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岁月》是一部大型电视纪录片,是为了迎接
澳门回归而
摄制的。全片共六篇十二集,全面记叙了
澳门的历史渊源、回归历程、经济发展、传统文化和过渡期各项工作的进展,表达了澳门同胞期盼早日回归的民族真情,阐述了关于澳门的历史沿革,记述了“
一国两制”方针在过渡期取得的巨大成果和良好前景。
影片简介
《澳门岁月》是一部由
中国中央电视台拍摄的大型电视纪录片,它是为迎接澳门回归而摄制的,曾任
国家主席江泽民题写片名。
分集剧情
澳海渊源
(上集)
澳门,自古就是
中国的
领土。1553年,
葡萄牙人登陆澳门,向海道副使汪柏贿赂白银500两, 以欺骗手段赖在澳门。但是尽管如此,中国对其也有着严格的规章制度,不允许其乱来,在司法上,行使自己的主权。关于葡萄牙人与中国人的关系,也是由清政府管。
(下集)
当时中国的
明清政府仍然控制着澳门的
主权。
鸦片战争后,葡萄牙人逐步强占了澳门的凼仔岛、路环岛。但澳门人民的抗争也以冯志亮一把镰刀割去殖民者亚玛勒的头颅开始。当时著名的文学者闻一多先生创作出七子之歌,被孩子们传唱至今。
归来之路
1988年,中葡双方谈判在“同舟共济,互谋互利”的基础上进行。
邓小平关于“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奠定了两国和平解决澳门问题、实现澳门平稳过渡的基础。本篇全面记叙了澳门的历史渊源和回归历程。
共创繁荣
(上集)
澳门的城市化发展需要大量的土地和空间,于是便
填海造地。新地的出现,为房地产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澳门旅游业的发展同时带动了宾馆、餐饮、商业、客运等各业的发展,其所创造的就业机会有十几万人之多。旧时,澳门居民捕鱼为业,随后发展了爆竹等手工业,也发展过转口贸易。今天,地产、金融、出口加工、旅游博彩业是当今澳门的四大经济支柱产业。在澳门人民自身努力下,有
祖国做
后盾,澳门发展前景会更好。
(下集)
澳门当代经济的发展与内地改革开放是密切相关的,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内地实行改革开放,澳门像香港一样作为中国敞向世界的窗口与通道,作用更加突出。世界各地涌入内地的人流从这里流入,中国改革开放所需物资、信息、技术、资金从这里流入,这些有利的推动了澳门的经济发展进程。亚欧科技博览会在澳门举办,这种以高科技为龙头的商贸活动从更为广泛的意义上,对澳门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意见。澳门与国际市场一直保持着密切关系,与世界一百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有着经贸往来,澳门对内地的改革开放发挥着越来越达的作用。
龙之心灵
(上集)
介绍了
澳门濠江中学校长
杜岚等人期待回归祖国的激动心情,以及对祖国的向往,并介绍了在澳门出生郑观应、冼星海、廖锦涛等知名人士在澳门成长经历,以及他们的爱国之情。
(下集)
澳门的妈祖庙已有500多年历史,祭典与祖国一脉相承,澳门文化从未脱离中华民族文化之树,在传统节日等方面澳门的同胞也一直沿袭了中国传统,这些都已经根深蒂固的深入澳门同胞的心中。
世纪之门
澳门的沧桑岁月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斗史上的重要章节。当中华民族推开21世纪之门时,澳门回归伟大祖国而现行社会制度、经济制度、生活方式、法律基本不变。这使澳门居民对未来生活寄予前所未有的关注。人心思稳,人心思归。
九九归一
(上集)
祖国各界儿女对澳门回归祖国的热切期盼,自发组织各种活动表达了澳门回归祖国的感动心情,《七子之歌》的由来,为了澳门的平稳回归,中国政府所做的大量努力。澳门特别行政区第一届行政长官的选举过程。
(下集)
澳门区旗区徽的象征意义,澳门特别行政区第一任行政长官的任命,表达了澳门同胞期盼早日回归的民族真情,洋溢着澳门人民爱国爱澳的感情和内地与澳门密不可分的血肉关系。
获奖情况
1999年,获得第十七届
中国电视金鹰奖优秀长篇电视纪录片奖。
1999年,获得第十七届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编导:李凯、胡铮。
1999年,获得第十七届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摄像:胡铮、多吉。
发行信息
前期宣传
1998年12月19日,该片首映式在澳门举行。
播出信息
公元1998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前一周年整)
音乐原声
首次
大陆公开演唱时间:公元1999年1月1日,
深圳第五届“康佳杯”
中国音乐电视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