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试金法
检测贵金属组分含量的方法
火试金法是指通过熔融、焙烧测定矿物和金属制品中贵金属组分含量的方法。
历史背景
古代已有火试金法。公元60年左右,古罗马博物学者老普林尼即用过这类方法鉴定金:“在一个泥罐中加一份金、两份盐、三份黄矾,再以两份盐和一份板岩粉的混合物覆盖表面,然后放在炭火上熔烧,由此可判断其是否真金。”此法是将银变为氯化银后渗入板岩中,然后用火法鉴别金。中国东汉的炼丹家魏伯阳在《周易参同契》一书中写有“金入于猛火,色不夺精光“,也是用火法鉴别真金和伪金(多为铜的合金或化合物)。明代谷应泰在《博物要览》一书中也记有“凡疑金物非真,要见原质者,用食(可能是食醋)调山黄泥涂金器,入炽炭中猛煅,若有假伪,其器即黑”。也是说的火试金法。这里说明伪金在炭火煅烧后,表面生成一层黑色氧化铜,而真金的颜色则不变。
主要步骤
①取样,样品包括矿物、精制产品、碎屑等,要求细心地采集具有代表性的样品。由于贵金属常以无规则的分散状态存在于矿物中,往往需要用大量的矿物,才能取出具有代表性的试样,最后还要将试样仔细地粉碎。②熔样,往试样中加入适当的熔剂,例如粉碎的碳酸钠、硼砂、硅酸盐、一氧化铅等,然后加热,使试样和熔剂熔融。一氧化铅还原为金属铅,和贵金属一起沉入容器底部,冷却后变成一种金属小球,其中含有贵金属和大量的金属铅,还有其他金属杂质。反应产生的熔渣弃去。③烤钵试金,将含贵金属和铅的金属小球放在利用骨灰(或素烧瓷)制成的烤钵中,然后将烤钵放在一种特制的能提供强氧化气氛的炉子里加热。这时金属小球中的铅和其他金属杂质都被氧化,生成的氧化铅和其他金属氧化物成为炉渣,或者浸渍到烤钵的孔隙中,只有金和银没有氧化,仍然保持金属状态,与铅和其他金属的氧化物分开。从炉子里取出烤钵,使它缓慢冷却,所得小球经洗净、烘干后,即可当作试样,也可以用锤击或辗压的方法将小球制成薄片状试样。④称量,称出含有金和银的试样的重量,即可测得金和银的总重量。⑤金银分离,用热的稀硝酸处理含金和银的试样,即可将银溶解。⑥称量,将除去银以后只含金的试样洗净、烘干后再称量,即可测得金的重量。
试样中的另外一些贵金属,如铂系元素中的铂、钯、铑、铱、锇、钌,它们在火试金法中发生的变化为:铂、钯、铑会溶解在熔融的金属铅中,当试样放在烤钵中加热时,它们不会被氧化,而和金、银一起存在于金属小球中,在加入热的稀硝酸溶解银时,只有钯会溶解,铂和铑不溶解而留在金内,使金的重量增加。如果有铱存在,它将在烤钵内被氧化,形成一种黑色的沉积物,粘着在金属小球表面。在金属小球放在烤钵中加热时,锇和钌生成挥发性的氧化物(氧化锇的沸点为130℃ ;氧化钌的沸点为100℃ )而损失掉。由于以上原因,如果要分析试样中的铂系元素,就不能使用火试金法,而要用其他的化学分析法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3-23 00:38
目录
概述
历史背景
主要步骤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