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龟亚科(淡水龟亚科)Batagurinae有23属60余种,是在旧大陆与龟亚科Emydinae平行发展的一科,一般被并入龟科Emydidae。趾通常带蹼,背甲带有24块边盾,腹甲由12块盾片构成,雌雄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外形差异。
物种分类
潮龟属
仅1种,即
潮龟Batagur baska。分布于印度的部份地区、孟加拉、缅甸、泰国、越南、马来西亚、苏门答腊、印尼及柬埔寨。龟壳略为凹陷,幼龟的中央起角。它们的颈部很阔但短,第一节脊骨阔度一致,幼龟的第二至第四节脊骨较阔。第三节脊骨的后外侧缘凹陷。胸甲很大,幼龟的起角,而成年的则突起。腹部龟板的阔度超过后叶的长度。最长的接缝是位于下腹,最短的则在喉盾之间。它们的头部很细小,吻尖而突出向上。颚部边缘有锯齿,上颚中央的锯齿较少。下颚阔度差不多与眼窝的直径一样大小。四肢阔大,有横间的鳞片。龟壳最长达60厘米。表面及柔软部份呈橄榄褐色,下面呈黄色。由于其药用价值或作为食物而被广泛贸易,导致现时的数量大幅下降。最初相信它们已从柬埔寨消失,但于2001年却重新在当地发现。在马来西亚吉打、霹雳州及登嘉楼的河流都是它们主要的栖息地,虽有保育计划,但分布范围却不断减少。
咸水龟属
仅1种,即
咸水龟Callagur borneoensis。分布于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文莱。1996年国内市场上见其踪迹。背甲为淡灰色或棕色,呈椭圆形,中央隆起较高,前宽后窄,背甲中央有黑色粗条纹,似西瓜条纹,每块缘盾上有大块黑色斑点,背甲后缘不成锯齿状。腹甲为淡黄色,较窄且长。甲桥淡黄色,较宽。头部为灰色或棕色,中央又一条粗的条纹,颜色因性别而有所不同。眼眶和面部为黑色,吻部上翘,呈黑色,吻部棕灰色,上颌中央无缺刻。四肢灰黑色,指 趾间具
蹼。尾短。
乌龟属
头背后部皮肤呈细粒状或细鳞状。上颚咀嚼面宽,无中央脊。骨质内鼻孔与眶后半部在同一平面。椎板六边形,两短边在前侧。腋盾与胯盾大。腹板有发达腋柱与胯柱。内腹板为肱胸盾缝横切。趾间全蹼,尾中等。有3种。
乌龟Chinemys reevesii分布于朝鲜、日本和我国南方各省。头前段皮肤光滑,后段细鳞,鼓膜明显。椎盾5片,肋盾每侧5片,缘盾每侧11片,臀盾1对;肛盾后缘凹缺。背甲略平扁,有3条纵棱,雄性纵棱不显。四肢较平扁,趾、指间均全蹼,有爪。头、颈侧面有黄色纵纹;背甲棕褐色或黑色;腹甲棕黄色,每一盾片外侧下缘均有暗褐色斑块。雄性较小,背甲黑色,尾较长,有异臭;雌性较大,背甲棕褐色,尾较短,无异臭。生活于江河、湖沼或池塘中。以蠕虫、螺类、虾、小鱼等为食,也食植物。每年4月下旬开始交尾,5~8月为产卵期,年产卵3~4次,每产5~7枚。雌龟产卵前,爬到向阳有荫的岸边松软地上,用后肢掘穴产卵。卵长椭圆形,灰白色,卵径27~28毫米×13~20毫米。在自然条件下50~80天孵出幼龟。幼龟当即下水,独立生活。肉可食,有滋补功效;腹甲入药,称“龟板”,为滋补和止血药物。大头乌龟Chinemys megalocephala和黑颈乌龟Chinemys nigricans均特产于我国南部。其中大头乌龟系我国学者方炳文于1934年依据采自南京地区的标本所命名的。此后未在学术界引起关注。一些外国著名的龟类专家对它的有效性提出了置疑,认为头大是对贝类食性的个体适应。至今,国际上的龟类物种名录中大都未正式列入。也有人认为,大头乌龟与乌龟太象了,除了头大,几乎无明显区别。还有,长年来,发现的大头乌龟以雌性居多,很少能见到真正意义上的雄性大头乌龟。学者傅金钟于1993年对比了大头乌龟的模式标本与乌龟的大量标本,发现头部相对背甲宽度的比例,在大头乌龟与乌龟间呈明显的过渡状态。外国学者还发现大头乌龟都分布在乌龟的分布范围以内。反对者的主张是,大头乌龟是乌龟的同物异名,头大的个体是个体变异,或老年雌性,还有人认为是个亚种。近年来,我国学者通过对比大头乌龟与乌龟的细胞染色体得出结论,认为两者差异明显,从而从细胞遗传学角度找到了支持大头乌龟是有效种的论据。
马来龟属
仅1种,即
马来龟Malayemys subtrijuga。分布于越南、泰国、柬埔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
花龟属
头背皮肤光滑,不分裂。头侧及颈部具多条浅纵纹。头骨具骨质颞弧,颚的咀嚼面宽,上颚咀嚼面与颚缘平行的中央脊。内鼻孔开口与眶中部处于同一平面。六边形的椎板短边位于前缘。背腹甲以骨缝相连,有发达的腋柱与胯柱。指、趾间满蹼,尾中等长。仅1种,即
中华花龟Ocadia sinensis。分布于中国南部及台湾地区和越南北部,生活在低洼处水流缓慢的池塘,沼泽和溪流中。显著特征是颈部条纹,鲜艳美丽。幼体通常有3条棱突,且缘盾的腹面具黑色斑点,似一粒粒珍珠,故又名珍珠龟。已能大量人工繁殖。我国学者认为有3种。费氏花龟Ocadia philippeni系由中华花龟与
三线闭壳龟杂交,模式标本采自海南一宠物从业人士,故在国际上不能得到广泛认可。缺颌花龟Ocadia glyphistoma仅见于我国广西南宁西南近越南边界附近。
棱背龟属
有7种:
三线棱背龟Kachuga dhongoka、红冠棱背龟Kachuga kachuga、棕棱背龟Kachuga smithii、阿萨姆棱背龟Kachuga sylhetensis、印度棱背龟Kachuga tecta、棱背龟Kachuga tentoria、
缅甸棱背龟Kachuga trivittata。原产于南亚和东南亚。背甲高耸,尤其是第三节椎盾特别高耸。背甲上有小黑点,背甲中部龙骨终止于五边形的第三椎盾一突出的结节上;腹甲黄色,幼体腹甲橘黄带黑色斑;头顶黑色,两侧为黄色;颈部黑带细黄色细纹。共有七个种类。在亚洲水栖龟类来说,是第一大属,在分类上也有许多不同的见解。
庙龟属
仅1种,即庙龟(
黄头庙龟)Hieremys annandalei。原产于泰国、柬埔寨、马来西亚。头较小,顶部呈黑色,散布有黄色小杂斑点,吻部较尖,眼眶黑色有黄色碎斑点,上颌中央呈“W”型。头侧部无纵条纹。背甲隆起较高呈黑色,腹甲淡黄色,四肢黑褐色,指趾间具蹼,尾适中。生活于江湖、溪流。能短时间生活于海水中。
沼龟属
有2种:
缅甸孔雀龟Morenia ocellata和
印度孔雀龟Morenia petersi。原产于南亚和东南亚。
草龟属
仅1种,即草龟(冠背龟)Hardella thurjii。原产于巴基斯坦、孟加拉、印度和尼泊尔。
池龟属
仅1种,即斑点池龟Geolemys hamiltonii。原产于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国和尼泊尔。
安南龟属
仅1种,即安南龟Annamemys annamensis。分布于越南中部。从外形与
黄喉拟水龟Mauremys mutica极相似,它们不 同之处在于:安南龟头顶呈深橄榄色,前部边缘有淡色条纹,一直伸至眼后,侧部有黄色纵条纹,颈部具有桔红色或深黄纵条纹,背甲黑褐色,腹甲黄色且每块盾片上均有大黑斑纹,四肢灰褐色,指、趾间具蹼。
地龟属
有2种。地龟(枫叶龟)Geoemyda spengleri为我国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分布于日本、东南亚地区及中国湖南、广东、广西等省区。头部灰棕色,自眼部至颈侧有1条黄白色浅纹。背甲黄棕色,盾沟黑褐色,沿纵棱有黑纹;腹甲中央黑色,周缘浅黄;四肢灰棕色。上颚钩曲,咽部具颗粒状鳞片,颈部鳞大,覆瓦状排列。背甲具3条纵棱,脊棱尤显。颈盾前窄后宽;椎盾5片;肋盾每侧4片;缘盾每侧11片。略向上翘,前后端缘盾和臀盾呈明显锯齿状。腹甲大,后缘凹缺。四肢鳞片发达,指、趾间半蹼。尾短,略扁平,尾基有锥状鳞。生活于山区丛林或溪流中,营半水栖生活。杂食性,以昆虫、植物茎叶及果实为食。每年6~8月产卵,每产4~6枚,卵长径约45毫米。
苏拉威西地龟Geoemyda yuwonoi分布于印度尼西亚。
拟水龟属
头背皮肤光滑,不分裂成细鳞。背甲隆起较低,有脊棱,侧棱随年龄增长而消失。椎板六边形,短侧边在前或在后。腹甲无“铰链”,与背板以中等或发达的骨柱牢固连接。头骨;鳞骨通常与眶后骨相接,但可不接颧骨。翼骨将顶骨下突的前缘与颧骨腹部分开。顶骨下突多与腭骨相接。有9种:
艾氏拟水龟Mauremys iversoni、黄喉拟水龟Mauremys mutica、腊戍拟水龟Mauremys pritchardi、广西拟水龟Mauremys guangxiensis、日本拟水龟Mauremys japonica、安南拟水龟Mauremys annamensis、里海拟水龟Mauremys caspica、地中海拟水龟Mauremys leprosa、希腊拟水龟Mauremys rivulata。我国有4种:黄喉拟水龟广泛分布于我国南部和越南,具有较高的观赏与药用价值,饲养量大,也是培育绿毛龟的优良龟种;
腊戍拟水龟见于我国云南;艾氏拟水龟特产于我国福建和贵州。
广西拟水龟分布于我国广西及越南北部边境处,体型较大。
鼻龟属
有9种。棕鼻龟Rhinoclemmys annulata、犁沟鼻龟Rhinoclemmys areolata、冕鼻龟Rhinoclemmys diademata、黑鼻龟Rhinoclemmys funerea、哥伦比亚鼻龟Rhinoclemmys melanosterna、大鼻龟Rhinoclemmys nasuta、中美鼻龟Rhinoclemmys pulcherrima、斑腿鼻龟Rhinoclemmys punctularia、墨西哥斑鼻龟Rhinoclemmys rubida。分布于拉丁美洲,也是唯一分布于美洲的潮龟类。
分布范围
分布于欧洲、北非和亚洲,另有一个属分布于中南美洲。
生长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