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漠河国家地质公园位于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
漠河市西南部,地处黑龙江省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处,总面积78平方千米。地质公园以花岗岩地貌景观、冰缘地貌景观为核心,融流水地貌景观与自然生态景观于一体,是国内的冰缘冻土花岗岩石林,也是我国最北、纬度最高的国家级地质公园。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黑龙江漠河国家地质公园位于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漠河市西南部富克山施业区内,地处黑龙江省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处。地理位置位于大兴安岭北段,属内陆山系地区,山脉呈西南-东北走向。地理坐标为:北纬52°34′26.20″~52°45′43.70″,东经121°10′59.15″~121°28′17.03″。公园西部、北部以黑龙江省与内蒙古自治区行政界线为界,南部、东侧以地形界限为界,总面积78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黑龙江漠河国家地质公园位于大兴安岭北段,属内陆山系地区,山脉呈西南-东北走向。地貌成因类型以构造-侵蚀地形为主,伴有剥蚀-堆积地形。地质公园整体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南北呈坡降趋势,西北部为大兴安岭中山地貌,东部地势沿河凹陷。最高点位于大兴安岭主脉,海拔1352米。
黑龙江漠河国家地质公园是以花岗岩地貌景观与冰缘地貌景观为核心的地质公园。花岗岩地貌以石林景观为代表,沿大兴安岭山脉北东-南西走向,呈片状分布,普遍高度在 3~25米之间,基部多相连,有的呈墙状绵延数十米至数百米,有的独石成峰,有柱状、塔状、堡垒状等形态。石林整体层状节理发育,特征明显,不同片区的石林群各具特色,是国内少有的花岗岩地貌景观。公园位于我国的高纬永久性冻土区,发育以花岗岩石海为代表的典型冰缘地貌景观,周边地区山原阶地、雪蚀槽谷、雪蚀洼地规模大、分布广,剥蚀量十分巨大,也存在相应的泥流堆积、坡积裙、雪积扇、冻融泥流、石河、冰缘宽谷、不对称谷地、砂楔等古冰缘地貌现象。漠河地质公园冰缘地貌具有典型性、系统性、完整性,同时也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气候特点
黑龙江漠河国家地质公园所在地区为寒带气候区,是中国罕有的高纬度永久冻土分布区,每年积雪期长达200多天,最低温度可达零下52.3摄氏度。
开发建设
科普宣教
漠河国家地质公园的科普影视厅在公园博物馆的一侧,面积46平方米、有40个座位,能基本满足公园近三至五年内接待游客量的要求。同时已制作了1部反映本公园地质发展演化历史的科普宣传片《沧海桑田十亿年》。制作了漠河地质公园宣传片3部《漠河地质公园》、《铺开巨石绘丹青》、《地质的传奇》,制作石林发现过程宣传片1部《石林发现》,制作旅游推介片两部《石林低空飞行》、《一路向北》,时长45分钟的石林主题宣传片《神州北极石林》,漠河旅游宣传片2部《漠河旅游风光宣传片》、《神州北极》。近十部宣传片可根据不同游客的旅游需要,有重点的进行播放。
资源情况
黑龙江漠河国家地质公园地处大兴安岭北麓,森林覆盖率高,原生态的自然环境动植物资源丰富,拥有高纬地区寒温带气候条件下生长的特有动植物。具有河流景观、生态湿地、原始森林等多种生态资源,适于开展绿色旅游业。地质公园所在地区野生动物种类丰富。大中型兽类以偶蹄目鹿科、猪科、熊科、犬科、鼬科,兔形目兔科为主,鸟类以雀科种类最多。其中国家 I 级重点保护动物共 7 种,包括哺乳类的貂熊、紫貂、原麝 3 种,鸟类的
黑嘴松鸡、
东方白鹳、金雕、白头鹤 4 种。国家 II 级重点保护动物 41 种,省级重点保护动物 40种。黑龙江漠河国家地质公园所在植物区系属于“东西伯利亚”植物区系,代表植被是寒温带针叶林,森林植被类型以杜鹃-偃松林、偃松-兴安落叶松林和偃松-白桦林为主,在海拔较高的地区可见冻原植被。黑龙江漠河国家地质公园范围内常见高等植物约有 608 种。国家 I 级重点保护植物 4 种,II 级重点保护植物19 种。
主要景点
自然景观
黑龙江漠河国家地质公园以花岗岩石林、石海、石河等冰缘地貌景观为核心,融流水地貌景观与自然生态景观于一体。区内主要出露的岩石为中生代早侏罗世中细粒与粗
中粒二长花岗岩。漠河花岗岩石林成因复杂,形状独特,地质遗迹丰富。有球形风化区、风蚀壶穴区、冰缘石海区、多彩节理区等。园内“石奇、水秀、林幽”,有石洞、石穴、石柱、石峰等,其形状奇特各异,象形石众多,石趣比比皆是,集奇、绝、险、幽、雅于一身,形成了十分罕见的花岗岩石林景观,堪称花岗岩石林的博物馆,被地质学家称为“国内独有、世界罕见”。园内原生动植物资源富集,形成了一个独具特色的生态圈。具有极高的科研考察、科普教育、美学观赏、旅游开发等价值。
总体布局
黑龙江漠河国家地质公园总体布局为:一园两区九景群,即地质公园园区由两个景区组成,景区内分布九大景群。地质公园园区为单一封闭区域,综合服务区位于园区外东南5公里处,由核心游客服务区、特色休闲体验区、克波河生态景观区三大部分组成。综合服务区内设置地质公园主碑。
西部石林景区与东部石林景区
西部石林景区位于地质公园园区西南部,面积58.43平方千米。景区以石林(花岗岩地貌景观)为主,该景区是地质公园的核心景区。规划建设各景群服务点。东部石林景区位于地质公园东北部,面积19.57平方千米。景点主要为沿大兴安岭山脊线分布的大面积花岗岩石海景观以及其他冰缘地貌景观。该景区现阶段以保护为主,规划中期建设车行道路、游览栈道与服务点。
九大景群
公园地质遗迹包括9个景群,分别为九龙壁景群、风蚀崖景群、冰缘石海景群、一线天景群、五指峰景群、长城岭景群、千层塔景群、骆驼岩景群和擎天石景群。
功能区划
综述
黑龙江漠河国家地质公园功能分区分为三大类,分别为:地质遗迹景观区、游客服务区、自然生态区。
地质遗迹景观区
地质遗迹景观区在两个景区均有分布,总面积 45.55平方千米。黑龙江漠河国家地质公园规划西部石林景区内地质遗迹景观区面积 35.976平方千米,分布于大兴安岭山脊线以及克波河流域。东部石林景区内地质遗迹景观区面积 9.574平方千米,分布于大兴安岭山脊线沿线地质遗迹集中分布区域。
游客服务区
游客服务区分布在地质公园综合服务区及两个景区中,总面积 0.012平方千米(不含综合服务区)。西部石林景区内服务区分布于各景群服务点,总面积 0.009平方千米。服务点建设游客乘车点,设置流动的生态厕所和流动快餐车。东部石林景区内服务区分布于服务点,总面积 0.003平方千米。服务点建设游客乘车点,设置流动的生态厕所和流动快餐车。
自然生态区
上述功能区以外的公园区域为自然生态区,以水土保持、生态养护为主,总面积 32.438平方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