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篮是福建省传统竹漆工艺品,产于福建省泉州市
永春县仙夹乡,原材料是竹子,将竹子或切片或切统一细条,片可做柄,细条用来编织篮子。
文化特点
1.用细如琴弦的竹丝编篮,因而特别轻便。
2、用桐油和细如面粉的泥土拌成油灰抹在竹篮的关键部位,因而特别坚固。
3、用髹也就是生漆漆篮,绘以图画、描金、堆雕等,因而特别贵 。工艺相当繁复。
基本状况
“巧手翩翩篾气舞, 经线纬线入画图。竹篮提水水不漏,小可藏针大当橱”。这是吟咏永春漆篮的一首诗。永春漆篮是福建省特色民间传统竹漆工艺品, 始于明正德年间( 1506~ 1522), 至今已有500年的历史。由于它的生产基地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仙夹镇龙水村, 因此人们将这里生产的漆篮也称为“龙水漆篮”。漆篮作为副业是当地农民的一项重要收入来源, 该村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制作漆篮。这种传统手工技艺的发展与乡村社会的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 形成一道独特的人文景观。漆篮共有三大种类, 即扁篮、格篮和盛篮, 每类又分特级、甲级和光油等几个级别, 规格大小达100多种。漆篮的制作主要有竹编、油灰、漆画三大工序, 每大工序又分许多道小工序, 一个漆篮的制作完成需要50 多道工序, 周期达1个多月。漆篮的具体制作工序为:①工匠们用竹子制成不同长短宽窄的篾片和篾丝, 以篾片为经, 篾丝为纬, 从而编制成篮胚。那些篾丝既长又细, 最细的只比头发粗一些, 柔可绕指, 精细的竹丝使篮胚显得特别紧密和轻巧。②工匠们在篮胚上抹上桐油灰, 裱上夏布, 盖上生漆, 而后又在竹篮的提梁、篮盖、篮体上精心绘饰各种金色图案, 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漆篮。漆篮工艺把竹编技艺和漆画堆雕技艺合二为一,不仅一举颠覆了“竹篮打水一场空”的宿命, 而且使简单的竹篮从此由单调变得异彩纷呈。
龙水村生产的漆篮不仅具有高雅古朴、端庄大方、精巧玲珑的艺术风格, 而且还具有耐酸、耐碱、耐用的特性, 曾被选送至意大利、日本、波兰等30多个国家展览, 并多次在国内展出, 受到好评。在民俗文化活动特别浓厚的闽南地区, 漆篮被广泛用于结婚寿诞、走亲访友、迎神祭祖等场合中。漆篮在人们生活中可作为盛放物品的容器, 在艺术上可作为观赏之物。随着18~ 19世纪大量闽南人到台湾和东南亚等地区居住, 使用漆篮的习俗也被带到了那里, 在闽南的城乡、台湾和东南亚等地区还保留着使用漆篮的传统习俗, 那些也是如今漆篮的主要销售地。在
福建省博物馆、
泉州市博物馆、中国闽台缘博物馆等均可看到永春漆篮的收藏。永春漆篮已被列入泉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福建省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当地村民和政府正在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发展历程
在传统的中国社会下,每一个物品或者是事件的出现基本上都带有一定的传奇色彩,做为一项历史悠久的传统技艺的漆蓝,也有两个关于它的传说:
曾经有过一种传说:在很久以前,龙水村有两个聪明美丽的姐妹名声在外,于是就有很多的好事者莫名而来,尽出难题来考她们:如何使风吹烛火不灭?如何使竹篮打水不漏?于是便出现了灯笼和漆蓝。
还有另外的一种传说:龙水村曾经有这么一对夫妇,妻子善于编制竹篮,而丈夫却精于漆艺。一日,妻子提着一个竹篮,里面放有一碗粥和一碟菜,为在山那边种地的丈夫送饭。不想在跨越一条小溪的时候,脚下不小心,就把竹篮子给打翻了,里面的粥顺着竹篮的细缝漏了出来,所剩无几。晚上,漆匠回家之后,很是惋惜失去的粥,惋惜之余的他突然来了灵感,于是他将桐油灰刷在竹篮上面,形成了最早的漆蓝。
第一种传说带有很重的游戏成份,而第二种传说却充满了生活的气息,漆蓝的出现到底是出于游戏还是生活呢?又或者是有其他的什么原因呢?但是,在我看来实用的东西源于生活本身的可能性会比较大。
不管漆蓝的出现究竟是什么因素的催促,但是根据当地人一代代的相传下来的说法,漆蓝至少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在《永春县志》,曾记载到如下文字:
“明正德年间(1506-1522),西向(由于仙乡位于县城桃源之西,故在行政名称上有一度又名“西向”)龙水的油漆匠,把传统产品竹篮和竹盘的胚件放在石灰水中煮后,晾干抹上桐油灰,表以夏布,涂上生漆,制成漆篮,使之坚固耐用,以后逐渐改进,在漆篮的提柄、篮盖、篮体上精心装饰图案,雕花绘画,经过三十几道工序制作,成为名贵的漆篮。”从时间上说,这和龙水村人的说法基本一致。也就是说,漆蓝出现于明代这个论断基本上是可以确认的,距今已有四五百年的历史了。
话说从18世纪起,闽南开始有大量人口下南洋,离开故土的人们,在走亲访友、迎神祭祖、女儿出嫁时,习惯用漆篮。因此,在回乡时,他们就会特意买漆蓝带回家去。渐渐地,这种做法变成了当地独特的一种风气,市场对漆蓝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因此漆蓝走向海外便变成了一件必然的事情。
据《永春县志》记载,清乾隆年间(1736~1795),龙水郭孝养、郭荣保等人开始出外编制漆篮。这也是关于龙水村人将漆篮作为外出谋生手段的最早的记载。县志还记载到:“1801年,漆蓝开始远销南阳各埠。同样是县志记载,“至咸丰年间(1851~1861),其族人郭永盛、郭振裕、郭英玉等二十多家一百多人,分别在永春县城、五里街、和泉州、晋江、安溪等地设铺营业销路遍及闽南城乡。”这是关于龙水漆篮设铺营销的最早记载。这一现象的出现也就意味着,漆蓝已经正式走到大多数人的生活中去了。在民国时期(抗日战争以前),龙水漆蓝已经在福建省内开设了多家公司,其中主要有:泉州振美源漆篮公司、厦门振益漆篮公司、厦门永振兴漆篮店、厦门福民漆篮店、永春县城郭振盛漆篮铺、永春县城振裕漆篮店等。
纵观民国时期的漆蓝发展的主要特点有:
一、内外销兼做,厦门以外销为主。
二、家庭作坊式和股份合作式公司并存。
三、经营者只在经营地组织油灰和漆画工序,所需篮胚则回乡采购,由仙乡的漆篮散户提供。
四、大部分公司店铺采用前店后厂式的结构
五、在漆画阶段,大部分生产者会在篮盖上用生漆写上店铺的“字号”,
类似商标。销售时,买家可认“字号”而购买。
六、厦门的店铺开张后主要做出口,一时之间名声远远盖过泉州等地,许多名师都从泉州转到厦门。
七、这一时期,开始有外姓(相对于郭)人以资本投入经营漆篮,参与竞争,这是漆篮突破族姓局限、真正迈进市场的象征。
日本侵华战争带给我国人民的苦难是全方位的,龙水漆篮也难以独善其身,1938年日本打进厦门,对外贸易全面中断。厦门主要组织生产漆篮出口的几个漆篮公司迅速倒闭。泉州、永春县城的几间店同样受影响,纷纷关门。在整个
抗日战争时期,漆篮生产以各家各户做“散篮”为主,挑篮叫卖,勉强度日。抗日战争时期是漆蓝发展史上的一段艰苦历程。
20世纪五六十年代进入了新中国建设时期,龙水漆蓝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先是成立“龙水漆篮生产互助小组”,继而成立“永春县龙水漆篮生产供销合作社”,一九五八年,改组为“地方国营永春工艺美术厂”。 永春工艺厂开始成为漆篮在永春乃至整个闽南地区最大的生产中心,所生产的“迎春牌”漆篮畅销海外,成为永春县不可多得的创汇单位。在不知不觉中,“永春漆篮”开始代替“龙水漆篮”称谓。“永春工艺厂”生产“永春漆篮”这是顺理成章的事 。
“文革”期间,漆篮“面向基层”回到龙水大队,继而搞“社队联办”,成立“仙夹公社竹器漆篮厂”,搞“农副结合”,漆篮生产经营依旧红火,对外出口有增无减。“文革”结束,永春工艺厂恢复,迎春牌漆篮名声再起,并且有新的创造,漆篮新品屡屡在省级和全国获奖。
七十年代末台海关系缓和两岸互有经济往来后,开始有台湾客前来永春甚至跋涉上山到龙水寻购漆篮,台湾再度成为漆篮又一区域市场,以至那种大号光油盛篮被龙水人叫做台湾篮。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扩大,旅游业迅速升温,来我国旅游的海外游客大量增加,永春工艺厂十分敏感地把握到时代脉搏,抓漆篮创新,设计制作出直径六厘米、九厘米小巧玲珑型漆篮,改实用性为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收藏纪念品,把漆篮打进了旅游市场。
进入到九十年代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工艺厂再一次把握到机会,创新设计制作出具有较高收藏价值的高档次的漆线雕漆篮,于一九九六年陆续上市,受到国内外经济条件好和喜爱工艺美术品人士的青睐,较大提高漆篮的附加值。
进入九十年代中期后,看似诸事顺利的工艺厂已经开始在走向困局:人员流失。订单减少。特别是1997年,亚洲发生金融危机,“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漆篮对东南亚出口受到影响,在订单较大幅度减少的情形下,工厂更加一蹶不振。
后来,所谓的漆篮厂基本上可以说是名存实亡,直到2007年,郭金镖老先生和一些当地的老人们创建了永春县龙水漆篮工艺有限公司,漆篮消亡的边际紧紧的抓住了最后的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