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南熏
民国烈士
漆南薰(1892年-1927年3月),又名漆树棻,重庆市江津区人。生前曾任中共重庆市地委负责人。
漆南薰又名漆树棻,1892年出生在今重庆市江津区李市镇的一个书香门第。少年时代,漆南薰聪颖好学,志向高远,很早便加入了同盟会。青年时期,他进入江津中学读书,表现出了高昂的革命热情,因带头反对学校无理迫害学生的行为和腐朽的封建教育,被逐出校门。后进入成都联合中学学习。
1915年,漆南薰阔别家乡,东渡日本留学,先考入东京第三高等学校,毕业后又考入京都帝国大学经济学部,从师于著名经济学家河上肇博士。这期间,袁世凯政府接受了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引起国内一片声讨。身在日本的漆南薰对祖国的命运与前途更为关注,常与先期到达日本求学的郭沫若等留学生纵谈国家大事,每至慷慨激昂处,声泪俱下。从大学第三学年起,他开始潜心搜集有关中国近代的经济资料,全身心地投入到对中国鸦片战争以来遭受帝国主义列强侵略历史的研究之中,并努力以马克思主义观点进行分析研究,写成了《资本帝国主义与中国》的毕业论文。
1924年,在中国第一次大革命风暴的前夜,漆南薰回到祖国,偕妻子凌树珍和两个孩子住在上海。他一边在上海政法大学任教,一边继续研究中国经济问题。1925年,漆南薰在多年研究的基础上,完成了近三十万字的专著《经济侵略下之中国》。这本书揭开了近代中国经济学史上光辉的一页,唤起人民奋起反抗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封建主义的统治,是20年代中国学者从经济学角度出发,研究如何使中国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重要著作。
1926年,川渝地区的大革命运动风起云涌,漆南薰受友人邀请,回到重庆担任《新蜀报》主笔。他婉拒了郭沫若寄来的广东大学经济学教授的聘书,执意同家乡人民一道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新蜀报》是四川地区最早宣传新思想、新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的阵地。漆南薰到《新蜀报》工作后,几乎每天都为报纸撰写一两篇揭露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祸国殃民罪行的时评、社论。
漆南薰在《新蜀报》工作期间,又被选为国民党重庆市党部执委会常务委员。作为国民党的左派,他与中国共产党四川地区党的组织保持着密切联系,直接接受党的领导,当年代表党与漆南薰建立联系的就是刘伯承同志。漆南薰竭诚拥护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在新闻战线上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进行义无反顾的战斗。他还曾担任共产党人吴玉章、杨闇公创办的重庆中法大学中学部教员,讲授政治经济学,同时兼任国民革命军第20军向时俊师政治部主任,在军中进行政治教育工作。
1927年春,四川国民党右派反动活动愈演愈烈,而以刘湘为首的封建军阀也开始撕下伪装,脱离革命阵营,重庆地区革命与反革命的较量已不可避免。1927年3月,在中共重庆地委的领导下,各群众团体决定于3月31日在打枪坝举行“重庆各界反对英帝炮击南京市民大会”,漆南薰被推选为大会主席团成员,与杨闇公等中共重庆地委领导人和国民党左派省党部领导人一起负责主持这次大会。大会召开前夕,反动军阀王陵基便扬言要杀害杨闇公和漆南薰等共产党人和革命人士。有知情人士劝漆南薰不要赴会,可他平静地回答:“我们是要去的,纵有危险,也不打紧。”3月30日当晚,漆南薰的妻子苦苦劝说他第二天不要出门,可他还是趁翌日凌晨妻子熟睡之时,悄悄出门去了,去得如此执着,如此义无反顾。
1927年3月31日这一天,历史将永远铭记。蒋介石反动集团支持下的四川军阀预先潜伏在会场内的刽子手向与会群众突然发动血腥大屠杀,英勇的共产党人冉钧及国民党左派陈达三等相继遇害。漆南薰被刽子手毒打之后拖至两路口将他割舌、剔牙、剖腹,用大刀将尸体劈成数段,抛弃路旁,壮烈牺牲,年仅35岁。
最新修订时间:2022-03-27 20:29
目录
概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