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夜雨凉甚忽动从戎之兴
宋代刘克庄词作
满江红·夜雨凉甚忽动从戎之兴》是南宋词人刘克庄的词作。上片写过去,正面着笔,风格豪迈雄健;下片写今日,纯用反笔,风格掩抑沉郁。全词运用对比手法,极富感染力。
作品原文
满江红·夜雨凉甚忽动从戎之兴
金甲雕戈⑴,记当日、辕门⑵初立。磨盾鼻⑶、一挥千纸,龙蛇⑷犹湿。铁马晓嘶营壁冷,楼船⑸夜渡风涛急。有谁怜、猿臂故将军,无功级⑹。
平戎策⑺,从军什⑻,零落尽,慵⑼收拾。把茶经⑽香传⑾,时时温习。生怕客谈榆塞⑿事,且教儿诵花间集⒀。叹臣之壮也不如人,今何及。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⑴金甲雕戈:金饰的铠甲;刻镂过的戈。形容武装的壮丽。
⑵辕门:军门,指李珏帅府。
⑶磨盾鼻:盾鼻是盾的纽。齐梁之际荀济入此,说当在盾鼻上磨墨作檄讨伐梁武帝萧衍。后以“磨盾鼻”喻军中作檄。
⑷龙蛇:原指草书飞动圆转的笔势和飞动的草书,后泛指书法、文字。
⑸楼船:战舰。
⑹“有谁怜”三句:“猿臂故将军”指李广。《史记·李将军列传》:“广为人长猿臂,其善射亦天性也。”广曾为骁骑将军,因事降为庶人,因称“故将军”。古代杀敌以首级的数目计功,故称功级。平生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而不得封侯。
⑺平戎策:指平定平定外族的策略。这里指作者屡有奏疏陈述抗敌恢复方略。
⑻从军什:是指记灵军中生活的诗篇。
⑼慵(yōng):懒惰,懒散
⑽茶经:这里指记茶叶的品种及烹茶方法的书籍。
⑾香传:即香谱,记香的品种,烧香的方法,器具等。
⑿榆塞:《汉书·韩安国传》:“后蒙恬为秦侵胡,辟数千里,以河为竟。累石为城,树榆为塞, 匈奴不敢饮马于河 。”后因以“榆塞”泛称边关、边塞。
⒀花间集:是五代十国时期编纂的一部词集,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部文人词选集,由后蜀赵崇祚编辑。
白话译文
想当初,在帅府,穿金甲持雕戈;军中作檄,挥笔写完千纸,笔墨都还未干。天刚黎明,寒气侵人,披着铁甲的战马已嘶鸣起来,奔赴战场;黑夜里,狂风呼啸,怒涛奔腾,高大战船正在抢渡。当年李广建功无数终降为庶人,有谁对这种不平之事表示同情呢?
那些抗敌恢复方略,记录军中生活的诗篇,只好任它散失殆尽,而懒得收拾了。只能靠焚香煮茗来打发时光了。现在就怕人谈边塞的事,暂且教儿女们诵读《花间集》吧。只是感叹自己壮年是就不如人,何况现在呢!
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者在自注中说“忽动从戎之兴”,即作者忽然产生从军抗金的念头。情况是这样:刘克庄曾因“江湖诗案”遭难被黜。到绍定六年(1233)蒙古灭金之际,宋师北上谋复回河南,刘克庄尚闲置在家。宋金之间的这场战争引起了诗人从军抗金的念头。这是作者写作此词的背景。
作品鉴赏
整体赏析
词的上片从回忆往日的军营生活写起。“金甲雕戈,记当日、辕门初立。”“记当日”点明这里所写的是对往事的回忆。诗人回忆开始担任军门工作时的威武的景象。“金甲雕戈”,形容武装的壮丽。“辕门初立”,是说开始担任军门工作。时李珏出任江淮制置使,节制沿江诸军,帅府设在建康。刘克庄在幕府掌文书,被誉为“烟书檄笔”,一时无两。”他也很以此自负,所谓“少年自负凌云笔”,时仅二十三岁。“磨盾鼻”三句写出了诗人当年才华横溢,极为得意的精神状态。“一挥千纸,龙蛇犹湿”显示他草拟文书时,文思敏捷,笔走龙蛇,文不加点,倚马可待的超人才气。“铁马晓嘶营壁冷,楼船夜渡风涛急。”这两句脱胎于陆游《书愤》一诗的名句:“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晓嘶”,“夜渡”,一写白天,一写夜间。表现强敌压境,战斗紧迫的程度。“铁马”这两句表现一种壮阔的战斗场面和肃杀的战斗气氛。“有谁怜”三句借用“李广难封”的典故说明自己虽曾踌躇满志,而终于无功而归,怨愤之情,溢于言表。这里作者以李广自况,自有不平之意。史载刘克庄从军建康李珏军幕时,由于前线泗上兵败,朝野皆主“以守易战”。刘克庄建议抽减极边戌兵,使屯次边,以壮根本。“主谋者忌之”,即自行辞职归里。由于这一次辞去军幕,使他一生未能再直接参与同敌人的战斗。所以每当追忆到这段军旅生活时,既神往,又遗憾。不过总的看来,词的上片的基调还是昂扬亢奋的。
下片抒写的是诗人愤郁塞胸时发出的悲凉深沉的哀叹。诗人此时废退之身,无路请缨,只能正话反说,倾诉内心的隐痛和愤慨了。“平戎策,从军什,零落尽,慵收拾。”对一个爱国诗人而又是战士的人来说,平戎策,从军什,是战斗生活的记灵,是珍贵的文献。一般都要编入专集传及后代的。有如勒石记功。可现在却都已零落殆尽而懒于收拾。“把茶经香传,时时温习。”即诗人只能靠焚香煮茗来打发时光了。唐陆羽有《茶经》三卷。“香传”,即香谱,记香的品种,烧香的方法,器具等。丁谓有《天香传》,沈立、洪刍均有《香谱》。读到这里不禁使人想起辛弃疾《鹧鹕天》词中的名句:“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了。实际上这样做都是违心的和不得已的,纯属无可奈何。“生怕客谈榆塞事,且教儿诵《花间集》”,这两句表面上是说诗人已作终老之想,无意复问边事,而用描写美女与爱情的《花间集》来教导儿女。现在不但诗人自己不谈“平戎”,而且唯恐客人谈及。这里着意写诗人过去遭遇留下的伤痛,是抱负难展的愤激之辞!“叹臣之壮也不如人,今何及”。结语用春秋时郑大夫烛之武语。《左传》僖公三十年载:烛之武对郑文公说:“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这里意为虽有“从戎之兴”,无奈力不从心。表面上怨叹流年,实际上是感叹壮志未酬,不能一展抱负,用的是曲笔。
刘克庄是辛派词人,这首词的风格与辛词酷似。在慷慨淋漓、纵横恣肆中时露悲凉深沉之哀叹。诗人把立志收复中原的气节与功名作为词的主旋律,表现了英雄失志而不甘寂寞的思想。词在表现手法上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运用曲笔,使词的意蕴更加深沉含蓄。
名家点评
现代汉学家吴世昌《词林新话》:此词用《左传》,除稼轩外亦少见。
作者简介
刘克庄(1187—1269),南宋文学家,江湖诗人和辛派词人的重要作家。初名刘灼,字潜夫,号后村居士,莆田(今属福建)人。师从真德秀。以荫入仕,淳祐六年(1246)赐进士出身。官至工部尚书兼侍读。任建阳令时,曾因咏落梅诗遭谗病废十载。诗词多感慨时事之作,渴望收复中原,振兴国力,反对妥协苟安。词风粗豪肆放,慷慨激越,有明显的散文化、议论化倾向。著有《后村先生大全集》《后村别调》。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8-31 02:15
目录
概述
作品原文
注释译文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