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麦秆剪贴画,是广东省潮州市的传统工艺美术品,广东省省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历史渊源
潮州麦秆剪贴画是在潮州麦秆编织技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潮州麦秆编织技艺的出现,其时间可追溯到中原人初始移民迁徒到潮州的时期。每逢清明时节,民间艺人便采用刚收割的麦秆编织成篮、笠帽、桌椅、轿子、扇子、骏马等工艺小品,卖给城里下乡的扫墓人。潮州麦秆编织技艺经过民间艺人的改良,在唐朝之后演变成为麦秆花画,后经历代艺人地不断创新发展,便成为现在的潮州麦秆剪贴画。
到20世纪40年代,广东潮州绸缎庄兼营在黑底色纸片或绸缎上拼贴本色平面麦秆画片,风格简朴,题材主要体现南国山水风景,并销往东南亚各国。1948年, 潮州“泰发号”专营麦秆贴画,销往香港。
1956年潮州成立工艺合作社,麦秆贴画成为合作社的主要产品。1958年,潮州工艺合作社首创彩色平面麦秆贴画。
1964—1966年,潮州工艺研宄所麦秆工艺组通过培养麦秆画艺徒,提高工厂麦秆画设计能力和制作工艺质量,并创新产品,采用炭精染色加贴麦秆的形式,制作出山水画和花鸟麦秆仿古画。
20世纪70年代以后,潮州麦秆画发展至三十多个花色品种,在工艺形式上,主要以平面贴画为主,并以1978年创作的大屏风为代表作。
文化特征
潮州麦秆剪贴画从形态上分有平面贴画、浮雕贴画;从色彩上分有彩色画、本色贴画;从用途分欣赏品和实用品两类。其表现形式有本色和套色两种,本色是利用麦秆本身的金黄色、棕赤色变化,通过剪刻贴在深色衬纸或薄板、绸缎上;套色则是将麦秆粘贴于薄板上,从而产生特殊的艺术效果。
潮州麦秆画的制作与其它地方比起来有很大的不同,潮州麦秆画的制作特点是取材独特,工艺别致,产品精美,这要花费很多精力和时间。
潮州麦秆画独特之处还表现在制作了很多生活实用的麦秆用品,品种有挂屏、日历板、书签、贺片、仿古小画片和仿邮票小彩片等欣赏品,还有立体造型的首饰盒、茶叶盒、镜框、文房四宝等。
潮州麦秆画立体感较强,有原色和彩色两种,原色麦秆画幽雅悦目,彩色麦秆画娇妍多姿,潮州麦秆画形式上可分为平面工艺和立体工艺,都是一种壁挂艺术精品。在用途上还分为欣赏品和日用品,是潮州人智慧的结晶和民间艺术。
工艺流程
首先,要经过对麦秆的筛选,把中空的麦秆,用刀具按照画面的要求切段、去节、破开、成片,然后再经过剪截、漂白、染色、熏、蒸、烫、烙等十几道工序处理。其中还需要整平压制,进行烧烫,通过温度的高低变化使麦秆表面形成深浅不同的色彩,使麦秆的自然光泽、纹理和质感仍能保留本色。最后,再经过剪、刻、编、绘、雕、刨、压、拼等又十几道工序才完成,作品融合国画、版画、书法、贴画等多种艺术的表现手法。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用麦秆制作的山水画,层次分明、轻重有致,花鸟画更是惟妙惟肖,五颜六色。所有这些都是麦草天然的“光”、“色”、“质”所赋予的,其特点是同类竹、木制品所无法比的。潮州麦秆剪贴画作品既有潮州刺绣的纤细,又有中国画的韵味、油画的浑厚和水彩画的清丽,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
传承状况
20世纪七八十年代,潮州麦秆剪贴画迎来了辉煌时期,产品远销欧美多国,民间从业者逾2000人。
1978年麦秆画生产达到高峰,潮州有近千人在制作麦秆画产品,加工点到处都有。
20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受到市场经济的多元影响,一些传统工艺正处于停滞萎缩状态,传统工艺以家庭作坊的形式苦守支撑着,民间艺人青黄不接,有的工艺面临失传的危险。
传承人物
林利飞,男,1945年生,广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项目名称:潮州麦秆剪贴画。
方志伟,男,1954年5月生,广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项目名称:潮州麦秆剪贴画。
李光荣,男,1951年生,1973年进入潮州市特种工艺总厂技术室从事麦秆剪贴画创作设计,广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项目名称:潮州麦秆剪贴画。
社会影响
荣誉表彰
在20世纪80年代潮州麦秆剪贴画获奖作品多,一大批作品参加了国家和广东省级工艺展览会展出并获得“百花奖”“优秀设计奖”“创作设计奖”“优秀作品奖”“金奖”等荣誉。
李光荣的作品《贝多芬》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作品《大展鸿图》被16届亚运会亚组委永久收藏,作品《乐圣贝多芬》被卡塔王子和其夫人国际象棋世界冠军诸宸收藏,作品《梅兰菊竹》被广东省工艺美术珍品馆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