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黄河公路大桥
中国山东省滨州市境内过河通道
滨州黄河公路大桥(Binzhou Yellow River Bridge),又称“滨州黄河二桥”,是中国山东省滨州市境内的过河通道,位于黄河河道之上,是山东省加强同京津冀地区、华东地区和环渤海经济圈联系的一项关键工程。
建设历程
2001年1月16日,滨州黄河公路大桥动工兴建,并举行奠基仪式;7月28日,滨州黄河公路大桥进行主体建设工作。
2003年11月14日,滨州黄河公路大桥完成主桥合龙工程,大桥全线贯通。
2004年7月18日,滨州黄河公路大桥通车运营。
桥梁位置
滨州黄河公路大桥位于中国山东省滨州市,连接滨城区南北两岸,距东北方向滨州黄河大桥约13千米;大桥线路北起滨州南立交,上跨黄河河道,南至高清北互通立交,线路往南接309省道、滨州—莱芜高速公路(鲁高速S29);途经该桥线路为长春—深圳高速公路(国家高速G25)。
建筑设计
建筑结构
滨州黄河公路大桥分别由主桥、中塔、边塔、斜拉索、南北引桥及各立交匝道组成;主桥路段呈西北至东南方向布置。
滨州黄河公路大桥主桥为三塔双索面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主梁采用双边箱预应力混凝土梁,在中塔出与中塔固结,边塔处半漂浮支承。索塔采用双柱式索塔,桥面以上不设横梁。桥塔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斜拉索采用高强度低松弛热度镀锌钢丝;拉索为热挤双层PE一次成型,内层为黑色高密度聚乙烯,外层为彩色高密度聚乙烯;中塔斜拉索为桔红色,边塔拉索为白色。
设计参数
滨州黄河公路大桥全长为1698.4米,宽为32.8米,主桥长为768米,采用(42+42+300+300+42+42)米的跨径布置;南引桥长为675.2米,采用(16×42)米的跨径布置,北引桥长为255.2米,采用(6×42)米的跨径布置。主梁全长为767.1米,梁高为3米,标准断面梁宽为32.8米,桥面沥青混凝土厚度为11厘米;斜面腹板厚为25厘米,中跨直腹板厚度为35厘米,中跨桥面板厚为30厘米,边跨桥面板厚为40厘米;横隔梁与斜拉索边跨的间距为6米,中跨间距为7.5米。中塔总高为125.25米,南北边塔总高为76.778米,全桥斜拉索共计200根,共重约1158吨,其组成的钢丝直径为7毫米;最长的斜拉索约220米,最大的斜拉索重约22吨。桥塔基础桩长115米,中塔单个承台采用(18.5×18.5×4)立方米的规格,边塔单个承台采用(14.5×10.5×4)立方米的规格。
设备设施
截至2015年6月,滨州黄河公路大桥设置提示、警示标志,提醒通行车辆。
运营情况
票价票制
2004年7月18日,滨州黄河公路大桥通车运营,该桥按长春—深圳高速公路(国家高速G25)标准进行收费。
通行事项
截至2015年6月,滨州黄河公路大桥禁止车货总重超过55吨的非法超限运输车辆通行。
建设成果
技术难题
滨州黄河公路大桥建设时,所采用的关键施工技术为:
1、采取气举反循环二次清孔、JJX- 3B型孔斜仪控制垂直度等措施,攻克了115米的超长桩的施工难题。
2、采取措施有效地控制了大体积混凝土承台、大体积高强度混凝土索塔的施工。
3、上塔柱施工采用技术先进的液压式自升爬模,及主梁悬浇施工的钢箱式牵索挂篮技术。
4、除主梁外,混凝土中均掺加了粉煤灰,提高了混凝土的和易性,减少了水泥用量,降低了造价,节约了能源。
5、总结出多孔环形锚的张拉工艺。
6、优化了上塔柱锚索区大吨位小曲率半径环向预应力的张拉工艺,及其塑料波纹管真空压浆工艺,确保斜拉索的安全。
荣誉表彰
价值意义
滨州黄河公路大桥是中国黄河上第一座建成的三塔斜拉桥,是滨州—博山高速公路的重要构成部分,是中国交通运输部提出的“两纵两横、三个重要路段”之一的重要补充,是连接环渤海湾经济圈与长江三角洲经济圈之间最便捷陆路通道的重点控制枢纽。(胶东在线 评)
滨州黄河公路大桥的建成通车,使滨博高速公路得以全线贯通,为鲁北、鲁中地区接受苏杭经济辐射、沟通京津联系架起了一座金桥,也为环渤海湾与长江三角洲两大经济圈的交互开辟了一条便捷通道。(滨州市人民政府 评)
最新修订时间:2021-10-25 18:20
目录
概述
建设历程
桥梁位置
建筑设计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