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峰鹤峰边界的湾潭大面、岗坪一带,柳子戏 皮影戏艺人会唱一种很特别的皮影戏声腔。这种腔调它不同于一般皮影班唱的皮簧腔〔南北路〕,也不同于柳子戏大筒子板〔杨花柳〕,在民间其它艺术门类和民歌小调中,也未见其踪影,听起来很新鲜独特。所用乐器也和它们大相径庭,不是京胡大筒子,用的是一种艺人自制的土琵琶和唢呐。这就是“满堂音”。
基本简介
文化遗产名称:满堂音
申报日期:2007年
申报人/申报单位:五峰自治县
遗产级别:省
组成部分
原始满堂音由两个部分组成:主要
唱腔部分叫〔琵琶板〕,上下句式结构;甩腔煞尾或者开头加唢呐的那一部分叫〔满堂音〕。它们一起被当地艺人合称为“满堂音”。其名称得来据笔者分析,和满堂音现场演唱效果,“唢呐声响,音满华堂”应该有关系。它分生、旦、丑腔,但行腔都差不多,主要区别在唱法,旦角唱的是“窄”声(假声)。
主奏乐器
满堂音主奏乐器
土琵琶和现代琵琶相比,只是形状相仿,实质却大不相同:
一、外形小得多,体积大约只有琵琶的五分之三;
二、构制一不样,三个轸子三根弦,没有相,只有很少几个品,不分半音,五声音阶排列;
三、定弦和演奏技法不同,三根弦排列很近调同样音高,用弹片弹奏,不用指甲,没有什么特别的技巧,不调弦不能转调,只能弹一个本调;
四、音域很窄,仅一个八度(低音5——5),音高不固定,它随演唱人嗓音条件,调高或者调低些;
五、音量小,音色近似凤凰琴。大垭柳子戏班丢失了土琵琶后,试用凤凰琴伴奏,也搞得拢,后来干脆用凤凰琴替代了土琵琶。
艺术发现
20世纪60、70年代,满堂音就被县内音乐工作者发现,但当时并未引起足够重视,没及时进行采录,错失良机。1980年前后,县里组织专班搜集民歌和柳子戏,这时候戏班子的老艺人大都先后去世,仅就健在的艺人进行了现场录音采集,已经很不完整了。回城整理资料时,因柳子戏中也唱满堂音,就把它归集在了柳子戏唱腔中。
发展历程
满堂音其唱腔旋律及伴奏音乐来自土家满堂音声腔皮影戏,清朝末年,满堂音皮影戏就扎根于土家族聚居的鄂西五峰、鹤峰等地,跻身于南、柳、傩等戏曲行列,并从其中汲取营养,与民歌小调相结合,融会贯通,逐步形成了满堂音的唱腔。1970年鹤峰县用满堂音曲调旋律编写的曲艺段子《人民英雄段德昌》,参加湖北省曲艺调演,以其新颖别致的唱腔、伴奏、表演得到观众赞赏。1980年正式定名为满堂音。
1980年10月原宜昌地区专业剧团会演,县剧团创作人员选用管用和的一首歌词《琴台放歌》,用满堂音的曲调,写了一个节目参演,这是满堂音第一次搬上专业文艺舞台;1982年专业会演,剧团再次写了一个满堂音曲艺段子《土家党员慈母心》参演并获得创作奖。满堂音发展演变从这里开始走向了另一条路子,它没有沿看原来的戏剧音乐的老路子发展,而是往曲艺上靠拢,渐渐地作为一个新的曲种被人们接受和认可。
1983年11月全省第三届“百花书会”,县创作室作词编曲的、歌颂土家族先民英烈的满堂音曲艺段子《贝锦卡血溅虎门》赴省参赛,获得成功,省文化厅、省曲协颁发了创作奖和演出奖。至此,曲艺满堂音基本成熟成形。
表演形式
满堂音是—种厅堂坐唱形式的曲艺,以自制的土琵琶为主要伴奏乐器,演唱者手执简板领唱,乐队和声,并加入唢呐烘托帮腔渲染气氛。满堂音皮影戏声腔分为“琵琶板”和“满堂音”两个声腔系统。生、旦、净、丑四类角色行当均有其各自的唱腔曲牌,统称满堂音,皆男女同腔。“琵琶板”最初是皮影戏中的主要唱腔,其声腔与当地五句子民歌在旋律、音阶、调式节奏等方面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其演唱方法有两种:旦行与小生均以真假嗓音结合行腔,老生、丑、净三个行当均用本嗓演唱,只在角色行当之气度上加以区别。土琵琶为“琵琶板”声腔的主奏乐器,用拨子弹奏,仅能演奏五声音阶。此外,还可以加进大筒、二胡等乐器伴奏。“满堂音”分[上板]、[中板]、[下板],除了独立成段外,多与“琵琶板”联用,为刹腔部分的唱腔音乐。其声腔与当地民间吹奏乐同名唢呐曲牌“满堂音”有一定的渊源关系。“满堂音”声腔仅一曲。演唱方法同“琵琶板”一样可分两种。主奏乐器为大唢呐,多用于起腔、间奏和腔尾等处,刹腔处大多和以锣鼓点,发音宏亮,气氛热烈。此外,少数剧目还兼唱民歌小调及皮黄剧种“南北路”等腔调。唱词多为七言与长短句相结合,适于叙事抒情,可用于齐唱皮影戏,亦可用于坐唱,边弹边唱,弹唱中不时加入对唱齐唱,以方言道白,形式活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