滞洪
汉语词汇
利用河流附近的湖泊、洼地或划定的区域,通过节制闸,暂时停蓄洪水,待河槽中的流量减少到一定程度后,再经过泄水闸放归原河槽。
简介
汛期暂时拦滞洪水,削减洪峰流量,减轻下游河道洪水负担的措施。通常利用河道沿岸滩地或附近湖泊、洼地作为滞洪区、通过节制闸引进部分洪水暂时停蓄,以削减洪峰,待洪峰过后再徐徐放回原河道。如河道宽广,也可利用其本身滩地自然滞洪。随着河道上游水库及防洪工程的完善,滞洪区范围可逐渐缩小并减少使用机会,直至停止滞洪。
滞洪区和滞洪工程
滞洪是指为短期阻滞或延缓洪水行进速度而采取的措施,其目的是与主河道洪峰错开,这样的区域称滞洪区。如荆江洪水,经四口分流人洞庭湖后,主从城陵矶以下回归长江,洞庭湖就起着滞洪作用,河道两侧滩地,在涨水期,洪水顺着自然地形,自动进入、滞留、排出,具有自然滞洪削峰作用,此种滩区称为滞洪区,也称行洪区或行滞洪区、倘若修有辅助性工程,则称为滞洪工程、行洪工程或行滞洪工程。
滞洪区的规划
滞洪区位置的选择原则是:一、尽可能地紧靠防洪保护区上游、以利于分洪时能迅速降低重点河段的洪水位,最有效地发挥其防洪效益;二、尽量利用地势低洼的湖泊、洼地。因为湖泊洼地本来就是洪水的天然调蓄场所,其蓄洪容积大、淹没损失小、修建工程量小;三、因地制宜地确定其进、泄洪口门位置,最好具备建闸条件;四、该地区人口密度相对较小,群众在分洪迁安时相对容易等等。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8-25 13:07
目录
概述
简介
滞洪区和滞洪工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