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泉线西起福建省
漳平市,东到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南浦镇。全长240公里,共19个车站。建于1958-1970年、1976-1978年、1996-1999年。原称天湖山支线。线路自
鹰厦线上的梅水坑车站引出,东经大深、福德至泉州。线路沿洛溪而上,至尾厝附近以60米的高桥跨谷通过;在福德与
感德间以4304米德西坑仔隧道穿过
戴云山南岭,继续向东南延伸,过安溪、
南安,抵泉州继而折向东北,抵施厝站。该线已停止办理客运业务,仅办理货运业务。
漳泉铁路总投资11.51亿元,工程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梅湖段,从龙岩市的
漳平县(今漳平市)南部
鹰厦铁路沿线小站梅水坑开叉伸展,至闽南
安溪县湖头镇。第二部分自
湖头镇至泉州、肖厝。其中第一部分1958年动工,1994年12月竣工;第二部分1992年9月开工,1995年10月竣工。
第一部分梅水坑至湖头镇100多公里路段,横穿福建省的
戴云山,施工过程中将工程分为四段,分别进行勘测、设计、施工、验收。在勘测、施工过程中,因受地形、气候及当时条件所限,这一路段铁路的线路标准也有差异。
第一段梅水坑至大深区间的施工还算顺利,相比之下,第二段大深至福德区间的施工要曲折得多。在第一段开始施工的四个月之后,1958年11月,第二段也开工建设,投入铁道兵和当地农民工1万多人。但开工仅两个月后的1959年1月,国家紧缩投资,该段奉上级命令停工,直到同年12月才复工续建,2万多人投入施工。当时上级要求必须在1960年年底前完工,但因时间紧、任务重,而且地质结构复杂,塌方滑坡时有发生,施工难度大,因此到了限期仅完成了约一半的工程量。1961年3月,国家调整
国民经济计划,减缩基建工程,该段再次接上级命令停工。1967年4月,该段铁路再次复工。1970年8月1日,几经波折,铺轨工作终于到达福德站,从而完成了第二段的施工。
福德至剑斗区间是第三段,自1971年6月铁道部设计部门对该段进行勘测,施工单位也相继进入,边勘察、边设计、边施工。该段直到1979年底才铺轨至剑斗站,1980年底全部站场配套工程基本完成,开始通车运营,而部分扫尾工程则到了1982年底,才全部竣工。
1979年,第四段也就是漳泉铁路第一部分的最后一段开始施工,该段铁路从
安溪县剑斗镇至
湖头镇,1994年底竣工,1995年4月验收。除第一段线路标准是一级外,其他三段都是三级。前三段铁路完工后即办理铁路营运业务,但第四段铁路竣工后,因受该地经济条件影响,无货源可运,因此建成后一直闲置着。
1992年9月1日,漳泉铁路第二部分即
湖头镇至泉州、肖厝段开工建设。这段铁路不属国家投资,而是福建省政府筹资兴建的,因此这一段铁路也就成为福建省第一条地方筹资修建的铁路。这一部分铁路的起点为安溪县
湖头镇,穿越泉州市区,抵达泉州所辖的工业基地肖厝,于1995年10月竣工。
2024年5月,漳泉肖铁路泉州白濑水利枢纽工程影响区段改建工程最后一条长隧道——上山仔隧道顺利贯通。7月28日,漳泉肖铁路项目新潮兜大桥首孔T梁架设成功。12月16日,漳泉肖铁路改线工程全线梁片架设顺利完成,为全线通车运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