漕运总督署,始建于宋乾道六年(1170),由录事陈敏兴修,元时为淮安路总管府,至元三十年,阿思重修;明洪武元年,淮安知府范中政建淮安府署;洪武三年,知府姚斌改为淮安卫指挥使司,景泰年间,都御史王竑督理漕务,知府程宗在此建都察院;到成化五年通判薛淮重修;正德十一年,知府薛[斌金]增建、嘉靖十六年都御史周金在城隍庙东新建都察院;隆庆五年,知府陈文烛将此重修;万历七年,都御史凌方翼将淮安卫迁往城隍庙东,移漕运总督府于此。
今日淮安市淮安区镇淮楼北面的地面高出许多,原来那里是漕运最高管理机关漕运总督署旧址。淮安控扼着重要的水道,是南北水运的枢纽,东西交通的桥梁,漕运集散地,素有“七省咽喉”之称。每年湖广.浙江.江南的千万艘粮船衔尾而至淮安,由未口入淮北上。淮北盐南运,则又由板浦车运至安东(今涟水)坝,渡过黄河,经草湾对岸的盐河,运往淮安城北的河下镇,再运往其他地方。
淮安的特殊地位,也促进了淮安的繁荣。特别是商业十分发达。漕运总督机关设在这里,驻有大批理漕官吏、卫漕兵丁,漕船到达淮安后,要接受潜台衙门的盘查,千万艘粮船的船工水手,清运官兵在此停留,南来北往的商人在此进行货物交易,旅客也常在这里盘桓,这就大大增加了淮安的商品需求量,促进了淮安商业的发展。据记载:当时老淮安城内外店肆酒楼鳞次柿比,“市不以夜息,十分繁华。”
漕运总督公署是朝廷的派出机构,总督都由勋爵大臣担任。景泰二年始设漕运总督于淮安与总兵参将同理漕事(清同治《
山阳县志》)。明代的王竑、李三才、史可法,清代的施世纶、琦善、穆彰阿、思铭、杨殿邦等人都先后在淮安任过漕运总督之职,漕运总督权力显赫,不但管理漕运,而且还兼巡抚,因此也称漕抚。公署机构宏大,文官武校及各种官兵,达二百七十多人,下辖储仓、造船厂、卫漕兵厂等,共约二万多人。
当时,建筑规模宏伟,有房213间。其中大堂五间,中厅七间,大楼五间,后厅五间,耳房东西各三间,厨房七间,案房东西共六间,书吏房二十余间,皂隶房东西五间,工字厅三间,中厅,东西花园,耳房四间,花亭三间,亭东耳房四间,大堂西院一宅计15间,东西耳房厢房,穿廊共32间,水土神祠三间,寅宾馆三间,仪门三间,脚门二间,大门五间,鼓亭二间,牌坊三座:中曰“重臣经理”,东西分别曰“总供上国,专制中原”。司道府县厅共九间,中军旗鼓卫官厅共20间,兵勇各房三十余间,请美堂共15间。中轴线上分设有大门、二门、大堂、二堂、大观楼、淮河节楼。东侧有官厅、书吏办公处、东林书屋、正值堂、水土祠及一览亭等;西侧有官厅、百录堂、师竹斋、来鹤轩等,大门前有照壁,东西两侧各有一座牌坊。以上建筑,在四十年代被侵华日军飞机炸为废墟。屋基、础石仍存地下。更值得一提的是在衙门前有一对全国罕见的石狮。据说,在元朝,朝廷曾从波斯(现伊朗)运进两对艺术价值很高的石狮,一对运往京都,一对留在淮安。可惜,留在淮安的这对石狮,在“文革”中被砸成了碎片。
二三十年代时漕运总督署东侧辟为县体育场,三十年代初在漕运总督署内开了一个剧院,为当时淮安的第一个剧场,以演戏的收入支援东北人民抗日。解放后,此处为淮安县人民体育场。1988年,淮安市政府于遗址上重建门厅九间,中间三间面阔11米,门眉置“
总督漕运部院”匾额,东西各三间均面阔9米,进深5檩3米,檐高4米,青砖小瓦,明柱,抬梁,古朴典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