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灯塔广场因灯塔而得名,广场上沙地、草坪、雕塑相互映衬,娱乐、休闲、餐饮等综合设施配套,形成开阔的城市文化公园。日照灯塔高36.2米,如从大地破土而生的“定海神针”,处于广场的核心位置。
地理环境
日照灯塔风景区因区内设有灯塔而得名。景区北面与万平口海滨风景区、世界帆船锦标赛基地、水上运动基地相连;南边是中国第二大煤炭输出码头日照港。 2004年,为丰富沿海旅游资源,打造生态城市品牌,改善投资环境,市委、市政府启动了灯塔广场的改造建设工程。灯塔广场的改造,充分考虑到了
生态、
人文、
旅游、经济的契合和城市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高规格、极具长远眼光的规划设计也使人们看到了日照的城市建设者们胸中所绘的宏伟蓝图。
景区于2005年5月向游客开放。其规划设计方案采用的是美国EDSA公司中标方案,深圳北林苑景观与规划设计有限公司进行了景观设计,
日照市建委承担对其进行了整体改造。景区总面积约50万平方米,共分海滨休闲、宾馆度假服务和特色商业三大功能区。
海滨休闲区由灯塔广场、观石广场、观涛广场组成。
沿海地段以灯塔、自然礁石群为主题,整合了护岸、木栈道、硬质铺装等带状景观,并将大面积的绿化和水、石、亭等点状、带状景观有机组合,加之夜晚繁星般的灯火和白色张拉膜的映衬,使此地无不显示日月同辉的景观,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集人文、自然于一体的休闲旅游环境,每年吸引着数百万的游客前来消暑度假,观光游览。
历史沿革
1985年,随着国家投资建设日照港煤炭码头,建设了灯塔作为为码头服务的配套设施,灯塔广场遂因之得名。灯塔东边的海滨是日照市沿海为数不多的礁石地貌,海水退潮之后,大片礁石露出海面,成为游人游玩的好去处。
上世纪80年代开始,灯塔成为日照最有名的旅游景点之一,不仅外地游客来日照一定要到灯塔广场一游,连本地人都把灯塔广场当成了假期出游的目的地。
2004年,为丰富沿海旅游资源,打造生态城市品牌,改善投资环境,市委、市政府启动了灯塔广场的改造建设工程。该工程是依托一个礁石群,拆除了一个15万立方米的油罐区和10万平方米的破旧建筑改建的。1000米长木栈道沿海而建,礁石群浪花飞溅,岸边绿树成荫,成为游人观海听涛的理想场所。
广场改造建成后灯塔广场、万平口风景区、
山海天旅游度假区和森林公园形成了沿海旅游的新格局。这几个景点就像四颗珍珠,被北沿海路串在了一起。进一步丰富了日照消闲、旅游观光资源,为市民和游人提供更多选择。
详细介绍
灯塔广场
日照灯塔是日照海滨港口城市的象征,原名石臼灯塔,1992年
李鹏总理来日照视察工作时亲自将灯塔更名为日照灯塔。灯塔高36.2米,灯光高度39.9米,灯质闪白8秒,射程18海里。主要功能是为日照近海及进出日照港的船舶提供导航服务。2005年3月灯塔广场改造时进行了重新装饰,塔体由原黑白相间的普通装饰改为现在的白色大理石装饰,与广场的色彩相融合。灯塔如从大地破土而生的“定海神针”,处于广场的核心位置。以东的阶梯状水池,从前面的礁石广场西看像是一条盘旋的巨龙俯卧于此,高耸的灯塔犹如龙头探海。广场上有五彩灯阵、银杏树阵,形成了和谐的扇形广场。登塔俯瞰,五台阶水幕和两侧水线如七彩音乐欢畅流动;呈放射状排列有序的银杏树和景观灯柱与灯塔相融合,愈加烘托出灯塔的高大挺拔,整片景观在夜晚灯光的映射下显得流光溢彩、如影如幻。
观石广场
观石广场位于灯塔广场与观涛广场的中部,是灯塔景区的中心地段,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岸上的景观巨石和海内礁石,都是大自然的神工雕凿,涨潮时礁石大多被海水淹没,落潮时露出海面礁石面积可达8万平方米,礁石上布满了各种贝类和海藻,时有展翅飞翔的海鸥映入眼帘。坐卧于此,可观海听涛,怡情垂钓;可扒蛤蜊、砸牡蛎、捉螃蟹、捡海菜,充分享受大自然的恩赐。广场南侧是江北地区较大的工艺品市场,在此可以购买到北到北冰洋南到印度洋生产的各种
贝壳、珊瑚、
珍珠和日照人民用贝壳特制的风铃,还有日照绿茶、干海货、各种草编工艺品和日照民间农民画等各式各样的特色产品。
观涛广场
观涛广场是连接观石广场与世帆赛基地、万平口海滨风景区的步行通道,从海里向岸上看像是一艘激浪扬帆的巨轮停靠在海岸线上。广场占地面积15000平方米,是观海听涛、凭风赏帆的绝佳平台,涨潮时海浪最高可达15米。木栈道南北长550米,呈三角木制折形铺设,采用的是进口芬兰防腐木材,能防虫,防海水侵蚀。木栈道上镶嵌着无数彩灯,在夜晚的岸边宛若夜空中的繁星洒落银河,犹如仙女罩衫上的五彩飘带,为静谧的海岸增添了无限妩媚和风情。(日照供稿)
设计特色
设计原则:
(1)配合整个地段的规划营造丰富景观,提供充足的大众休闲健身活动、游览观光的场所,塑造出独具日照特色的临海公园空间环境。
(2)灯塔景观基地北部为万平口海滨生态公园及帆船锦标赛基地,设计上注重与周边环境的呼应,营造和谐统一的区域环境,体现滨海城市的自然风光和整体美感。
(3)设计注重时代特色和现代感,汇集自然环境与人文景观于一体,使其成为日照市具有国际化的日照特色的旅游观光景区。
(4)考虑基地现有丰富地势高差,以及日照地处温带湿润季风区的气候特征,充分合理利用现状自然植被及地形地貌,选择抗海潮海风的优良树种,体现生态性,且别具地方特色。
内容:
(1)岸线设计:以较大尺度的具有大地景观特质的岸线设计,以自然中的人工营造氛围,呼应日照礁石海滩及大海的壮阔气势。将岸线分为两层,第一层为大量游客提供一条主要的游览路线;第二层作为对第一层道路的保护,同时作为亲近海滩的游玩路线,为兼顾良好功能性的带状景观;以沙滩缓冲海浪,塑造自然岸线;自灯塔引一水轴至礁石海岸广场,充分利用基地原有的高差形成跌水台阶,直接而严整地突出灯塔的统领地位。整个地块内的服务性建筑均采用横向发展的形式,作为礁石形态在陆上的延伸,同时在高度上保证灯塔的鲜明感。
(2)灯塔水轴:以灯塔为视觉焦点的规划 视轴,并以一条自灯塔脚下引向大海的水轴再度强调其景观核心地位。利用现状地形将灯塔置于一抬高平台上,平台两侧各有一向下坡道,坡道外侧地势较高,结合大面积的绿化为斜面草坡。草坡角度为遵循自然安息角,缓缓连接坡道和高出坡道高程的绿地,同时也形成了对中心景观的围和强调。
(3)灯塔装修:配合灯塔广场的整个滨海景观,均以现代的设计手法、设计元素、设计材料,突出城市的时代感。保留了原有灯塔的结构部分,而在外部装修上使用金属构架、玻璃、金属板这些具有现代感的材料。利用金属构架改变灯塔的外部形态,使其略显纤细体量感得到加强,同时又保证了通透的效果,避免了由于体量加大带给空间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金属构架轻巧而锐利的特点,使灯塔的形象挺拔起来。在体量需要强调的地方使用金属板,在具有使用功能或允许游客停留的部分使用玻璃材料。这两种材质均具有天生的对外界反射的特点,它们不仅反射了海洋、周边的景物、附近的游人,还可以反射一天之中光的变化,天空的颜色……这一切外界的变换通过灯塔再度表现出来,并且成为了灯塔的一部分。如此这般,灯塔在执行它神圣使命的同时,也成为了这块土地上的一座真正的景观构筑,在整个灯塔广场占据了无庸置疑的统领地位。
(4)种植设计:根据日照滨海基岩海岸的基质特点,选择日照乡土树种,以及引种栽培非常成功的优良树种,注重其抗海潮风、耐盐碱等对海滩环境的适应性,尽量减少改良土壤的成本。
根据不同立地条件(土壤、水文、方位、小环境、视域、受海浪及海潮风影响程度等),因地制宜,适地适树,保证植物正常生长,发挥其最大生态效益及景观价值。
注重植物的季相变化,相互间的搭配关系以及和铺装材料的搭配效果,充分体现四季的景观特征,做到四季有景。在滨海景观中注入一定的暖色成分,配植一定数量的色叶树种。并注意选择适量观干树种,以及注重落叶乔木的树形,塑造冬季别致的景观效果。
提高植物的复层种植结构比例,乔木、
灌木、地被以及草本花卉的相互搭配,通过群体增强其它植物的抗逆性。适度增大植物景观单元的尺度及连续性,以与辽阔的海滨空间尺度相协调,开合有致,曲折变化。增加
绿视率,充分利用植物的造景功能,对环境的景观效果加以控制。“佳则收之,俗则屏之”。同时加强对视线的引导与组织,塑造视觉走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