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月蛤科(拉丁学名:Lucina edentula),是
帘蛤目满月蛤科贝类动物的一种。
贝壳壳体小——大型;通常壳厚,圆形、卵形或近似梯形;壳两侧扁平到很膨胀;两壳相等,但前后不等边;壳顶低平,位於背侧近中央处;壳喙小,指向壳体前方;铰合板不明显,齿式变化多,通常在左右壳各有2枚主齿,其中后主齿大而分叉,主齿前后各有一枚侧齿,不过所有这些齿在有些类别发育较差,甚至不发育;小月面深,但有些不对称;外韧带深陷,位于壳喙后方;闭壳肌为双柱型,前闭壳肌痕狭长椭圆状,大部分与外套线分离,后闭壳肌痕圆状;无外套湾;双壳可密闭,壳缘平或有锯齿状缺刻,壳内面有疹孔或细槽;壳表平,有细腻生长纹,有时伴以同心纹层或是在壳的前、后部位有较强放散肋;壳皮开裂状,不明显;壳体全由霰石所构成,外层为稜柱状构造,中间层为交错纹层,内层为复杂交错纹层。
现生约200余种,分布于潮间带至深海。现生满月蛤科贝类为松软底质深掘穴的内栖生物,通常位于沉积物有氧带与缺氧带交界面处,甚至是栖息于缺氧带中;许多研究结果,均指出现生满月蛤科贝类之所以能生活于此种特殊微环境中(缺氧、高硫化氢),除了在软体上有许多特化之外,最重要的是所有的
满月蛤科贝类,均在鳃的特化细胞(称为bacteriocytes)中有硫细菌行内共生(endosymbiosis)的缘故;此种化学合成的共生关系,最早可追溯自志留纪时期。早志留世温洛克期(Wenlockian Stage)(约428百万年前)-现代。
1、
满月蛤:Lucina edentula Linnaeus 壳近圆球形,两壳大小不等,两侧不等。壳顶小,向前弯曲,小月面心脏形,不甚明显;壳后缘和腹缘呈球形。壳表白色,生长纹细密。壳内面白色,铰合部无齿。生活在潮间带泥沙滩和浅海底,分布于南海。
2、菲律宾满月蛤:Lucina philippiana Reeve 壳近圆形,壳顶前上部微凹,前后缘及腹缘略成半圆形。壳表白色,被有薄的褐色外皮,易脱落而显白色。分布于山东、海南等海域。
3、
斑纹厚大蛤:Codakia punctata (Linnaeus) 壳近圆形,两壳相等。小月面凹陷深,三角形。壳表白色,具低而平的放射肋多条。铰合部大,两壳各具主齿2,左壳侧齿双片状,右壳侧齿单一。生活在浅海沙底,分布于西沙。
4、长格厚大蛤:Codakia tigerina (Linnaeus) 壳顶微凸,偏向前方。壳前缘、后缘及腹缘均成圆形。壳面有尖的颗粒状突起,左壳2枚主齿大小相似,右壳2主齿大小悬殊。分布于
南海。
以上各种肉可食,壳入药,主含碳酸钙、磷酸钙及微量元素。具有化痰止咳、软坚散结、滋阴清热、制酸止痛之功,用于
咳嗽痰多、
淋巴结核、潮热盗汗、
胃酸过多、消化系溃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