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南区,隶属
重庆市,位于重庆西北部、
渝西地区,
重庆主城都市区“桥头堡”城市,东邻
合川区、
铜梁区,南接
大足区,西连四川
安岳县、
安居区、
船山区,北与
蓬溪县、
武胜县相邻。潼南属盆地浅丘地貌,地势平坦,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总面积1583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潼南区常住人口68.11万人。截至2023年6月,潼南区辖3个街道、20个镇,区人民政府驻桂林街道兴潼大道120号。
历史沿革
周代,今川渝地区分别为巴、蜀两国,潼南涪江一带属蜀国,琼江一带属巴国。
秦朝统一中国后,实行郡、县制,潼南分隶巴、蜀二郡。
西汉,汉高帝时,潼南涪江一带属广汉郡广汉县。武帝时,潼南琼江一带属犍为郡。
蜀汉,潼南涪江一带属广汉郡德阳县,琼江一带仍属犍为郡。
西晋,李特据蜀,设德阳郡,领德阳一县。东晋,安帝隆安二年(398年),置遂宁郡(郡治在今重庆市潼南县境原大佛乡下县坝),领德阳县。孝武帝时,分德阳县设晋兴县,为潼南境内置县之始。
南北朝,西魏恭帝三年(556年),晋兴县更名始兴县,隶怀化郡。北周,始兴县隶石山郡,领潼南涪江一带;另置安居郡,潼南琼江一带隶安居郡柔刚县。
隋朝,废郡置州,始兴县隶遂州,柔刚县隶普州,另置隆龛镇。文帝开皇十三年(593年),改柔刚县名安居县。文帝开皇十八年(598年),改始兴县名青石县,潼南分隶安居、青石两县。炀帝大业三年(607年),遂州改称遂宁郡,青石县隶之。炀帝大业十二年(616年),升隆龛镇为隆龛县(县治在今重庆市潼南县崇龛镇瓦子堡),辖潼南琼江一带,隶资阳郡。
唐朝,高祖武德元年(618年),改遂宁郡复置遂州,仍领青石县。武德二年(619年),复置普州,隆龛县隶普州。中宗景龙二年(708年),分青石县置遂宁县(县治在今重庆市潼南县原大佛乡下县坝)。玄宗先天元年(712年),改隆龛县名崇龛县。玄宗开元十六年(728年),移县治于东流溪坝。
宋代,宋太祖乾德五年(967年),降崇龛县为镇,并入安居县,隶普州安岳郡。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青石县并入
遂宁县,次年,复置青石县。
元朝,世祖至元十七年(1280年),县治自戴场坝迁巴川镇,戴场坝一带划归
四川等处行中书省遂宁县。至元十九年(1282年),并遂宁、青石二县入小溪县,隶遂宁州。至此,县境不再设县治。
明朝,太祖洪武九年(1376年),降遂宁州为遂宁县,并小溪县入遂宁县,隶
四川承宣布政使司潼川州。潼南全境为
遂宁辖地。太祖洪武十年(1377年),并蓬溪县入遂宁县。太祖洪武十三年(1380年),复分置蓬溪县。遂、蓬分县,涪江左岸地域属蓬溪,涪江右岸地域留遂宁。
清代,顺治十年(1653年),并遂宁县入蓬溪县,顺治十七年(1660年),复分置遂宁县。雍正十二年(1734年),升潼川州为府,领三台、
射洪、
盐亭、
中江、
蓬溪、
遂宁、
安岳、
乐至等八县,直至清末。
民国元年(1912年),新建
东安县,由四川省直辖。民国二年废省改道,东安县隶川北道潼川府。民国三年(1914年),川北道改名嘉陵道,东安县更名
潼南县(潼南正式得名)。民国十八年(1929年),废道府建制,潼南县由省直辖。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实行行政督察区制,潼南县隶
四川省第十二行政督察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1950年,潼南县隶川北行署遂宁专区。
1958年,遂宁专区并入绵阳专区,潼南隶属绵阳专区。
1976年1月,潼南县由绵阳地区改隶江津地区。
1981年,江津地区改名永川地区,潼南隶属永川地区。
1983年4月,永川地区并入重庆市,潼南县亦隶属重庆市。
2015年6月27日,重庆市潼南区正式挂牌。
2022年11月25日,“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区县文旅创意产业联盟”成立,潼南区加入联盟。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53年,将合川县(现合川区)别口乡、万寿区甑子场、安岳县白水乡第八村曾家小湾及龙桥沟等处划归潼南县。
1994年1月撤区并乡建镇后,潼南县辖梓潼、双江、塘坝、柏梓、光辉、小渡、卧佛、太安、上和、古溪、桂林、宝龙、龙形、新胜、玉溪、花岩、飞跃、米心、群力、五桂、新华、永胜22个镇;田家、永安、文明、安兴、龙项、檬子、别口、红花、寿桥9个乡。
1999年7月9日,重庆市政府批复同意潼南县县委、人大、政府、政协机关驻地由梓潼镇正兴街27号、23号、34号、59号迁至梓潼镇莲花村拟新建的行政中心内。
2000年7月,光辉镇更名为崇龛镇。
2002年末,潼南县辖22个镇、9个乡,21个居委会、283个行政村。
2006年6月16日,重庆市政府批复同意潼南县将31个乡镇调整为22个乡镇和街道。其中,撤销5个镇、6个乡,设立2个街道,调整6个镇、2个乡行政区域范围,保留11个镇、1个乡行政区域政府和驻地不变。具体为:撤销梓潼镇、桂林镇,设立梓潼街道、桂林街道;撤销新华镇,并入米心镇;撤销飞跃镇、红花乡,并入古溪镇;撤销永胜镇,并入田家乡;撤销文明乡、永安乡,并入
柏梓镇;撤销龙项乡,并入田家乡、别口乡;撤销檬子乡,并入龙形镇;撤销安兴乡,并入双江镇、玉溪镇。
2011年4月29日,重庆市政府批复同意撤销田家乡、别口乡、寿桥乡,设立田家镇、别口镇、寿桥镇。调整后,全县辖2个街道、20个镇:梓潼街道、桂林街道、上和镇、龙形镇、古溪镇、宝龙镇、玉溪镇、米心镇、群力镇、双江镇、花岩镇、柏梓镇、崇龛镇、塘坝镇、新胜镇、太安镇、小渡镇、卧佛镇、五桂镇、田家镇、别口镇、寿桥镇。
2020年7月23日,调整梓潼街道管辖范围,增设大佛街道。调整后,梓潼街道辖接龙桥社区、碉楼坡社区、纪念碑社区、岩湾社区、大桥社区、哨楼社区、石盘社区、高梯社区、云谷社区、祁佛社区10个社区,大坪村、五郎村、李台村、罗家村、青岩村、奇龙村6个村,街道办事处驻大桥社区建设东路183号(原址);大佛街道辖原梓潼街道的李家祠社区、石碾社区、胜利社区、卫星社区、豆芽湾社区、八里社区6个社区,丰产村、前进村、新生村、火盆村、文家村5个村,街道办事处驻石碾社区涪江路458号(原潼南区大佛寺景区管委会驻地)。
区划详情
截至2023年6月,潼南区辖3个街道、20个镇,分别为:
桂林街道、
梓潼街道、
大佛街道、
上和镇、
龙形镇、
古溪镇、
宝龙镇、
玉溪镇、
米心镇、
群力镇、
双江镇、
花岩镇、
柏梓镇、
崇龛镇、
塘坝镇、
新胜镇、
太安镇、
小渡镇、
卧佛镇、
五桂镇、
田家镇、
别口镇、
寿桥镇。潼南区人民政府驻桂林街道兴潼大道120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潼南区位于重庆西北部,地处涪江、琼江中下游,东邻
合川区、
铜梁区,南接
大足区,西连四川省
安岳县、
安居区、
船山区,北与四川省
蓬溪县、
武胜县相邻,与四川省
嘉陵区相望。地跨东经105°31′41″至106°00′20″、北纬29°47′33″至30°26′28″之间。东西阔47千米,南北距72千米,幅员面积1583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潼南区属盆地浅丘地区,海拔在300-450米之间;其中丘陵面积达1256.11平方千米,占幅员面积的79.4%,河谷面积122.67平方千米,占幅员面积的7.8%,台地面积74.87平方千米,占幅员面积的4.7%。
气候
潼南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条件较好,具有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春季气温回升快,夏季日照多,冬无严寒,霜雪少见等特点。县境内四季分明,多年平均气温为17.5℃,最低年份为17.1℃,最高与最低年温差0.7℃,气候的变化较为稳定。多年最高月平均气温为30℃,最低月平均气温为6.9℃。全年最热是8月,平均气温28℃;最冷是1月,平均气温6.9℃。极端最高气温41.4℃,极端最低气温-3.8℃。全年无霜期335天,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的有264天,积温5673℃。夏季光照充足,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的热量条件。境内降水来自天空的雨水,雪与雹固态水少,降水量地区差异较小,季节变化较大。多年平均降水量为969.2毫米,年际变化差为780~1280毫米。一般春季(2~4月)降水为130.8毫米,占全年的13%;夏季(5~8月)为539毫米,占全年的56%;秋季(9~11月)为267毫米,占全年的27%;冬季(12~1月)为32.4毫米,占全年的4%。
水文
潼南区有
涪江、
琼江贯穿区境,流程达194千米,涪江年径流总量达145.2亿立方米,琼江年径流总量为8.4亿立方米。另有大小溪河73条,呈树枝状排列,总长1022千米。
土壤
潼南区出露的土壤主要由遂宁组、沙溪庙组、蓬莱镇组母质发育而成,遂宁组母质发育形成的土壤占耕地的62.1%,沙溪庙组母质发育形成的土壤占耕地的25.34%,蓬莱镇组母质发育形成的土壤占耕地的1.69%,新冲积土壤占耕地的3.99%。
自然资源
生物资源
潼南区经济林木类有700余个品种,其中果树有6个科,23种,693个品种,桑树7个品种。经济作物15种253个品种,以蔬菜、桑、果、油料为主;潼南县林木资源种类有57科111种。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潼南区渔类资源有96种之多,有
胭脂鱼、江团、鯿鱼、鳜鱼、青龙棒、赤根鳟等名贵鱼种。全年森林拥有面积达29494.85公顷,当年造林3333公顷(含社会投资造林),森林覆盖率达到45%。
矿产资源
潼南区境内天然气储量丰富,矿权面积约1580平方千米,探明可采储量超过3000亿方。
人口
人口数量
截至2022年末,常住人口68.11万人,比上年减少0.9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41.21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0.51%,比上年末提高1.01个百分点。年末户籍总人口94.18万人,比上年减少0.4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0.84万人,占户籍人口比重(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32.7%,比上年末提高0.1个百分点。户籍人口出生率为6.4%%,死亡率为7.8%0,自然增长率为-1.4%0。户籍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10.8%,出生婴儿性别比为107.4%。
民族构成
政治
经济
综述
2022年,潼南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58.51亿元,比上年增长3%。按产业分,第一产业增加值91.05亿元,增长5.1%;第二产业增加值233.16亿元,增长4.1%;第三产业增加值234.29亿元,增长1.1%。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6.3:41.7:42.0。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1445元,比上年增加3244元。
第一产业
潼南区种植业品种资源繁多,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经济作物以蔬菜、桑、果、油料为主;是重庆市“菜篮子”重要基地、第一大鲜销蔬菜保障供应基地。畜牧业以养猪为主,小家禽为辅。主要有猪、羊、牛、兔、鸡、鸭、鹅、蜂八大类40余个品种。
2022年,潼南区实现农林牧渔及服务业总产值131.46亿元,比上年增长5.2%。其中,农业91.04亿元,增长5.1%;林业8.39亿元,增长7.9%;畜牧业22.56亿元,增长4.4%;渔业8.05亿元,增长4.2%;农林牧渔服务业1.43亿元,增长2.7%。
2022年,潼南区粮食播种面积85.12万亩,比上年增长0.6%;粮食产量36.81万吨,比上年下降2.2%。谷物播种面积59.23万亩,与上年基本持平;谷物产量28.14万吨,下降0.4%。其中,稻谷、小麦、玉米播种面积与上年基本持平,稻谷产量20.84万吨,下降0.5%;小麦产量0.31万吨,增长0.2%;玉米产量6.84万吨,下降0.2%。蔬菜产量228.24万吨,增长4.1%。
第二产业
潼南规划建设25平方千米工业“一园三区”,形成清洁能源、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精细化工和消费品工业“4+1”产业集群。
2022年,潼南区实现工业增加值161.66亿元,比上年增长4.3%,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28.9%。分门类看,采矿业增长7.8%,制造业增长3.9%,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2%。
2022年,潼南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4.7%。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8.4%;分规模看,大中型企业增长6.0%;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长4.9%,股份制企业增长9.2%,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下降32.7%,其他经济企业下降32.2%;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长5.1%,重工业增长10.2%;分产业看,节能环保产业增长25.0%,绿色建筑建材产业增长17.5%,特色消费品产业增长18.8%,化工新材料产业增长18.3%,智能制造产业下降6.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8.8%,利润总额增长2.0%。
2022年,潼南区实现建筑业增加值71.50亿元,比上年增长3.7%,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12.8%。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总产值291.62亿元,增长12.0%。
第三产业
2022年,批发和零售业实现增加值45.31亿元,比上年增长2.2%,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8.1%;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13.80亿元,增长0.2%,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2.5%。
2022年,潼南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22.18亿元,比上年下降2.2%,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4.0%。规模以上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营业收入5.93亿元,比上年增长15.6%。
2022年,潼南区邮政业务总量3.03亿元,比上年增长18.3%;邮政业务收入3.15亿元,增长16.8%;快递业务量1174.06万件,增长41.5%;快递业务收入1.38亿元,增长33.3%。
2022年,潼南区共有各类金融机构34家,其中:银行12家、保险公司11家、担保公司2家、证券1家、基金公司5家。全年实现金融业增加值19.79亿元,比上年增长8.8%;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3.5%。
截至2022年末,潼南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883.00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6.3%;其中:存款余额479.60亿元,增长13.8%;贷款余额403.41亿元,增长19.4%;存贷比为84.1%,比上年末提高4个百分点。
交通运输
公路
潼南距重庆93千米,距成都190千米,
渝遂高速公路横贯东西,潼荣高速和规划建设的合安高速公路畅通南北,国道246、319、351线穿境而过,是渝川重要交通枢纽。
2021年,潼南区全区公路线里程5532千米,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51千米、在建里程9千米,铁路里程(含复线)57.3千米,客运汽车236辆,公共汽车142辆,出租车200辆。
铁路
潼南区有
渝遂铁路横贯,有年吞吐34万吨的铁路货站和年吞18万吨的化危品专线,有至上海、广东、深圳的客、货运列车,贯通了西南与华东、华南物资进出“大通道”。
水运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22年,潼南区共有各类学校214所,其中:普通中学21所(含普通高中3所、普通初中18所)、中等职业学校2所、小学75所、幼儿园115所、特殊学校1所。普通高中招收学生4744人,在校学生14396人,毕业学生4617人;普通初中招收学生7702人,在校学生23841人,毕业学生8393人;中等职业学校招收学生921人,在校学生2170人,毕业学生616人;小学招收学生7117人,在校学生44794人,毕业学生7779人。学前教育在校学生21523人,特殊学校在校学生100人。
科学技术
2022年,潼南区专利授权637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33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459件,外观设计专利授权145件。新增科研平台31个,培育高新技术企业47家、科技型企业122家。
文化体育
2022年,潼南区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0.91亿元,比上年增长60.2%。升级建设镇街、村社综合文化服务中心5个;新建图书流通点2个、社会分馆1个。
潼南区建成江北体育场,体育公园成为全国户外活动基地,荣获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2021年,潼南区举办菜花节、龙舟赛、国际柠檬节、大佛寺迎春庙会、大佛寺养心音乐会等节会赛事20余个,以节会“盛宴”释放文旅消费市场新活力。塘坝镇天印村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崇龛明月社区获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涪江龙舟赛被授予“2021年度川渝体育旅游精品赛事”。“潼南区古镇民居观光农业二日游”被国家发展改革委和文化旅游部纳入全国300条旅游精品线路。绣球系列获得2021年重庆好礼旅游商品(文创产品)大赛铜奖,入选2021重庆好礼外事礼品。成功举办“唱支山歌给党听”—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家唱群众歌咏活动,“巴渝儿女歌唱党”万人同唱一首歌潼南分会场活动,“感恩新时代·迈向新征程”我们的小康生活——重庆市潼南区乡村村晚活动。组织开展“百年同舟·翰墨华章”潼南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美术、书法、摄影作品联展。
2022年5月,《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规划》发布,该区被纳入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的规划范围。
医疗卫生
2022年,潼南区卫生健康支出5.24亿元,比上年增长20.1%。年末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436个,设置床位3691张,卫生技术人员4400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935人、注册护士2007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28.4%,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2.49个。
社会保障
2022年,潼南区共有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9.28万人,比上年增长10.1%;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9.36万人,增长0.3%。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7.26万人,增长4.3%;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68.03万人,下降2.9%。工伤保险参保人数9.76万人,下降2.4%。生育保险参保人数4.66万人,增长5.6%。失业保险参保人数4.59万人,下降0.1%。
2022年,潼南区共有1938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16904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717元/月,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581元/月。城市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人数233人,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人数4796人;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为932元/月。社区养老服务站94个,村级互助养老点144个。
历史文化
文物
2021年,潼南区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4点、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76处,全国历史文化名镇1处,市级历史文化名镇1处,国家级传统村落3处,登记不可移动文物606处、可移动文物456件(套)。
非遗
2021年,潼南区市级非遗项目3类9项10个,区级非遗项目8类32项35个。
风景名胜
潼南区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1处,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1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其中一级景区有大佛寺,双江古镇,东升茶山3处;二级景区有人工运河,太安—琼江,青云湖3处;三级景区有马龙山卧佛,马鞍山,龙多山3处。
2021年,潼南区人文与自然景观共129处,对外开放旅游景区32处,其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4处,国家级农业观光旅游示范点3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1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1处,市级旅游度假区1处,市级智慧旅游示范景区4处,市级乡村文化乐园1处,市级乡村旅游重点村1处,区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点116处。
地方特产
著名人物
古代人物
陈抟(871年-989年)五代宋初著名道教学者。字图南,自号“扶摇子”。潼南县崇龛镇人。(出生地有争议)他的主要贡献在于对宋代理学具有开源之功;开创了宋明易学研究的规模与传统;为宋元道教内丹派的形成奠定了初步理论基础。
张鹏翮(1649年-1725年),字运青,一字宽宇,清代名臣。历任大理寺少卿、浙江巡抚、刑部尚书、吏部尚书等要职。为官重民生疾苦,深受百姓爱戴。
近代人物
杨闇公(1898年-1927年),重庆潼南人,原中共四川省委第一任书记。1913年入南京军官教导团学习,1918年入日本士官学校学习军事。1924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2月,被选为中共重庆地方委员会(即中共四川省委)书记。1927年,重庆“三·三一”惨案发生后,于4月6日深夜,四川军阀将他押至浮图关秘密处死。
杨尚昆(1907年-1998年),重庆潼南人,原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8年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1998年9月14日在北京逝世。
杨白冰(1920年-2013年),重庆潼南人,原名杨尚正,杨尚昆弟弟,上将。中共第十三届中央委员,第十四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谭世良(1905年-1930年),原中共潼南支部书记。1925年入潼川(今三台县)联立中学就读。后以潼南书店为掩护,成立了中共潼南书店支部。1930年8月17日,谭世良从容就义,时年25岁。
江涛(1898—1932),本名汪兴武,原中共潼南赤卫队支部书记。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8月,江涛被国民党杀害。
严诗金(1943年-1962年),革命烈士。出生贫农家庭。1960年9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7887部队,后参加过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
蔡琨(1924年-1949年),又名梦慰、德明,革命先烈。1945年参加中国民主同盟,曾联络一批革命志士到广安与民革合作,从事地下活动。1948年,发行的进步刊物-《挺进报》被查抄,蔡琨被捕。在渣滓洞狱中,他倍受折磨,身患严重肿病,虽被严刑拷打,却始终不屈。
钟凌云(?-1949年)又名钟宣树,中国共产党党员,革命烈士。他初中毕业后,曾在交通部公路总局第十运输处保养场工作。1949年10月1日在重庆被捕,关押于“新世界”看守所,狱中坚贞不屈。1949年11月29日被押至重庆郊外歌乐山上松林坡刑场杀害,殉难时年仅26岁。
张洪友(1959年-1982年),革命烈士。1979年1月参军入伍。入伍3年多,5次受嘉奖。被评为学雷锋积极分子,优秀共青团员,“拥政爱国”先进个人。
郑朝元,战斗英雄、特等功臣,定居于
滁州市。1950年参军入伍,1951年1月赴朝参战。1953年获得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颁发的一级国旗勋章。回国后被授予特等功臣、二级战斗英雄。1953年12月,被保送到南京步兵学校深造学习。作为战斗英雄,两次到北京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1964年9月,被确定转业到地方。
荣誉称号
2003年1月,农业部向潼南区分别颁发了“全国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生产示范基地县达标单位”、“全国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生产示范基地县先进单位”证书。
2007年11月,潼南区被重庆市确定为“对外劳务合作基地县”。
2012年12月,重庆潼南等区县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
2016年12月7日,潼南区被列为第三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
2016年12月,被农业农村部命名为首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2018年12月13日,入选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名单。
2019年2月2日,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县级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8月,入选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12月19日,潼南区入选
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12月31日,入选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典型县。
2020年11月,被评为重庆市第七届双拥模范城(县);11月25日,入选第三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
2021年7月30日,入选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共建名单;9月8日,入选国家能源局综合司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名单。
2022年2月,入选国家卫生城市(区)名单;4月,入选国家级制种大县和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名单;8月,入选2022年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名单;10月8日,入选2022年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