”。滇东南水牛是我国优良地方
水牛品种之一。
该品种已列入了《
云南省家畜家禽品种志》(1987)和《红河州畜禽品种志》(1981)。
滇东南水牛主要分布于云南省红河州建水、
蒙自、
开远、
绿春、
元阳、
金平、
屏边、
河口县域境内,以及
文山州麻栗坡、
富宁等县,同时玉溪地区、曲靖地区的部分县也有分布。其中以红河州
建水、
蒙自、
开远、
绿春、
元阳、
金平、
屏边、
河口县为主要产区,在建水县14个乡镇均有分布。
头大小适中,公牛头较粗重,母牛头略窄长。额宽、头较长,鼻梁短,眼大有神,鼻镜、眼睑为黑色;耳生于角基后方,耳厚、耳端尖,竖直或平伸;角基为方楞形,到角尖逐渐形成圆形,双角,多为小圆环,角色为黑褐色或灰褐色。公牛颈粗短,母牛颈细长。颈肩、肩背结合良好,大多无肩峰,占调查总数的92.3%(60/65),小部份为小肩峰,占调查数的7.7%(5/65)。胸较宽且深、体躯较长,背腰平直,高度适中,肋骨拱圆,腹大而圆,尻长中等,斜尻或少部份平尻,尾帚小,尾长、尾尖到飞节以下,尾梢色较浓。无颈垂、胸垂、脐垂或不明显。四肢端正,粗壮结实,筋健明显,前肢开阔直立,后肢稍微弯曲,系短有力,蹄质坚实,蹄大而圆,多为黑褐色。母牛乳房呈碗形,乳房为粉红色,乳头短小。公牛睾丸大小中,紧实,阴鞘紧贴脐部。
被毛稀疏,毛短,毛色以瓦灰色为主,占调查总数的95.38%(62/65);其次为白色,占调查数的4.62%(3/65)。基础毛色为瓦灰色的牛均有白色或灰色的“
V”型颈纹和胸纹,基础毛色为白色的牛无白胸月。无黧毛、晕毛、季节性黑斑、沙毛,四肢下部多为“白补袜子”。瓦灰色水牛的口轮周围、耳壳内壁、腹底部大腿内侧、膝关节下部毛色淡化。无额部长毛,局部有卷毛。
除产量区少数拴养外,以放养为主,采食草场和田间青草,晚间补饲干
稻草,农忙耕作季节日补饲玉米或玉米面1~2 kg。犊牛l周后随母牛放牧,至l岁左右自然断奶,很少补饲
精料;3岁左右调教使役,4岁正常使役,直到16岁左右淘汰肉用。滇东南水牛脾性温顺,易于管理、驯化与调教。
建水县滇东南水牛属沼泽型水牛,由于各产区生态环境的差异,大体分为大、小两个类型。除个体大小有差异外,基本特征相同。它是我国优良地方水牛品种,具有适应性强、繁殖率高、抗病力强、体躯匀称、肌肉丰满、性情温顺、易于调教、劳役力强、持久性好、耐粗放等特点,其优秀种质特性是经过漫长的风土
驯化和产区百姓长期定向选择而形成,是我国宝贵的生物遗传资源。
由于农业机械的不断普及,水牛传统的使役功能已逐渐淡化,饲养水牛主要目的已从役用向乳用、肉用转变,近年来,产区一些地方引入国外
摩拉、尼里-拉菲水牛冻精与滇东南水牛进行杂交改良,使滇东南水牛的体形、役用性能、肉用性能、泌乳性能均得到了明显提高。由于水牛的运动量大幅下降,加之饲养管理水平的提高,在这些综合因素的影响下,出栏的牛肉品质有了很大提高和改善,同时,由于水牛乳的营养价值远高于
黑白花奶牛,以其为原料制作的水牛乳系列产品将会逐步成为人们喜爱的高档乳产品,极具发展潜力。当前最主要的就是要加大滇东南水牛的改良力度,提高个体产肉量、产奶量,扩大建水滇东南水牛饲养规模,使建水滇东南水牛开发成为役、肉、乳兼用型的水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