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彩(苏州灯彩),江苏省
苏州市传统美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历史渊源
苏州灯彩亦称“苏灯”,始于南北朝。当时苏州的灯彩,还没有形成特色,但为后世苏州灯彩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到唐宋时期,苏州灯彩迎来兴盛。尤其是宋代的苏州灯彩,颇显庄重与大气。宋代时,苏州灯彩制作已成为一个独立的行业。宋代《乾淳岁时记》称:“灯品之多,苏福为冠,新安晚出,精妙绝伦。”又载:“禁中元夕张灯,以苏灯为最。圈片大者径三四尺,皆五色琉璃所成,山水人物,花卉翎毛,种种奇妙,俨然着色便面也。”
明代苏州灯彩行业十分发达,饱含当时江南市井文化要素,在行业规模和制作、造型方面都有很大发展。当时苏州的灯彩行业形成集合效应,出现了制灯产业集聚;灯彩造型注重细节的把握和掌控,并受到吴门画派的影响,开始渐渐工于书画,被赋予更加厚重的文人气息。
清朝的苏州灯彩式样繁复,精工细作,造型尤其喜好模仿苏州园林的建筑形式,出现了不少亭台楼阁形的灯彩。
民国初年,苏州灯彩仍较为兴盛,据1925年成立灯业公所时记录,苏州市全市大小灯铺有117家之多,其中比较出名的有“小云飞”“老祥征”“巧云斋”“振源祥”“许龙飞”“同源祥”“朱同茂”“陈思宜”“朱顺兴”“灵云飞”等。
后来由于战乱频频,民不聊生,灯彩业逐渐萎缩,至解放前夕,苏州城内的灯彩铺仅剩30多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苏灯制作业才有所复苏。
文化特征
造型特征
苏州灯彩门类齐全,造型独特,灯彩的体积有大有小,小到十公分左右,大到三十多米不等,大型的灯彩可以放在闹市,供人参观欣赏,小型的灯彩可以让人手提着拿回家。
苏州灯彩大多以亭台楼阁为造型主体,灯内配上画工精致的人物、山水、花卉、鸟兽等彩色画面,体现出江南水乡美术的民间风味。
苏州灯彩的外部造型分为几何形态与模拟形态两个大类。几何形灯的灯形一般比较简洁,灯形一般呈圆形、椭圆形、四方形等,也有五角形灯、六角形灯等多边形灯。采用模拟形态造型的灯彩主要有动物形灯、植物形灯、人物形灯和模拟园林建筑造型的灯彩计四种。
苏州灯彩的造型呈现出两个特征:象征性和概括性。
苏州灯彩的象征性通过造型的喻义和符号表现出来,喜庆龙凤灯和鲤鱼灯就是明显的例子。龙凤灯作为一对而出现,以龙舟、凤船的造型表现这两种神兽。龙凤在中国传统民间文化中有吉祥的语义。鲤鱼灯则由两条鲤鱼造型合围起来,表达鲤鱼跳龙门、步步高升的吉祥寓意。
苏州灯彩造型所具有的的概括性包含了取、舍两方面的内容,这种特征在亭台楼阁造型的苏州灯彩中体现的较为明显,这类灯彩夸张了亭或阁的造型,并且在表面精工制作了上千个镂空孔眼,同时也简化了园林建筑中的一些部件,比如门、斗等,略貌取神,并适合于灯彩的造型。
装饰手法
苏州灯彩的纹饰种类繁多,常采用剪纸与刺绣两种纹饰手法。剪纸是灯彩艺术比较常见的一种形式,具体的做法往往采取刻与剪相互结合的方式,与其它地区的灯彩装饰相比,苏灯的剪纸工艺更显细腻,而且大量采用剪与刻相互结合的方式进行创作,充分体现了典雅细致的艺术品味。苏州的刺绣工艺也非常著名,灯彩的装饰有时也会利用刺绣进行装饰,这又形成了苏灯的另一大特色。
灯画是灯彩艺术中比较常见的装饰手法,它通常跟装饰搭配在一起使用,苏州灯彩的灯画艺术具有地方特色。苏州灯彩中的灯画笔墨素淡,用笔细腻,讲究意趣。题材多取自淡雅的山水、花鸟、人物,还常配有诗文,带有明显的文人画风格。其实,苏州灯彩大量的灯画都出自民间的画匠,到清代有专门绘制灯画的行业,画匠们分工协作,有的专工花鸟,有的专工山水,用笔多为工笔重彩。由于受到了苏州地区盛行的风俗年画与版画制作工艺的影响,在某些灯画中还出现了线描印刷与手工填绘相结合的手法,有的甚至直接采用彩印的方式。
制作工序
制作工具
苏州灯彩的制作器具十分简单。扎架成型的工具有划线笔、钳子、剪刀、焊接机等。裱糊灯体的工具有剪刀、卷线筒、批浆胶笔、烫斗等。剪纸刻灯花工具有刻纸刀、蜡盘、钉书机等。绘画用工具有毛笔(狼毫、羊毫)、笔洗、调色盆、砚台等。
主要工序
苏州灯彩的特色在于制作精巧,集绘画、书法、剪纸、刻绢、泥塑、绢人等艺术形式为一体,在制作过程中,每项工艺、每道工序互相配合和协调,才能完成一件精美的作品,苏州灯彩的制作分打样、扎架、糊裱、绘饰四道工序。
打样:进行包括尺寸材料、骨架结构以及造型效果的总体设计。
扎架:用铅丝或竹篾扎制灯的骨架,骨架之间用皮纸搓成的纸条箍紧粘牢。
糊裱:用绫绢纸张等材料裱糊灯体。
绘饰:用绘画、刻绢、剪纸等对灯面进行美化装饰。
题材作品
主要作品
苏州灯彩传统作品有荷花灯、栀子灯、葡萄灯、鹿犬灯、走马灯、栅子灯、夹纱灯等,其中以走马灯为代表,传统走马灯的外形如碧瓦飞甍的亭台楼阁,灯壁内侧画有山水、花卉、人物、禽兽等图案,点燃灯中的蜡烛,通过光的投影始现出灯壁内精美纹样。又因燃烛后产生空气对流,使灯内壁缓缓旋转,循环呈现出“庆丰收”“鲤鱼跳龙门”“八仙过海”等吉庆图案或戏文典故。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苏州灯彩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它集剪纸、绘画、纸扎等多种工艺手法于一体,成为中国传统手工艺的典范和吴文化的形象表征。
苏州灯彩保留了各个朝代的艺术特征,集中体现了中国灯彩的历史演变具有历史价值。
苏州灯彩融合了多种艺术,不少高档的苏灯被作为艺术品收藏具有艺术价值。
苏州灯彩是苏州民俗文化的载体,具有重要的民俗文化价值。
苏州灯彩不仅为众多园林、私宅提供了灯设布置,也为节日庆典提供各种精美的艺术灯饰、灯品,具有实用价值。
传承状况
因经济效益不好,苏州灯彩技术人员大量流失,人才减少萎缩,虽说还有几家制灯厂坊,但真正制灯高手却寥寥无几,苏州灯彩制作技艺面临后继乏人的困境。
传承人物
汪筱文,男,汉族,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项目名称:灯彩(苏州灯彩),江苏省苏州市申报。
保护措施
汪筱文在桃花坞苏州灯彩传习所和苏州振华中学苏州灯彩制作技艺传习所进行讲课授艺,培养苏州灯彩制作接班人。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苏州市苏艺灯彩艺术有限公司获得“苏州灯彩”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灯彩(苏州灯彩)项目保护单位苏州市苏艺灯彩艺术有限公司评估合格。
社会影响
重要展览
1989年9月,苏州灯彩首次走出中国国门到新加坡展览。
1990年,苏州灯彩又赴泰国进行了展览。
2012年春节期间,苏州灯彩在中国文化部与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我们的节日——百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迎春展示活动”中展出。
2013年1月,苏州灯彩被运往菲律宾参加“中菲友好交流年”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