滦州影戏
中国地方影戏
滦州影戏,中国地方影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遗名录,被誉为“掌上逸出的乾坤”,起源于明朝万历年间,由滦州人黄素志改进,因清初随清军驻防而广为流传。
发展历史
冀东各路影戏的统称。传说始于金代。明成祖定都燕京,徙直隶苏州等十郡、浙江等九省民实畿辅,江浙影戏即于此时传入滦州,并与原有福影结合,形成独具风格的皮影戏。20世纪初,福影尚在冀东的迁安、迁西、卢龙、抚宁一带流传,又称大影、腹影或府影。所以称大影,是因为影人比乐亭的影人大近一倍多。
影戏类型
福影影人长73厘米,由驴皮雕刻,眉目口鼻仿照真人形象,刻工较粗糙,但影人骑的马及其他动物,雕刻讲究,且多为专用。影窗高1米、长2米,用大马勺点燃7个用棉花搓成的灯芯照明。唱腔有哭腔、抬腔两种。抬腔由全班人跟着唱。有九腔十八调之说。伴奏只有打击乐,无丝弦乐器。
之所以叫“福影”,是因此种影戏多为人们祈福消灾、酬神还愿演唱。
之所以称腹影,是因为影卷只有道白,没有唱词。该唱的地方,由演员根据剧情即兴编词,取“腹稿”之意。旧时长城以南的滦河以东地方,包括迁西、迁安、卢龙、抚宁、滦县、滦南、乐亭、昌黎在内,属河北永平府治。所谓府影,即永平府之影戏。福影是滦州影戏的“原始形态”。
代表人物
乐亭影兴盛之后,滦州影分东、西两路。东路以乐亭影为中心,形成于唐山东部渤海之滨。这里土质肥沃,交通便利,自古文化较发达。富户官宦人家多以自请艺人,组织自家的影戏班为光耀门庭、造福桑梓、高台教化的善事,进而亦成为一种商业演出。特别是一些喜爱影戏,又善编写的文人,直接参与剧本和唱腔的设计,丰富发展了东路影戏的唱腔。其以富于音乐性的乐亭方言为基础,吸收了乐亭大鼓曲调和当地民歌、吹歌等民间音乐,使东路影戏的唱腔向优美、抒情型转化,形成旋律婉转、抒情柔美、起伏跌宕、节奏多变的特点。腔调感人,悲唱催人泪下,民间有“柔派”之称。主要代表艺人有王华、韩增、李紫兰、张绳武、齐怀、孙品娜、康雅亭、周文友、李秀、高荣杰、曹辅全、张占科等。
西路形成于唐山北部燕山山脉和丘陵地带,以遵化、玉田、丰润等地最为活跃。西路虽然晚于东路,但由于影戏在北部山区兴起后,深受当地民众欢迎,不少人投师学艺,且由于山区人民性格豪放、语音刚健,形成不同于东路影的特有风格:唱腔高亢粗犷,节奏简明轻快,语音质朴刚健,民间有“快马擎刀”之说。西路影一些名望较高的艺人首先带班冲出山区,到东西路荟萃的唐山演出。主要艺人有张茂兰、苏旭、苏勉、张凤阁、郑火亨、李盛、张豁鸣等。
参考资料
滦州影戏.中国大百科全书.
最新修订时间:2024-02-20 00:26
目录
概述
发展历史
影戏类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