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意识心理学
心理学名词
潜意识心理学的意义在于测试你的潜意识,其代表人物是弗洛伊德。潜意识顾名思义是你在生活中不自觉的接受和累计而形成的。
简介
在心理学史上,潜意识的概念是与弗洛伊德及其精神分析联系在一起的。然而心理状态的假说并不是由弗洛伊德最先提出的。莱布尼茨阐释过“次要知觉”,指的就是潜意识,并把心理生活看作是在各种竞相进入意识的观念之间的一种竞争;霍尔姆霍茨相信从感觉原子中得到的经验世界的构造要求潜意识推断的存在:沙可在应用催眠理论的过程中,发现存在着一个脱离意识的心理王国.尼采说过“意识只是表层”;叔本华声称“人类灵魂中存在野蛮的兽性”弗洛伊德的贡献在于;他检验所有这些假说,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强调人的本能的、情欲的自然性的一面,开辟了潜意识研究的新领域,形成了一门以研究潜意识心理为主的科学心理学。
特点介绍
潜意识的六大特征:
1.能量巨大:博恩.崔西说:潜意识是显意识力量的3万倍以上。
2.最喜欢带感情色彩的信息。
3.不识真假,直来直去。
4.易受图像刺激
5.记忆差,需强烈刺激或重复刺激。
6.放松时,最容易进入潜意识。
方法论基础
弗洛伊德不想去建立一种有关潜意识的实验方法,也不欢迎别人试图实验性地去验证他的观点。20世纪3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S.罗森茨韦格曾写信给弗洛伊德,谈到他希望用实验的方法检验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在回信中非常简洁地作了答复:“我颇有兴趣地检查了你们试图验证精神分析命题的实验研究,我不会对这种实证给予很高的评价,因为这些命题所依赖的可靠观察的丰富性使它们与实验验证无关。当然,这么做是无害的。”
弗洛伊德据以建立精神分析的“可靠观察的丰富性”由他的临床病例所组成。他将与患者的谈话记录作为科学资料,将对这些资料的分析作为研究的科学方法。对弗洛伊德来说,成功的治疗本身并非目的,而是为精神分析理论的可靠性提供证据。这里,对弗洛伊德最具吸引力的,是通向科学心理学的生理学道路。
在弗洛伊德时代,最常见的神经症是歇斯底里,它表现为心因性躯体症状,诸如躯体麻木和感知缺失等。1896年,弗洛伊德曾写过一篇文章,第一次宣布歇斯底里并非魔鬼缠身,也非道德沦丧,而是一种具有心理病源(尤其是性)的症状。遗憾的是,当时的精神病学和神经病学协会主席R.冯·克拉夫特-埃宾却把弗洛伊德的观点称之为“科学的神话”。
弗洛伊德的这一观点起始于他1894~1895年所写的手稿《科学心理学之规划》,从中可以发现通向科学心理学的生理学道路。当时,弗洛伊德为两个目标所苦恼:第一是检验,如果有人引进定量的思考,那么心理机能的理论会是什么形态;第二是如何从精神病理学中汲取一些可为科学心理学所利用的东西。在该手稿中,弗洛伊德阐释了他的意图:“建立一门属于自然科学的心理学,把人的心理过程看作是可用物质微粒来说明的量化决定状态。”为此,他发展了关于心灵和行为的普遍理论,使用的完全是生理学的和量化的术语。例如,动机被描述为神经元之间的间隙处(现称突触)引起紧张的结果,这种紧张使人感到不快,跨越间隙,紧张最终得以释放;记忆被解释为神经元间隙处渗透性(现称突触强度)的改变,这是连接着的神经元重复兴奋的结果。用相似的量化神经病学方法,弗洛伊德解释了从妄想到认知的全部“心理机能”。
继那部手稿以后,弗洛伊德开始从事自我分析。借助这种方法,他发现了出现心理潜意识中的行为和心理事件的原因,并区分了“真性神经症”和“心理神经症”。前者是真正躯体病症,由“某种神经病毒增加或减少所引起”;后者包括歇斯底里,是由“心因性的或依靠潜意识观念的情绪作用所引起”的。
随着自我分析方法的运用,弗洛伊德开始从机械生理学解释转向进化生物学解释。那时的大多数科学家,包括冯特,接受了德国达尔文主义先驱E.海克尔的“生源定律”。根据“生源定律”,个体的发生重演了种族发生,也就是说,“任何生物的胚胎是对它的种系发生道路的重复”。由此,一个人类胎儿经历了两栖阶段、爬行阶段、简单的哺乳阶段等等,直到他形成人的雏形。于是,弗洛伊德把“生源定律”扩展至心理发展,作为其研究性心理发展阶段的方法论基础。
潜意识开发
听觉刺激法
当你恐慌,害怕,缺乏自信时,大喊几声,就像举重,搏击喊叫一样,可以立即恢复力量.声音的力量可以影响你的信念,带来积极的行动.在你的家中或其它地方一直放潜意识录音带,可以不注意它,它也可以进入你的潜意识中,就是在睡眠中也可以放着,因为耳朵是24小时张开的,意识听不到,但潜意识能照样听到,效果仍然很好.
视觉刺激法
在房间建立一个梦想板,把自己的目标画成图片剪下来,贴在梦想板上天天看,可以天天刺激你的潜意识,达成你的梦想.
观想刺激法
利用潜意识不分真假的原理,在大脑中引导出你所希望的成功场景,从而达到替换你潜意识中负面思想的目的,通过反复的观想暗示,改变自我意像,树立成功信念,并使自我产生积极的行动,达到预定的目标.
代表人物
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1856—1939),奥地利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他本人提出了关于潜意识心理空间的“地形”概念,也即欲望还没有变成意识之前所存在的地方。在弗洛伊德看来,所有的心理事件均始于潜意识,在那里它们受到检验,以确定它们是否能被意识所接受。只有通过审查,潜意识的欲望才有可能变为意识,如果它通不过,就不会被允许进入意识。通过审查的欲望不会直接导致意识,只是“有可能成为意识”;介于潜意识和意识之间的这一空间称作“前意识”。由此可见,潜意识不只是地形中的一个地方,它还是一个从意识中分离出来的系统,并且具有自己的奇异原则。与意识相反,它免除了逻辑的和情感的不稳定性,不随时间的变化而改变,并且完全与外界现实脱离接触。
约瑟夫·墨菲
(约瑟夫·墨菲Joseph Murphy, 1898 ~ 1981)是哲学博士、神学博士、法学博士,是挖掘人类潜能方面的人物。他早年毕业于印度圣经大学,获宗教科学博士,为印度安德拉研究学院的研究员。墨菲同已故的宗教科学创始人欧内斯特·霍姆斯关系密切,他在洛杉矶基督科学会担任主任牧师长达二十八年,每个星期天为大约一千五百人讲道,并主持一个每日播送的电台节目。此外,他花了将近五十年的时间,在世界各地讲学、著书立说,讲述人生的法则和生命的内在含意,是一位深受世人尊重的思想家和心理学家。
墨菲博士的“心想事成法则”一经发表,立刻在世界产生了轰动效应,其作品迅速成为世界畅销书,成为许多成功人士枕边必备的书籍。他最知名的著作《潜意识的力量》,超越了宗教的界限,在全球广受读者欢迎,堪称潜能开发书籍中的经典。除此之外,他还著有《想有钱就有钱》、《易经的秘密》、《心量动力的奇迹》、《内在的赚钱能量》等三十余部作品,都获得了全球读者的好评
东泽.HE
美籍华人,Stanford University 大学博士,在佛洛依德和墨菲博士的基础上,提出冥想潜意识。其理论结合印度瑜伽与中国的辟谷学说,引,人类体能与脑活动的联系,人体零消耗,以及潜意识以自然的关系等新学说。其著作《能量的循环》被誉为西方心理学与东方玄学的结晶。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05 21:37
目录
概述
简介
特点介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