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海商是指明清时期,漳州月港对外经济贸易十分繁盛,造就了一大批漳州海商的辉煌业绩。
人物简介
追随郑和远航西洋
明朝前期,以王景弘(漳州府漳平县人)为代表的漳州人,从1405年至1433年,五次追随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国与东南亚、南亚、非洲各国的沟通,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和科技交流。郑和第七次下西洋于1433年返航途中客死印度西海岸古里,王景弘担起重任,率领船队顺利回到南京。1434年,王景弘又奉命独自率领船队再次出使苏门答刺,创造了航海史上一个国家船队八下西洋的伟大壮举。追随他们的许多漳州籍水手(或华侨)返乡后,在今漳州台商投资区角美镇鸿渐村为郑和、王景弘塑像和修庙,进行祭拜,世代绵延。至今,全国唯一一座纪念郑和、王景弘的庙宇依然存在。
生平事迹
开辟海丝贸易拉美
明朝中期,明朝政府在漳州月港部分开放海禁,准许出海贸易。隆庆元年(1567年),一些漳州海商从月港运载茶叶、丝绸(漳绒、漳绸、漳绣、漳纱)、瓷器(漳窑的克拉克瓷等)至吕宋(今菲律宾)马尼拉,与西班牙人做生意。西班牙人再把中国丝绸等货物贩卖到拉丁美洲和欧洲。这条从月港-马尼拉-拉丁美洲和欧洲的贸易航线前后持续两个半世纪,是世界大帆船航海史上维持最久的一条贸易航线。至今,日本、美国、墨西哥、巴西、东南亚各国和非洲还保存很多漳窑瓷器。外国许多物产也通过贸易进入我国,如番薯、烟草等就是在明万历年间由吕宋传入月港,而后在漳州种植,并逐渐扩种到国内其它地方。中外专家在研究月港海外交通时,把它誉为当时国际知名港口,是明朝“海上丝绸之路”的发源地之一。
东渡日本经略台湾 明朝后期,以颜思齐(漳州府海澄县人)为代表的漳州海商东渡日本贸易,后至台湾岛,招募漳州、泉州移民至云嘉地区,屯垦开发,经营台湾,被誉为开发台湾第一人。漳州府海商欧阳云台,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移居日本国长崎,成为当地福建华侨形成初期的侨领。明崇祯元年(1628年),漳州府龙溪县到日本的侨民(主要是陈冲一的后裔)在长崎修建了福济寺(俗称漳州寺),供奉妈祖,成为长崎最雄伟壮观的唐人寺院。
南通南洋行商广州
清朝前期,以潘启(漳州府龙溪县人,今漳州台商投资区角美镇潘厝村人,村人称之为潘振承,外国商人尊称他为潘启官)为代表的漳州海商多次到吕宋(清朝把东南亚、南亚国家称为南洋)与西班牙人做生意,深通夷语,于1743年以前在广州创办同文行,与英国、瑞典等国东印度公司贸易,逐渐成为广州洋商首富,1760年被清政府选为广州十三行首任行首。其子潘有度、孙潘正炜相继为行商,开设同孚行。1860年,同孚行资产达2000多万两白银。潘氏后裔出了许多进士、举人、文学家、诗人、书法家、画家、鉴赏家等,其家族有24人被《广东历史人物辞典》录入,被史学界誉为广东省自清朝以来最显赫的家族。
建庙异域为官外国
明成化七年(1471年),漳州府龙溪县海商后敏弘带领一批福建人到马六甲做生意。1511年,葡萄牙殖民者袭占马六甲,答应华人自治,漳州府龙溪县籍商人郑芳扬(名启基)被推为首领,号称甲必丹。1600年,郑芳扬在马六甲建一座青云亭(也叫观音亭),尊奉汉传佛教。明天顺二年(1458年)漳州府海商严启盛在香山水域与葡萄牙殖民者进行海上贸易,是最早开发澳门的开拓者。明弘治元年(1488年),漳州海商联合泉州、潮州的商人,在澳门创建妈阁庙,奉祭妈祖。葡萄牙人抵澳之初,在妈阁庙前登岸,以闽南话“妈阁”一音转化为“马交”(MACAU)——成为澳门的别称。18世纪,暹罗国(今泰国)达信王准许漳州府海澄县人吴让承包宋卡一带的燕窝税。吴让为此作出了突出贡献,被达信王任命为宋卡总督。
明清漳州海商在经商的同时,也把漳州民间信仰文化传播到所贸易的地方去,使闽南文化在有华侨的区域中进一步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