濊,汉字,拼音是huò、huì,部首是氵,是指撒网入水或水流受阻发生的声音。
基本信息
(豁)
①【濊濊】〈拟声〉撒网入水或水流受阻发生的声音。
“施罛(gū,大的渔网)濊濊,鳣鲔(zhān,wěi)发发。”——《诗经 · 卫风 · 硕人》
②〈量〉洗衣服换水一次叫一濊。
2. huì
①〈形〉水大而深广的样子。 汪濊:水深的样子。
“威武纷纭,湛恩濊濊。”——《难蜀父老》司马相如
“泽濊濊,辑万国。”——《乐府诗集 · 汉郊祀歌》
② 通“秽”。污浊。
“河水欲清,沙石濊之。”——《淮南子 · 齐俗》
3.wèi
古地名与民族名。濊貊是东北的古老的地区民族,又称貉、貉貊或藏貊,古文献称之为“白民”,“毫人”或“发人”。
“国出铁,濊、倭、马韩并从审之。”——《后汉书 · 东夷传 · 三韩》
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
《唐韵》呼会切《集韵》呼外切,𠀤音翽。《说文》水多貌。
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𠀤乌外切,音荟。汪濊,深广也。《前汉·郊祀歌》泽汪濊,辑万国。《注》汪濊者,言饶多也。
又《广韵》於废切《集韵》《韵会》乌废切《正韵》乌胃切,𠀤音秽。义同。一曰浊也。亦与秽通。《前汉·李寻传》汤涤浊濊。
又水名。《水经注》淸漳自章武县故城西,故濊邑也,枝渎出焉,谓之濊水。
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𠀤呼括切,音豁。与𤃴同。碍流也。一曰罟入水声也。《诗·衞风》施罛濊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