坝河,又称灞河,古称冲河,亦称界溪河,为
长江支流
汉江的支流。发源于陕西省
平利县光头山,经平利县、安康市
汉滨区(原安康县)境,于菠萝滩(一作波罗滩)入
旬阳县桂花乡,在吕河镇吕河口西汇入汉江。全长128.2公里,流域面积1296平方公里,平均比降2.86‰,多年平均径流量5.7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径流量为2.714亿立方米。水能蕴藏量1.03万千瓦。主要支流有太平河、秋河、石牛河、连仙河、汝河、水田河、吕河(闾河)等。干流是开发有小型水电工程。
干流概况
在
平利县境内,灞河(坝河)源于冯家梁北侧和秋山之间的八道河(旬阳县志谓“光头山”),由南向北汇集太坪河、秋河、沙家河、成为冲河,又集长安坝河、石牛河、连仙河、绕县城东、南、西,又纳入猫儿沟、药妇沟、寺沟、徐家沟、芍药沟,北折再集响当河、小河(含牛王、七里、凉水三沟)、铜盆沟、阴沟河、汝河、水田河等,流入
汉滨区境内。县内流域面积1136.8平方公里,占全县总土地面积2627平方公里的43.3%。县内河长100.38公里,平均比降为0.0119,境内支流有太平河(安康县志谓其河源干流)、秋河、石牛河、连仙河、汝河、水田河等19条,经秋坪、吉阳、魏汝3区19个乡(镇),为县最长的河流。
在
汉滨区(原安康县)境内,坝河过太平后称太平河,连仙河注入后方称坝河。由南向北于张家湾入康安市
汉滨区(原
安康县)境,穿越
坝河镇,由波罗滩入旬阳县境与吕河相交,于吕河口汇入汉江。
在
旬阳县境内,坝河古称冲河,亦称界溪河,于菠萝滩入桂花乡,在
吕河镇西汇入汉江。县境内流域面积852.85平方公里,流长20.28公里,平均比降3.02‰,多年平均径流量为2.714亿立方米。水能蕴藏量1.03万千瓦。
水文特征
据旬阳县桂花园水文站(水文站以上流域面积1283平方公里)截止1883年17年观测资料:多年平均年径流量5.47亿立方米,最大年径流量10.32亿立方米(1964年);最小年径流量2.58亿立方米(1978年),水力蕴藏量5.965万千瓦。境内流长仅7.8公里,流域面积79.45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0.856立方米/秒。在坝河乡附近,河流有天然跌水,水利资源开发条件较好,宜建小水电站。
据旬阳县志,坝河多年平均输沙量83.46万吨,侵蚀模数651吨/平方公里,实测最大侵蚀模数1450吨/平方公里。坝河最大支流吕河河道,泥沙淤积情况严重。清代,小舟从吕河口可行至神河口(见严如煜《三省边防备览·水道》),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前停航。神河街下一段河道,1949年以来,河床高过街道,形成悬河,水患频繁。
主要支流
吕河,古称驴川、闾河,是汉江二级支流,发源于旬阳县铜钱关乡铁桶寨,由水磨河、大金河、大神河等3条主要支流汇集而成,干流经赤岩、神河、吕河.3个区,铜钱关、太山、赤岩、七里、金寨、神河、吕河7个乡镇,于吕河镇观音堂汇入坝河。干流全长58.64公里,流域面积696.5平方公里,平均比降8.16‰,多年平均径流量2.236亿立方米。水能蕴藏量0.99万千瓦。
水电开发
岩湾电站。位于县城西8公里,普济乡红卫村1组,灞河中上游,先后投资91万元,1970年10月动工,1978年5月建成发电。采取截弯取直落差、坝水式发电站,引水进闸通道83米隧洞,出洞口接压力前池,造成集中落差,自然落差11米,总装机3台,装机容量375千瓦,1981年发电量103.07万度,1990年发电量达189.83万度。
航海航运
灞河在
平利县境内,1956年,从陈家坝下至魏家坝通航54公里,县城至冲河龙脖子通航约10公里。
灞河中、下游水运始于光绪初年,平利大漆商“正大明”与安康“简永龄”、汉口“谌裕泰”、上海“南聚兴”、宁波“周成泰”等外商贸易,平均每年有5万公斤生漆运往老河口、汉口等地。开始是按件(每件大扁桶150公斤、小圆桶50公斤)承包给旬阳县船帮,用载重1500公斤小木船,从长沙铺发货,运至旬阳闾河口上汉江大船而往。后来自造6只船,培训当地人驾驶。水运由此而兴起,抗战后期,武汉沦陷,水运遂止。
1961年,县人民政府曾调人疏浚河道,并在灞河垭、狮子坝两处河滩造船,又组织原有渡船在灞河短途水运,后因汽车和其他机动车辆运输大发展,水运仅放木竹排,船运中止。
坝河航道。航道始于闾河口,上至平利县城,全长100公里,常水位40立方米/秒,最大4000立方米/秒,最小20立方米/秒。吕河口至波罗沟为旬阳境内航段,长32公里。较大的滩险有波罗滩、大岩屋、二岩屋、三岩屋、茨儿滩、孔家滩、宋家拐等,这些险滩多处峡谷地段,暗礁明石耸立航道,形成“销口”或跌水,可行2—3吨的木驳,民国时期平利的货物多从此运至闾河口后,由汉江运出。1980年后,吕河至桂花公路修通,此航道基本断航。
吕河航道。1962年前从坝河口至神河11公里可以通行。枯水季节可装1吨左右,发水季节可装2.5吨左右。民国时期有往来木船近百只,1962年后,因吕赤公路通车,船只绝迹。有吕河码头。位于吕河镇,面积为400平方米,年吞吐量为6000吨,装卸能力为20人。
流域概况
沿岸集镇
广佛寺,从李家包沿公路南行5公里即至。通往洛河、大贵的地方公路,在此接平镇公路。这里是灞河上游太平河,阡陌纵横,史为平利县“四坝”之亚,是稻香茶绿之乡。秋坪区和广佛乡党政机关及中学、医院、商业等20多个单位聚集。是以发展农、副、林、特和土产加工及集散为主的山区集镇。
魏家坝,新厂之西,灞河下游,地势比较开阔,公路通乡,原有农业中学颇有名气,系陕西省重点农村职业中学之一,陕西省副省长孙达人曾往视察。为以农副土特产品集散为主的小集镇。
平利县城,建城清代,原为白土营关堡,为军事要隘,嘉庆八年始建城池,九年(1804)完工,南临灞河。解放后得以扩建改建。
新厂。位居灞河下游,距县城56公里。清末至民国前期,为魏汝地区土特产品的集散地,由于有灞河水运之利,贸易较繁荣。民国15年(1926)因国民党政府苛捐杂税,激起“汝河民变”,遭当局派兵镇压后,工商业大部倒闭,集市贸易一蹶不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魏汝区公所及区属事业单位驻此,商贸日益繁荣,供销社、粮管所、食品购销站、国营商业批发站及个体商业、饮食服务业相继建立。
狮坪街,位于县城南端,距城关90公里,与四川、湖北及本省镇坪、岚皋县毗邻,解放前常屯兵于此,故又称兵房街。市场较繁荣,有“深山闹市”之誉。1957年起八仙区公所迁此,相继建立了区医院等事业单位。商业现设有国营百货、五金、副食品批发,食品站,粮管所,供销社及个体商业饮食服务业近30家。
陈家坝,位于县城西1公里,灞河南岸,吉阳区公所驻地。由于县汽车站驻此,不仅为全县交通枢纽,且商贸繁荣,现有国营供销和集体、个体商户20余家,还有饮食服务业30余家。
长沙铺,位于灞河南岸与普济寺街隔河相望,清末至解放前夕为吉阳镇集贸中心。两街有居民百余家,商户、饮食服务行业数十家。县“正大明”商号长住此经营生漆等土特产品,解放后,经济中心逐渐转到陈家坝。
坝河镇,康安市汉滨区,地形地貌以高、中、低山为主,镇内最高海拔1798米,最低海拔432米,境内翠峰迭起,交通纵横,溪流密布,气候温润,草木茂盛,绿色资源丰富,生长绿麻、桑、姜、蓓、漆、木耳、药材,优势独特。自然环境得天独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有鲤鱼山1座,老街道大理石贞节牌坊1处,有平旬公路横跨10.53公里,张坝柏油公路37公里,炭河公路纵贯全镇。寺姑森林公园、伏曦文化、坝河漂流旅游产业有待于开发,桂花电站淹没勘界工作就绪,集镇建设已具规模,全镇经济社会呈现出协调、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吕河镇,地处汉水之滨,距县城7公里。东与金寨乡接壤,南与桂花乡、神河镇相连,西与段家河镇一江之隔,北与城关镇为邻。总面积为126.5平方公里,平均海拔350米,最高海拔1275米(杨家沟顶)。全镇辖12个行政村59个村民小组 6676户24168人,1所中学、19所小学和教学点,24个镇属及驻吕单位,政府驻地在双井村一组。吕河因水而得名。据《旬阳县志》记载,明清时期,设闾河口铺,隶属洵阳里;民国时期实行新县制,设清和乡,乡公所驻闾河口,下辖10保161甲;解放后,于1950年12月将全县调整为9个区,吕河隶属于第七区,1955年更名为闾河区,1958年7月更名为闾河公社,辖留坝、平定、双垭、文雅、新建、桂花、力加7个管区,1963年8月将人民公社改为区,同时将闾河区更名为吕河区,1996年撤区并乡后,将原吕河乡、平定乡合并为吕河镇。镇境内地貌以丘陵谷地为主,海拔主要在200—500米之间,经多水系冲积和坡积双重影响,形成了土层深厚的旱坝川,是旬阳的粮食主产区。全镇有耕地32000亩,其中水田1125亩,主产小麦、玉米、油菜等农作物和烤烟、黄姜等经济作物,亩产粮食400斤左右。天然林27800亩,退耕还林13800亩,其中果园4000亩,是狮头柑的主产地,森林覆盖率达87%。
文化遗址
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
吊蓬沟遗址,位于灞河下游的魏汝区冠河乡兴隆寨村吊蓬沟东岸缓坡地,面积2万平方米,地表散见大量红烧土和新石器时代文化遗物,采集到很多陶片、石器等物。陶器以泥制红陶和夹沙红陶兼有夹沙灰陶;器物有罐、瓮、钵等,普遍为绳纹、少数肩部勒一至二道弦文,还有部分素面磨光红陶。石器以磨制居多,也有打磨兼制的,多是砾石制成,有斧、锛、楔、刮削器等,其中一件通体磨光的石斧,长9.5、宽4、厚2.3厘米,两面开刃,此遗址属仰韶文化半坡类型。
田家湾遗址,位于清太乡田家湾村,灞河下游西岸二级阶地,面积3万平方米。遗址多被村庄、耕地覆盖,村民修房取土或耕作暴露大量红烧土块和新石器时代陶片、石器等文化遗物。陶器以夹沙红陶为主兼有泥制红陶;有尖底瓶、罐、盆、钵等器物,前几种皆饰绳纹;另有少数素面灰陶,器物有釜、瓮、盆、罐等;斧、刀、镞等多为磨制,亦有打磨兼制,大部分是砾石制成。遗址亦属仰韶文化半坡类型。
战国秦汉聚落及关隘遗址
白土关八里岗(后名白土营即今城)遗址,县城东南郊灞河北岸平坦地,建房挖基发现大量夹砂红、褐色罐、瓮、盆等陶器,县文化馆在此采集到一件黑色带纹彩陶钵,独具特色。又在城西南郊灞河北岸三级阶地中部发现断层上暴露1.3米文化层,夹杂大量灰色绳纹板瓦、筒瓦、和陶片。遗址多被民房、菜地覆盖,菜农耕作出土少量打制石器,器形有斧、楔、刮削器和尖状器,其中有一件中心镂空的圆形石器。此属战国前后遗址。
琵琶嘴遗址,位于牛王乡三河村小琵琶嘴,灞河中游河岸二级阶地,地势平缓,土质肥沃,面积120平方米,在2米以下土层中发现有0.40米厚文化层,夹杂极多的绳纹板瓦、筒瓦残片和大量的红烧土块。村民耕作挖出陶罐、铜釜、铜剑及灰色有公母榫、细绳纹墓砖。后又在此遗址附近征集到战国铜锋和青铜剑各一件,属战国、秦汉村落遗址。
灯草梁遗址,秋坪区秋河乡灯草梁地处灞河上游。秋河东岸二级阶地,暴露出南北长300米,东西宽100米,厚0.90米的文化层,含有很多绳纹板瓦、筒瓦和大量灰色几何纹、回纹、网纹、叶脉纹砖等汉代文化遗物,濒临秋河一边,还有清晰可辨,排列有序的建筑基础,属汉代村落遗址。
红梁遗址,灞河下游西河乡大湾东北,河岸二级阶地,面积3万平方米,地表散见大量汉代灰色绳纹板瓦、筒瓦和大侧面饰有菱形花纹砖,暴露长15米、宽1米,灰褐色绳纹砖铺地道路,遗址保存较好。
吕河口摩崖造像,又名“无影塔”。位于吕河镇汉江与吕河汇合处的洞儿碥坎下。造像为一摩崖浮雕塔。塔系楼阁式,通高215厘米,分作三级,各级高度与面阔自下而上逐渐缩小,其第一级高90厘米,中阔60厘米,凸起35厘米;第二级高80厘米,中阔45厘米,凸起20厘米;第三级高45厘米,中阔30厘米,凸起15厘米。各级檐部挑出,其第一级向外挑出二层、作四重檐,第二级向外挑出三层、作三重檐,第三级向外挑出四层、作二重檐。塔顶大体与碥路相接,塔底距正常水面15米。崖面以塔为中心,两边均呈不规则四边形,通阔5.5米,高1-2.5米,表面平整,有明显凿磨痕迹。造型与洛阳龙门石窟同类造像相似,推定为唐代佛教遗迹。
地质地貌
坝河流域大部为巴山北坡和秦岭南麓的低山区,海拔217~800米(巴山900米)以下的地区,并沿河谷延伸到中山之间,约占全县总面积的50%左右。属北亚热带气候的北缘,极端平均低温不小于0.5℃,≧10℃积温在4000℃以上,≧20℃的日平均气温稳定在70天以上,许多亚热带常绿阔叶树及经济植物可安全越冬,生长良好,能满足稻、麦或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的热量条件。
地貌的主要特征是:山势低矮,脊、峰平缓,切割深度一般在100米至500米之间,坡度东南向多在25°以下,西北向坡度较陡,多在40°以下,剥蚀和堆积作用旺盛,河流弯曲系数大。汉江在县城以西为箱状河谷,以东为峡谷。汉江、越河的一级阶地较大支流为恒河、傅家河、黄洋河、坝河等,在低山段为箱状谷,近似南北流向,由于深切曲流,常经天然或人工截弯取直形成古河床和离山堆。如吉河口的离山堆和越河下游青峰乡的王家咀,因低山地质古老复杂、松软岩石和断层较多,河流穿过时,常形成不少间断的宽谷、坝子和小盆地。较大的坝子有迎风坝(包括县河乡),它是黄洋河中最大的宽谷坪坝,长4.5公里,宽1.6公里,面积约1750亩。岚河口的石泉坝,长5公里,宽0.6公里,面积约900亩。东西坝面积约300余亩。还有庹家坝、田家坝、水田坝、吉河坝、松坝、堰坝、谭坝、关坝、沈坝、汉王坪以及恒河、傅家河下游的宽谷长廊等。低山区的地表平缓,土壤肥沃,湿热条件好,是本县粮食、桑桐、茶叶、柑桔等经济林木的重要产区。森林多砍伐,植被覆盖率低,荒山较多,水土流失严重,呈剥蚀地貌。土壤为黄褐土多崖性土和薄层土,黄土一般分布在缓坡中部,缓梁及槽埫地带。低山区较高山峰有鲤鱼山(属凤凰山),海拔785米,位县城西十一公里处的四合乡境内;将军山属秦岭支脉,海拔894.1米,位县城北偏西12公里处的将军乡境内;峰头山属秦岭支脉,海拔923米,位县城北偏东15公里处的早阳乡境内;黄龙寨山,海拔777米,属秦岭支脉,位富坪乡境内;老君寨山,海拔864.8米,属巴山支脉,位县城东14公里处关家乡和青套乡交界处;祖师殿,海拔645米,属秦岭支脉,位运溪乡境内;天柱山,海拔702米,属巴山支脉,位县城西偏南6公里处矿石和火石两乡交界处;大牛蹄岭,海拔625米,属巴山支脉,位县城南偏东7公里。
下游河口地区分布有丘陵,海拔200—500米,分布在汉江两侧及旬河、仙河、吕河两岸,包括仙河、观音乡全部,菜湾、金洞、庙岭、关口、蒿塔、何家、三官、沙沟、白柳、大岭、甘溪、吕河(镇)、段家河、力加、文雅、神河(镇)乡的大部,跨4个镇,32个乡,247个行政村,面积942.3平方公里。
属低山下部发育不完整的丘陵地貌,面积约为591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16.6%。岩体由石灰岩、钙质片岩、片岩组成。土壤母质多为第四纪红粘土和黄土。坡度较缓,土层较厚,是旬阳粮油主产区。靠丘陵基部和汉江、旬河两岸的部分地段,及吕河、蜀河、仙河中下游两岸,散布着一些狭窄的谷间坝地,较大的有金坪、季家坪、青泥、草坪、高家嘴、吕关铺、双河口、西岔坪、金河口、太山坪,面积百亩以上的有旱坝川、菜湾、白柳坝、三官坝,多系冲积和坡积双重影响形成,土层深厚,是旬阳农业的高产地区。
地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