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戏(川北灯戏),
四川省南充市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历史渊源
川北灯戏主要流行于川北一带,是川北一带老百姓们家喻户晓的民间小戏,具体起源的时间不确定,各种说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阐释,有一些差异,但大致认为成熟于明代。
古时的川北地区由于是丘陵地貌,经济落后,交通不发达,当地农民与外面沟通较少,虽然四川被叫作天府之国,但主要指的是受都江堰灌溉的川西平原地区,川北地区恶劣的生存环境造成了当地农民文化素质低下,科学技术落后,相信鬼神的特点。根据人类文化学的观点,艺术的产生与宗教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川北灯戏的萌发基础就是来自古代民间宗教祭祀的 “庆坛”,但庆坛的“坛”与一般的坛庙有区别,自有其坛神,主持祭祀的叫端公,是儒道释结合的产物。端公庆坛分成“庆正坛”和“庆耍坛”,为了让庆坛连续几天的法事不那么枯燥无味,能吸引观众,以笑、跳、闹为特征的川北灯戏作为庆坛的娱乐节目应运而生。最初灯戏的舞台是“晒席”,农民用它来晒粮食谷物,是四川农村常见的农具,这样的舞台给了农民们很大的发挥自由,观众四处都可以观看。关于灯戏的形式有注重故事情节的地灯,有歌舞为主的天灯。经过发展,灯戏逐渐由“娱神性”向“娱人性”的趋势转变,成为农民在空闲时的娱乐活动,所以它被农民们称为“喜乐神”,因为通宵不分昼夜地演出,又被称为“大铺盖”。
川北灯戏的雏形是傩戏,也就是在祭祀、节庆时表演的带有原始宗教印记的一类戏剧,人物通常佩戴面具表演。灯戏的形成还与汉代的角抵戏,唐宋时期的木偶、皮影、猴戏等有关。川北灯戏的艺人在谈到灯戏时说“木偶是爸,皮影是娘,猴戏是姐妹,庆坛是它干爹爹”。当然川北灯戏的形成与四川特色的民俗民风和文化底蕴也有关,如民间小调、佛歌、嫁歌等,再如古代巴人在先秦便特有的“巴渝舞”以及四川特有的民间演唱和舞蹈。这些都不同程度上地影响了川北灯戏的形成。
灯戏,自然也与“灯”有联系,灯戏经常在一些喜庆节日如春节元宵出现,每家每户张灯结彩,到处洋溢着一种喜庆的氛围,有“狮灯、龙灯”表演等,“灯”与“戏”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到晚清一个署名为“嘉陵公子”的人赋诗“一堂歌舞一堂星,灯有戏文戏有灯。庭前庭后灯弦调,满座捧腹妙趣生”,足见当时繁盛的景象。
文化特征
唱腔曲调
川北灯戏的唱腔曲调由杂曲、正调两大类别组成,杂调很多采用川北的民歌小调和外来灯戏曲调,如《十杯酒》《七句半》《盘花调》等,它们大多都结构短小,曲调接地气,有着浓郁的地方性特色;正调是以《胖筒筒》调作为代表,包括《十字韵》《联八句》《苦板》等。《胖筒筒》调又名《灯弦调》《上下句》,是川北灯戏正宗传统曲调。杂曲类曲调是属于曲牌连缀的结构形式,正调类曲调是属于板式变化的唱腔体制,但在唱腔的具体运用上,是可以根据戏曲的需要,用单一的一种唱腔结构,或者将正调、杂调两者结合运用于同一剧目。在一段唱词中,如果唱腔曲调转换了,川北灯戏艺人称之为“牛掉尾”,可以丰富音乐的色彩,增加喜剧的审美情趣。正调曲调通常各类灯戏都可以通用,而杂调类曲调更多是作为一戏专用,有的抒情,有的叙事,用于不同的戏曲中,可以各具特色。据不完全统计,川北灯戏的唱腔曲调大概有46支,锣鼓点子19支,这些构成了川北灯戏特色的声腔体系,也构成了美丽风情的音乐。
曲牌结构
川北灯戏的作曲家把川北灯戏的曲牌结构称为结构程式,这是包含了西方的曲式结构和中国戏曲演出形式的一个概念。同时,也不是单指西方曲式的曲式结构,也包括了陈述结构的概念。陈述结构是曲式结构的基础,通过陈述结构的并列、再现、循环、变奏等手法,才构成了逻辑严谨的曲式结构。川北灯戏的音乐很多都是曲牌连缀,甚至有些曲牌就是一部曲式反复再现连缀而成,这里的曲牌就相当于西方曲式的结构。以下选用了川北灯戏中的一些代表曲牌。
1.句句双
此谱例是一句伴奏一句唱词的演唱形式,是句句双的结构,该曲在结构上就是上下两句的一个乐段,后两句其实就是前两句的变化反复,但在演出形式上,穿插进一个器乐曲牌,唱一句词就要搭一句伴奏。句句双这种结构不仅在【胖筒筒】曲牌中体现,也常出现在其他曲牌结构中。
2.联八句
将八句连起来唱完再连接过门就是联八句,也是川北灯戏曲牌中常用的形式。本意是八句连唱,常用在词句紧凑、演唱时需要一气呵成的唱段,但它有可能并不是非常规整的八句唱词,很多都是七句、六句、五句,甚至有四句的。(当然,其陈述结构就不能称为八句乐段,只能称为六乐句或五乐句乐段)。
表演形式
川北灯戏拥有着自成体系的表演程式。川北灯戏的唱、跳、讲、笑有很多的严格要求,是有其特色的表演模式,不能随意更改;而其演出服装、场地、化装、道具一般都简单,所以川北灯戏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在以前演灯戏的时候剧本很多都不完善,所以很多时候就需要演员临时发挥,根据自己对人物的理解去完善人物的台词,因此,演员都需要具有编唱词的能力。灯戏艺人要学唱灯戏,总是要先学“十三个半”韵,就是掌握编写唱词的技巧,这也是学习川北灯戏的难点之一。川北灯戏的“跳”,更是灯戏表演必须要做到的,在民间因此还有“无跳不成灯”的说法,甚至有人把川北灯戏称为“跳灯”。“跳”就是要求演员在舞台上要不停地跳动,跩“之字拐”,穿“蛇蜕皮”,走“三穿花”,转“螺丝转”,扭“双麻花”,编“篾条花”,摆“撮箕口”,挽“拐扒子”,使整台演出要始终处于律动之中,不能冷场。川北灯戏因为篇幅长,演出经常是通宵达旦,所以要使整场演出一直处于欢快的气氛中。据不完全统计,川北灯戏表演的手势变化有8种,身段变化有9种,步法更是有32种,这就要求艺人在表演中需要把这些手势、身段、步法灵活地组合运用,演员自成体系。
造型特征
川北灯戏是综合性的艺术表演形式,不光是唱跳,人物塑造是具有创造力、较难演绎的部分,整部灯戏作品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人物的塑造成功与否。其中较突出的要数古装人物的造型特征了。川北灯戏以闹剧和喜剧居多,特别是丑角的造型,具有典型的装饰性、可舞性和程式性特点。随着时代的变化,人物造型也随之不断发展变化。装饰在川北灯戏中主要体现在人物的服装设计上,刺绣元素的大量运用,也使得川北灯戏演出服饰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的艺术品。人物造型的程式性主要体现在人物化装上,角色的不同,化的妆容也是有很大区别的,每个角色都有各自的一套脸谱。有时候也会进行一定的突破和创新,只为了更好地塑造角色。
戏剧表现
1.跳、笑、闹的喜剧风格
从表演形式看,川北灯戏突出的特点是它的跳。灯戏里面无跳不成灯,男女演员在舞台上表演需要不停地走、手要不停地摆,有的灯戏剧目甚至需要演员从头跳到尾,增强戏剧表现力量。
2.内容的家常化
从剧本内容来看,川北灯戏一般取材于劳动人民的生活,比如:穿衣吃饭、日常家谈、生儿育女等,具有强烈的家常色彩,少部分描绘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即使是帝王将相,在川北灯戏的处理中,也是放在家常化的环境中。
3.形式风俗化
川北灯戏,顾名思义,它所描写的人、物、景都是着眼于川北的风俗、山川地形来构建的,因而带着浓厚的川北乡土气息。其中特别是它的唱词,基本上少用文学语言,而是使用地方方言、土语、歇后语,带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4.表演生活化
川北灯戏生活化的剧本、生活化的人物、生活化的表演都是其主要的基调。它的唱腔、唱调是源于人们所熟悉的小调、民歌,它的歌词就是地道的方言土语、生活语言,没有平常戏曲的舞台腔。川北灯戏表演时的手势、身段、步伐也是根据现实生活中各种动作的夸张演变而来。
代表剧目
川北灯戏可分为正灯、浪浪灯、地灯三个艺术品种。
正灯:正灯是指川北灯戏的正戏,以讲、唱表演为主,这类戏只占灯戏全部剧目的10%,其代表剧目有《芦花记》《南桥汲水》。
浪浪灯:浪浪灯是指川北灯戏中的跳灯,这类戏以旦、丑角为主,其表演自然、诙谐风趣,占川北灯戏整个剧目的90%,其代表剧目有《逼租》《神驹子碾磨》《王瞎子看坛》《毛二偷驴》《打判官》《剐狗》《亲家母上轿》等。
地灯:地灯是川北灯戏与牛灯、蚌壳灯、花鸟灯、采茶灯、狮舞等灯舞相结合的一种表演形式,《闹隍会》是其代表剧目。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川北灯戏是反映平常人家家长里短的故事,题材大部分是农民喜闻乐道的生活情趣、人世疾苦、悲欢离合、奇闻轶事,描写的大多是以劳动者所关心的题材为主,寄托着人民的理想和愿望。虽然川北灯戏很多是旧式题材,但立意新,借古喻今、乐观向上,具有时代精神和浪漫主义色彩。
川北灯戏中,有大量题材歌颂人性中的善良,抨击虚伪的题材,这点是通过在对百姓日常生活的描写中体现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民的伦理价值观。
传承人物
彭涓,男,汉族,1933年生,2008年去世,四川南充人,国家一级作曲家。2008年2月被评定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传承项目:灯戏(川北灯戏),申报地区:四川省南充市。
汪洋,男,汉族,1937年生,四川船山人,国家一级演员。2008年2月被评定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传承项目:灯戏(川北灯戏),申报地区:四川省南充市。
保护措施
20世纪60年代、80年代,南充市多次组织人员对散落于民间的川北灯戏进行调查、收集,共挖掘了三百多个剧本和九十多支曲牌。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
南充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获得“灯戏(川北灯戏)”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灯戏(川北灯戏)项目保护单位南充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评估合格。
社会影响
重要活动
2005年9月,川北灯戏首次走出国门,到新加坡进行为期一周的商业性演出。
2010年,南充市举办第一届川北灯戏节。
2019年10月21日,第四届嘉陵江灯戏暨地方戏剧艺术节在南充市开幕。开幕式上,南充市川剧团表演了川北灯戏《张飞轶事》。
2020年9月5日,第十七届北京国际旅游博览会在国家会议中心开幕。旅博会上,表演了南充的川北灯戏。